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讨论
谈对联的写作
发布于2017-07-06 09:29 点击:951 评论:0 作者:友谊之花(acacia)
《谈对联的写作》
对联运用“平仄”的问题,从各个网络台来看,争论得越来越火热了。这里谈谈一些“平仄观”。 
平仄,是对联体裁“六要素”之一,至低限度保持了“联脚要讲平仄对仗”。所谓用“今声”或“古声”制联(只要不混用),就说明了“对联要讲平厌”。如果问理由,简单地答:对联是“格律文学”的一种。大小征联启事都强调应征必符合“联律”,没有排除平仄。这些都给“平仄”有了应有的地位。
     对联怎样用平仄?这个问题,笼统而言不能解决问题。大体总结对联存在三大体系,应分别对待: 
一、律诗对偶格律型——必定要正本清源,三平尾要忌,遇到拗句、孤平要“救”。但只限五、七言句,至于七言句子末向前裁出的三、四、六言的短联(或长联中这种短句),可侧重在音步平仄的对仗。不过,五、七言句并非都是律诗句式,还有“三二二”或“二三二”等,这就要审辨,切忌混谈。律诗对偶格律型,格式是固定的。
二、非律诗对偶的格律型——也有称“联律型”的,它没有不变格式可仿。一般包含两个内涵:①句子中的语意单位(即词组、短语、名词),突破双音节(含双音节),有三个四个至多个字不同为音步(节奏点)的。创作时,从严要求应该做到“句中音步平仄要交替,句间音步平仄要互对”;放宽一点来讲,句中、句间音步可不计平仄,句脚一定要计平仄,如果力争句脚按“马蹄格”乃上乘。这类型对联包括“押韵、拆词”等有关修辞形式之“句脚连平或连厌”古今所公认的格律形式。
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欠缺了解“对联技巧”的人,却说:“若按平仄交替的死板要求,这样的对联还不应打入地狱么?” 
三、宽对型——在此,只就平仄上来说它。除联尾外,句子音步及句脚皆不讲平仄,连平或连仄可达好几个字,几乎就跟口头语一样,以表现“句法、句式(节奏)”对仗为主,形成“骈体对”。因骈体自四骈六俪发展至今,早不受“字数”制约(可参阅《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等)。
例如: 

发展就是硬道理;
廉洁堪称好作风。 

改革潮/掀起/华夏大地特色;
东方红/唤起/中国人民新生。 
三种体系的对联,平仄上的“严宽”各有要求,不可含糊混谈。作为联家的创作,可以自己的爱好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硬要淘汰某一种而提倡一种,现在没有必要,将来估计也没有必要。但是谁占优势?除了“意境”这个前提,创作方式、对法、修辞技法等等当中的特殊点(如集句、磋对、某些假对……),恐怕是重要的鉴别因素。“宽对型”除了口语化占优势,其创作艺术“面”难免有很多被压缩,这就值得深思了。 
既然提出要求对联只讲“联脚平仄”,学对人起码要懂“文字平仄”。懂了文字平仄后而限定用在“联脚”,虽取消音步和句脚的平仄,还不是仍“有约束”。因为某些论说都提到“平仄是桎梏”,只不过是多与少的程度差别罢了,实际上是自相矛盾。当然,应该承认“小约束”与“大约束”无本质区别,但有“松紧”之不同。 “联律型”的对联,早已摆脱诗律型而独立产生、存在,平仄已经宽到“句脚”(或含音步),并没有“孤拗和三连尾”之限制。
如: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有幸明贤来作主;
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寒山寺联) 
     同时从语意节奏上也解决了“五讲四美”、“愚公移山”等一些好的长短“词语”入联不“违律”的问题。如果说这还是“妨碍普及”和“影响创作的发展”,那不如把“联脚的平仄”宣布取消还自由。确实在“也谈不拘平仄的对联属于正格”一文中有这样说的:“非声律联因无声律的限制,……它使原来不熟悉声律而受阻于创作门外的爱好者,比较容易地步入创作的行列。”这种说法我看不太妥当,因为联律型体系已经给“造语”松了绑。至于强调非声联“好捕捉灵感,抒发情思,构建意境,塑造形象”,亦是脱离客观的。这些方面不决定于哪种格式,而在于文学修养与艺术造诣。诗,如“少小离家老大回……”,联如“雪里红梅报喜讯;窗前绿柳诉芳心”,既口语化又意境高雅。某君举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来编联,再高明也是“口号”。可对联是文学不是口号(其他两体系的对联,也有“口号”的,一般没有宽对型容易出现),口号只是有关文体中的插曲。《对联》开展国庆五十周年《祖国颂》大征联,从见刊的副数上看,可能算得是近十多年收稿最多一次,“非声律”应征之作,可没有占鳌头的,但是已获“参赛权”。 
     有人提出“要争取非声律联的发表权”,报刊上不是“没有”,其决定是在其境界和艺术价值。发表与否,获奖与否,对联与对联之间本身没有鸿沟,无须谈“争取什么‘权’的”。 
对联平仄的宽严。对联和其他所有文学一样,有它自己的要素(特点),如果没有了这些要素(特点),对联就没有了灵魂和生命,就不可能独立地存在于世界上。 
     对联的要素(特点)有很多,平仄相对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平仄相对,顾名思义,就是说在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要相对。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一个字都要相对?可不可放宽?我认为,每一个字平仄都要相对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可以放宽,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问题是怎样放宽?放宽到什么程度?这是目前大家关心和争论的焦点,也是普及楹联知识的关键问题之一。今天,我就学习对联知识和开展楹联活动中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请联友和方家指正。 
三个关键部位从严:
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 
例:西望瑶池降王母(仄)
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 
二、词组的最后一个字。
    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 
例: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 
三、长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长联由很多的句子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这实际上是扩展了的词组的要求。这一点我就不细说了。 
     综上所述,归纳到一点,就是在节奏点上,平仄一定要严。
    下面再谈谈在对联中宜放宽的几个地方。
 一、关于在上联或下联自身的句子里,词组要平仄交替这一条可放宽。这一条可以这样要求,如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好的,但应当放宽。也就是说,在这方面不必强求一律,可严可宽。
这是因为: 
   (1)成语在中国汉学的词组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以精练的文字、丰富的内涵,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特别引入注目,对联也不例外。可是在众多的成语中,有相当的成语词组,自身没有交替。例如:黔驴技穷、貌合神离、愚公移山、登峰造极、力争上游、精打细算、群策群力等等,这些词组就没有交替,总不能把这么多、这么好的成语排斥在楹联之外吧? 
(2)中国的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如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和变化,一大批新的、富有时代特色以及外来的词组成了常用的文字,这些词组也有很多自身没有平仄交替。如:五讲四美、精神文明、讲政治、讲正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是硬道理、实践检验真理等等。如果过分强调自身平仄交替,这些词组就永远无法进入楹联。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楹联就成了死守古板套话、千篇一律的陈腔滥调,缺乏时代气息,毫无生命力。 
1999年1月2日299期《中国楹联报》上湖南黄炳麟先生“富有特色的当代联语”中的几副对联,是很好的对联。现妙录其中一副:
    是姓“社”,还是姓“资”?用“三个有利于”来判断;
要防“右”,更要防“左”,以“百年不动摇”去力行。 
    这副对联,尽管在对仗上有些问题,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副好对联,它充满时代气息,很有特色。其他几副也是如此。如按古板的平仄要求,恐怕就要被枪毙了。 
二、关于三连平或三连仄的问题,也可放宽。
     这是因为:有一些专用词组,像祁连山、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土库曼等,如用在上联或下联的最后,就成了三连平,或三连仄,如不放宽,这些专用词组岂不永远被打进冷宫? 
三、一些趣联、游戏联可以放宽。
     这方面的对联,在许多情况下,是即兴而作。过于苛求,就无趣、无戏可言。 
例如: 
坐,请坐,请上坐;
茶,喝茶,请喝茶。 

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若按平仄交替的死板要求,这样的对联还不应打入地狱么?可人们就是喜欢它。 
四、不少优秀的对联在这方面是放宽了的。
     有些人们交口相传的对联,既奇特又贴切,是公认的雅俗共赏、妙趣横生的佳联,
记得有这样几副对联: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于右任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 
      如果过分强调自身的交替,这几副对联恐怕是重病在身了,然而却流传了多少年。可见,在自身交替方面,事实已经放宽,我们有什么理由死死抓住这条不放呢? 
    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问题。
     关于平仄问题,有一种流行的提法,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总的来说,这种提法简明扼要说明了对联的平仄要求,但不够确切,也就是说,有的适用,有的不适用。
例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暖一家。 
      这副对联是三、二、二结构,按节奏点要求,上联的“梅、寒”和下联的“杏、暖”,是在第三位置上,一定要平仄相对,而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因不在节奏点上,则可平可仄,这就不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
又如: 
        不信美人终薄命;
古来侠女出风尘。——蔡锷 
      这副对联是二、二、三(一、二)结构,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这副对联上下的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除二、四位置上的字,因是词组最后一个字,是节奏点,平仄应相对外,第六个字“薄”与“风”,因不是节奏点,就没有平仄相对,我们不能说这不是一副好对联。

当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的时候又适用,例如: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这副对联是二、二、三(二、一)结构,词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是、年、草”和下联的“然、里、花”,这几个字要平仄相对。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 
    鉴于上述几种情况,个人认为不必简单地强调“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为好。 
从实际出发看问题:
一、群众的观点:
     马萧萧会长在“深切怀念魏传统同志”一文中,传达了魏传统同志的意见:“在艺术技巧上要不断总结、提高、丰富和发展,但目前更重要的是普及。要面向大众,要注意和爱护群众喜爱对联的积极性。对于群众的对联创作,在格律限制上要放宽一些。要看不同的对象,逐步提高。”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尤其是当前大力普及的时候。 
二、发展的观点:
      对联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都有着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就有无限的生命力。 一方面,对联如果不继承格律诗有关对仗等一些本质的要求,那么对联也就不成为对联了;另一方面,如果从对联产生之日起就一成不变,那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试想,如果没有“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不发展白话文和新诗歌,今天,我们的文章、诗歌是个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在大力普及、发展、提高对联的时候,“五四”时期那种革新精神不是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和借鉴吗? 
三、时代的观点: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对联也一样,随着历史、跟着时代在发展在前进。只要是有时代气息的词组、语音、习惯、节奏,我们都应吸收到对联的创作上来,平仄和对仗,都要适应这种变化,和时代相适应,绝对不能因循守旧而远离时代。 
最后,还要说的是:对联是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有个合格不合格的问题。大家知道,为对消费者负责,不合格的产品是不能进入市场的。为对读者负责,不合格的对联,理所当然的我们不予承认。对合格的对联,能不能分个精品(优秀)、一等、二等、三等,和物质产品一样,分个品牌、一级、二级、三级。正如和物质产品一样,也不能只准许品牌才能进入市场。只要是合格的对联都应该承认,白璧无瑕当然好,但白璧微瑕、瑕不掩瑜,也应该受到欢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满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要求,有利于楹联事业的普及,才能真正促进楹联的发展和提高。 
再谈谈“今四声”对联的作法:
报刊上有时发表些“今四声”对联,习惯于古四声者后来未学“今声”,由于发表时没有分类标明,误认为“不合联律”,错怪人家。而另一方面,只懂“今声”又爱对联,想撰对联,就是不知如何下笔好,特别是给 “对课”进入学校带来一定困难。这里就个人看法,谈谈“今四声”对联的作法,并借以释“错怪”之疑。
(一)今四声究竟有几声?
     今四声就是古四声中的“入声字”消失了,而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去了,故有“平分阴阳,入归三声”之说,即入声字归纳到平声、上声、去声这三者之中,所以用今四声作联,实际只有“三声”,因为“阴阳”两个平声都属“平声调”,一般不拘泥(个别也有讲究的,在奇位上不论时,避免阴平对阴平……),故而在音步上不能“阴平对阳平”,否则形成“音步同调”。
(二)具体作法:
   派到上声、去声中的入声字,仍同于仄声;派到“阴阳二平”中的入声字,应同原有一○六韵中的平声字一样使用,可作平收句脚和平收联脚。关键在于熟悉哪些入声字派到那一类。
     当今学拼音,反正不懂古四声,学校讲对课,暂时可不提它,只有接触到古四声对联例子时,指点一番,最好先不宜涉及。直接按今声遵循讲授。平平仄仄平平仄……不能乱套。
(三)原则性:
     古今四声不能混用,比如“德、国、幅、舌、合”都是入声转去的平声字,不能把其中有的字当平声用,有的字又当仄声用。一本书的编辑,如果有“今声”和“古声”两种对联,亦要分类,也不能混杂,不然使读者失趣。
(四)实例:
乍见鹄飞,宁顿作一别,沃翰颖出腾海气;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盍听凤语,则悉集百念,弹铗芒露遏天云。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某君这副对联,是按今四声撰的,标●者乃奇位未论。联律声韵无懈可击,何也?上联的“鹄、沃、出”,下联的“盍、悉、集、铗”都是“入转平”,下联的“遏”乃“入转去”。
再选二例:
民激多乐趣;世盛少俗觉。(春联)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激”乃古入今阴平,“乐”乃古入今去声,“俗、觉”均古入今阳平。“觉”指觉悟、觉醒,非睡觉的“觉”。

留几笔一幅,不足解意;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任千言万语,最贵求实。(自勉)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笔”乃古入今上声,“一”乃古入今阴平,“幅、足、实”均古入今阳平。 



















赞  评论 转发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友谊之花男6岁
诗坛版主
注册日期:2017-05-02
最近登录:2023-08-20
作品数量:498
空间人气:293939
粉丝人数:22
关注的人:19
最新帖子
《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唱歌有感  08/10七绝-掬露煮...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