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管理
[七律]胡适,胡不适;转载:一个坏土豆
发布于2021-09-10 09:12 点击:3574 评论:0 作者:湯安


一直想写这个题目,因为参与了许多评论胡适的话题,也在读近代史过程中读到了不少对胡适的评价。不过,一直没写。


一来,胡适周围确实真才实学的名家大家非常多,他们大多能宽容胡适不靠谱的的学问人品,重点看待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后人似乎不好评论胡适的学问话题。


二来,总觉得还没读够读透那段历史,颇难理解一个主张反孔家店,推行白话文新文化的狂飙突进青年胡适,动不动拿哲学说事儿的北大教授胡适,如何观点立场飘忽不定,骤然老成油腻到主张反对抗日甚至投靠汪精卫的低调俱乐部,以至于出来叫嚷“(中国)抗日,三日必亡”,而且很快就连不想亡国的表面文章都不顾了,直接面露狰狞:“我情愿亡国,也绝不支持抗日。”, ”放弃东三省,承认割让满洲国,以东北三千万人民被日本蹂躏五十年,资源被日本掠夺五十年为策略,换来剿共五十年。” 从此胡大师毕生投降依附蒋家和权贵换取丰厚肥美的生活。因此不妨引用在台湾供养他的蒋介石于胡适过世时的日记评价:“ (胡适)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的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三来,百年之大变局时代,诟病胡适的学问人品完全可以,然而似不值得花费大块时间进行探讨。太多更重要的议题需要探讨和厘清,比如脱贫,人权真谛,诗词境界(胡适的文学本行诗词水平仅举一例:重庆谈判,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清远春  雪]词作,全国闻动,蒋介石下令收集各方评价并组织专家评价此词水平,陈布雷曰「盖世精品!」柳压子评价「中国有词以来第一手。」胡适的评价完全逢迎附会老蒋:“还不配称为薛蟠体呢。” ),尤其是共同富裕发展还是贫富分化,二者哪一个有益于社会稳定性国家竞争力,等等,等等。


最后,一言以蔽之,胡适放到今天与谁最接近?恐怕只有那个台湾有眼无珠因为鄙视大国专门吹嘘小国寡民的无良公知龙应台可比。胡适在当年日本侵略者最需要中国一盘散沙民心涣散的关头大肆渲染少谈主义多来些实际,公然挑衅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故意讥讽团结起来抗击外敌,高唱当时国歌的抗战军民(国歌里面要求“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用尽小聪明不说,立场和投机个性确实都到了作死程度,无怪乎连消极抗日的蒋介石都恨之入骨。


以下是一篇知乎评论文章的结尾:


「(胡适)在纯粹的学问层面,前后矛盾,左右逢源而又过于随性的性情是无法做好的。引用顾颉刚后来在《我是怎么样编写古史辨的》一文中对胡适的回忆:

到了一九二九年,我从广州中山大学脱离出来,那时胡适是上海中国公学的校长,我去看他,他对我说:现在我的思想变了,我不疑古了,要信古了。我听了这话,出了一身冷汗,想不出他的思想为什么会突然改变的原因。后来他回到北大,作了一篇《说儒》,说孔子所以成为圣人,是由于五百年前商人之国时有一个“圣人”出来拯救他们的民族,好象希伯来(犹太)的”弥赛亚”降生救世的“悬记”,后来就引起了耶稣领导的基督教大运动。这就是他为了”信古“而造出来的一篇大谎话,正和汉代方士化了的儒生一样。宜乎这篇文章一出来,便受到了郭沫若的痛驳(文见《青铜时代》),逼得他不敢回答。」


结果想到另外一位与胡适有交集,后期变化却近乎完全相反的名人溥仪 :



赠 溥 仪


(1961年) 聂绀弩


碌碌窝囊老溥仪,两回傀儡冒轩羲。
帝庭宣统早休矣,民国称臣胡适之
君父文章堪大笑,五千年史隐深悲。
古来多少孤忠血,为若辈流总近痴。


按:题一作《遇溥仪》,末三句作:“主宾酬酢得无悲。相逢政协厅堂里,想象称孤道寡时。”



我思故我在。人的存在力无疑体现在人的思考阅读能力上。


诗之。



适  之



文/汤安


逐渐趋炎兜底返,溯源探本可观澜。
嬉游酒肆白居易,今古参酌司马迁。
王莽谦恭惜略寿,周公恐惧幸长安。
大钊胡适应相换,留取贤名硬骨丹。


白乐天诗歌广受赞誉,然而后期生活方式与政治作用受到一些后来学者微词,明末清初大儒,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立的明末三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白居易、元稹等的生活方式、政治态度、道家学问甚持批评。说到白居易、元稹等沉迷于酒肆嬉游书画诗歌,虽然称名士,实则非国家之栋梁、君王之心膂。“此数子者,类皆酒肉以溺其志,嬉游以荡其情,服饰玩好书画以丧其守。凡此,非得美官厚利,则不足以厌其所欲。而精魄既摇,廉耻遂泯,方且号于人以为清流之津迳,而轻薄淫泆之士乐依之,以标榜为名士。如此,而能自树立以为君之心膂、国之桢干、民之荫藉者,万不得一。” 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领袖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以诗歌造成舆论,而有助于改善政治。周公(前11世纪-?),姬姓名旦,亦称叔旦。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司马迁评周公:“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这几句以周公和王莽这两个忠奸对立的人物为例,说明时间是对人的重要考验,纵然一时真伪莫辨,但终会真相大白。不能凭一时一地的现象下结论,否则,会把周公当作篡位者,把王莽当作谦谦君子。这是作者在无辜遭受贬谪的情况下,借古讽今,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慨和不平。寓哲理于形象之中,通过具体事物透彻说理,耐人寻思。


出自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三星堆古人看今天的大师




胡适政治立场反动,但学问很大?这话我不同意【傅正01】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傅正,本着“勇于挖坑,敢于填坑”的精神,我这个系列跟大家聊聊胡适是怎么成为一代大师的。

先要申明一点,我做这个系列视频是受到很大压力的,因为胡适这个人已经被高度符号化了。当年蒋介石政权为了把自己塑造成“自由世界的桥头堡”,需要胡适这样一个吉祥物。更重要的是,我们这边在50年代有过大规模的批判胡适运动,等到了80年代这段历史反而让胡适成为了圣人。胡适当年被批判过,你现在再敢批判胡适就是反自由反民主反现代。

大家要是有机会去台北胡适纪念馆看看就知道了。台湾本地人是不来的,留言簿上全是一些大陆访客写的“自由民主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之类的口号,想学人家台湾人写繁体字,好不容易把“国”写成繁体了,一不小心又把“万”写成简体,非常搞笑。

凭什么胡适能够代表自由民主现代?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当年批判胡适的大多数人都是真心诚意的。为什么我敢这么肯定,大家听完这系列就明白了。

不可否认,胡适对于新文化运动是有很多贡献的。大陆很多胡适粉觉得繁体字才是正字,然而胡适晚年恰恰密切关注新中国的简化字改革,并对此赞不绝口。能够撇开政见,赞扬新中国的汉字改革,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其实胡适本人是好是坏倒在其次,关键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看看民国学术界的生态,思考思考学术跟政治的关系。这个系列的主线是胡适如何成为民国大师的,或者说胡适的“大师”之路,

我先强调两点:

第一,关于胡适丰富多彩的私生活。关于胡适的私生活,网上有不少爆料。我认为应该历史地看待这点,。当时一个旧道德开始崩溃,新道德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代,当时人也不知道独立自由或个性解放的边界在哪里,往往会打着自由解放的旗号干很多出格的事情。

赵元任的老婆杨步伟在一本叫作《杂记赵家》小书里就提到,民国初年一群留洋学生,其中有些人成为了国民大师,他们时髦打着“反对包办婚姻”的旗号离婚换老婆。有人自己换老婆不算,还乐此不疲鼓动别人换老婆。因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某个新派诗人为了一场虚无缥缈的爱情就非离婚不可,丝毫不管自己的原配正在怀孕。这位绿油油的诗人压根儿不知道陆小曼是胡适的情妇,还是那句话,他徐志摩算老几!

胡适当然没有离婚,却成功做到了“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出轨对象涉及不同国籍各个群体,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陆小曼、曹诚英、朱毅农等中国人以外,还有很多国际友人,最出名的是韦莲司,其他还有房东哈德门太太,他导师杜威的情妇罗慰慈(师徒俩共用一个情妇,贵圈真乱)、甚至包括著名记者史沫特莱等等。史沫特莱就说胡适有“极强的生物冲动”,吹嘘只要她乐意就可以把胡适搞得家庭破裂。

强调一下,对于学者和政治人物,不能简单地以私生活是否检点来衡量。汪精卫的私德不错,但他是个毋庸置疑的大汉奸。陈独秀私生活不大检点,但他仍然是了不起的革命家。所以我不再叙述胡适的私生活,如果大家真的很感兴趣,可以看一本题为《星星、月亮、太阳》的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胡适的情感世界”。这不是一本单纯的八卦书,而是一本考据性很强的学术著作。正是这本书的作者,一个叫江勇振的人,严厉批评今天的胡适研究有浓厚的“胡适说过就算主义”。

胡适说“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就证明胡适是一个很包容很自由的人?胡适说“拿证据来”,就证明胡适的学术很严谨很重材料?如果这种搞法行得通,美国政客不都成白莲花了吗?

事实上,胡适在私下谈及他跟别人的学术观点分歧时,特别喜欢用诸如“对垒”、“打仗”、“大获全胜”、“杀得对方片甲不留”,这样的人你说他很自由很包容?

所以第二点,我要强调,评价胡适,不能只看他的片面之词,必须结合他的实际行动和人际关系。

胡适经常打着他导师杜威的旗号,但事实上真研究杜威哲学的没有一个看得起胡适,胡适鼓吹的许多东西正好是杜威所反对的,李泽厚就讲过,胡适没有怎么学来杜威的哲学。胡适教训人的时候喜欢说“两三百年来的科学证明了”什么什么,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张汝伦教授就指出,“两三百多年前”早已经不是他胡适想象的那个样子了。

很多人说胡适最了不起的贡献是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科学方法论。我们摸着良心问问自己,这不就是一句屁话吗,算哪门子方法论?你写学位论文的时候,说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看导师给不给你过关!

所以这些吹牛逼的话都是不能相信的。事实上,胡适是一个很善于掩饰自己的人。其实看胡适的日记和回忆也一样,不能凭借他的片面之词就下定论,胡适往往言行不一,说的话跟实际行动是相反的。

我们现在进入今天的主题:胡适是怎么在北大立足的?或者说他是怎么靠自己出色的演技傍上北京大学那些江浙派学者的?

首先,我介绍一下胡适早年生平,以及他是怎么成为一名精神美国人的。

胡适本来名叫胡洪骍,从小读的是新式学堂,而不是传统私塾,注意我之所以提及这点,是要告诉大家,胡适的旧学训练是很成问题的。

1910年的时候,他用“胡适”这个名字考取了官费留美名额,开始了赴美学习的生涯。那个时候正好是美国排华的高潮,后来被美国政客记者吹捧上天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当时在美国因为一张中国人的脸孔而遭到歧视,进不去葛雷仙中学。

初去美国的胡适还是非常爱国的,比方说轮船途径日本,就引发了胡适的感慨。他在某封给友人的信中说道:

过日本时,如长崎、神户、横滨皆登岸一游。但规模之狭,地方之龌龊,乃至不如上海、天津远甚。居民多赤身裸体如野蛮人,所居属矮可打顶、广仅容膝,无几、无榻,作书写字,即伏地为之,此种岛夷,居然能骎骎称雄于世界,此岂[非]吾人之大耻哉!

这番真实地描述了当时日本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赤身裸体如野蛮人”,住的地方一抬头就能撞到天花板、狭小得仅能放下膝盖,果然小日子过得不错。要知道长崎、神户、横滨还是日本的发达港口地区,还不是农村。连这样的国家都能成为世界强国,中国有什么不行的呢?

可以说,这番话表现了一个海外游子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但可惜的是,胡适到了美国以后,很快就成为了一名“精神美国人”。

1914年4月9日,几个美国水兵在墨西哥港口闹事,被墨西哥警察逮捕,但很快就被释放,并得到了墨西哥当局的道歉。那个道德牌坊树得特别高的威尔逊总统仍然不依不饶,抓住这个借口派兵入侵墨西哥。这毫无疑问是个侵略行径。胡适怎么说的?他在7月14日的日记里写道:

墨西哥久为世界患,美政府持不干涉主义,至辱及国徽,忍无可忍,始令水兵在Vera Cruz登岸,据其城,以绝卫尔泰军械来路。

弱小的墨西哥“久为世界患”,侵略的美国政府反而“持不干涉主义”,这什么逻辑?

1915年,日本政府提出“二十一条”,留美中国学生群情激奋。这时胡适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界公开信》,挖苦中国留学生“都已完全昏了头,简直发了疯”。

我之前的视频讲到,胡适嘲笑学生运动是一群爱国贼盲目排外。有些人批评我冤枉胡适,说胡适根本没有讲过“爱国贼”这个词。

不好意思,我向大家道个歉,胡适确实没有讲过“爱国贼”这个词,这是我概括的。胡适本人用的词叫“爱国癫”,发癫的“癫”。

为什么一个热血青年,到了美国就变得如此油腻呢?

其实胡适出国后的转变很能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通病,总是一副乡下人进城的自卑心态,生怕被外国人觉得封闭愚昧落后,所以要拼命在洋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很懂自由民主、很懂普世价值。总之,要在洋人面前表演得像一个洋人。

这种自卑心理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知识界,不过我相信广大90后00后的学者成长起来,可以克服这种自卑心理了。

胡适就是一个很善于表演的人,我们很容易被他的演技所迷惑,而看不到他真实的东西。世界主义者和精神美国人,只是他日常表演的一部分。

其次,胡适日常表演的另一个部分,他是怎么把自己装成一个考据学家和科学家的。

我们都知道,胡适之所以能够受聘于北京大学,跟他的新文学主张有很大的关系。还在美国留学时,胡适就尝试改良诗歌,他把自己创作的新诗寄给同乡梅光迪,大概就是“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之类的。梅光迪看完以后给胡适回信:感谢你让我想起了儿时的莲花落!你这不是诗歌革命,而是“革尽古今中外诗人之命”啊!

老实说,胡适的旧体诗、格律诗写得还是不错的,至于新诗怎么样?给诗歌发展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不研究文学史,不做评价。

但是他跟梅光迪的另外一场争论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争论的内容是程朱理学和颜元、戴震相比,孰优孰劣。戴震不用多说了,就是那个乾隆时期批判程朱理学“以理杀人”的大学者。简单介绍几句颜元。颜元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跟黄宗羲、顾炎武是同时代人。

他一生主张身体力行,猛烈地批判程朱理学空谈心性。值得一提的是,颜元在57岁的时候跟商水大侠李子青比武,折竹为刀,几个回合就击中李子青手腕,把他的武器打掉了。这一下让李子青佩服得不得了,让自己儿子拜颜元为师。这人既是个大思想家,还是个武林高手,军事、农业无所不通。

到了清末时期,在章太炎等人的重新诠释下,颜元、戴震因为批判程朱理学,就成为了当时很多读书人心目中的启蒙思想家。这股风气也影响到了在美留学生,比如梅光迪。梅光迪就给胡适安利颜元和戴震。你知道胡适什么反应?他非常生气,在给梅光迪的信中痛骂颜元、戴震哪根葱,也配骂程朱理学?注意,划重点,胡适肉麻地称赞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千古第一伟著”,“程朱心性之学为世界哲学之一大派”,“人类最高尚之智识”。

是的,你没听错,那个口口声声“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大师胡适其实是一个程朱理学的拥趸,不仅崇拜朱熹,更崇拜朱熹的老祖宗孟夫子。

胡适对于程朱理学的崇拜是有家传的,他爹胡铁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道学夫子。这里我顺带提一句,章太炎说清朝的程朱理学“竭而无余华”,这个评价是不错的。清朝的程朱理学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哲学思辨,只会空谈“躬行践履”,纯粹是一根维护封建礼教的道德大棒。胡铁花就是这样的人,胡适受他影响,发自内心地认定程朱理学天下无敌,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然而问题是,1917年,胡适回国任教北京大学,发现那里正在痛打程朱理学。于是他很快调头转身,开始吹捧颜元、戴震,痛骂程朱理学了。

一个人改变立场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还不允许人弃暗投明,跟过去决裂吗?但胡适真的改变崇拜程朱理学的立场了吗?其实没有,他只是把这套藏了起来,开始了他新一轮的表演。

问题又来了,好多东西没法装。我上次讲新文化运动时就说过,北京大学文科的主力军是章太炎门生,这些人都有很强的考据学功底,胡适压根不懂这个,怎么办?

这就是胡适发挥高情商优势的时候了。他既不是浙江人,又不懂考据学,居然能让北京大学的江浙考据学派接纳他,不仅接纳他,还教他怎么读章太炎。于是胡适开始了自己蹭章太炎的历史。划重点:北京大学江浙派,尤其是章太炎门生,是胡适大师之路上抱的第一条大腿。

1919年2月,就是五四运动前夕,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好多人说,这本书是胡适博士论文修改而来的。事实上这本书大量剽窃了章太炎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蔡元培给这本书写的序言:“适之先生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虽自幼进新式的学校,还能自修‘汉学’,至今不辍;又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兼治文学哲学,于西洋哲学史是很有心得的。”

这里的“汉学”指的是乾嘉考据学,“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指的是清朝著名的考据学家胡培翚。蔡元培的意思很清楚,你看胡适既有传统考据学的家学,又有西方哲学文学的系统训练,中西兼采,厉害得不得了。

很遗憾,这份履历完全是假的。

第一,胡适压根儿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肄业生还差不多。

当时中国的高校非常崇洋媚外,以说英语为荣。比如北大预科学长徐崇钦登台讲课,一开口就是“我们西国”如何如何。直到1928年鲁迅的同门兼好友许寿裳受命去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当校长,就职演说还要用英语讲,“练了几天几夜,上台去还是结结巴巴。好像不用英语,就不足以压服学生。”

在这种环境下,胡适一个正儿八经美国留学归来的人,肯定被当作宝贝,根本没有人会去查他有没有博士学位。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胡适后来当驻美大使的时候热衷于到处蹭荣誉博士头衔。不止如此,他还把一套博士学位服挂在会客厅里,谁去拜访胡适,先要欣赏他的博士学位服。真有博士学位的人怎么会这样?

并且,胡适原来在美国学的是农学,突然半路出家转去哲学专业,压根就没有系统地接受过西方哲学史的基本训练。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前面讲过,胡适的家学是程朱理学,胡适他爹胡铁花是彻底的道学夫子,跟什么“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秘密胡适一直到四十年以后,才公开对唐德刚坦承:我祖上跟考据学家胡培翚不是一支。试问一个连祖宗都不敢认的人,我们还能指望他是一个真诚的人吗?

履历可以造假,但是肚子里的学问总没法造假了吧?哎,胡适也有办法。怎么办?两个手段:

第一招,找洋人帮忙,反正当时人没文化,也不知道美国人是什么样。多弄几个洋名词糊弄糊弄啊。于是胡适就开始各种附会,而这些附会可以归结为一点:北京大学信奉的清代考据学那套非常非常符合西方的实证主义科学、甚至非常符合杜威的实验主义。这个胡说八道的结论,直到今天仍然谬种流传,遗毒不清!

乾嘉考据学放到西方,也主要是语文学的东西,跟什么科学实证主义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更与杜威的实验主义相去十万八千里。西方近代确实有实证主义历史学,但这套恰恰是反对那种文献考证的史学研究的。

至于第二招,那就更玄乎了。我给大家读一段沈尹默在《我和北大》这篇文章中的描述:

胡适这个人,因缘时会,盗窃虚名,实际他是一个热衷利禄的政客,并非潜心学术的文士。当年,陈仲恕震于胡适之声名,曾到北大来听过一次胡适讲演,一听之下,他听出问题来了。他越听越觉得熟悉,原来所讲的是从颜习斋书上搬来,并且不加说明,据为己有。钱玄同也知道胡适这个秘密。有一次,胡适被邀作学术讲演,此公既已成为时下忙人,自无功夫作什么准备,玄同曾亲眼看见胡适在讲演之前,匆匆赴琉璃厂旧书铺找了一本不知什么书,大约就是一般人不大看的颜习斋著作之类吧,在洋车上翻阅一过,他这点鬼聪明是有的,裁裁剪剪,上讲台发挥一通。此公行事,大率类此。

公正地说,你在演讲的时候,用了人家的观点,确实很难一一说明。但问题是胡适写论文也抄抄剪剪,而且专抄那些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观点。我不研究文学史,文学这块我不敢乱说,仅从史学来讲,我很少看到胡适有什么原创的观点。

“诸子不出于王官”抄袭康有为、

“屈原是虚构人物”抄袭廖平、

“岳飞是军阀,秦桧是英雄”抄袭吕思勉。

不仅成名比他早的人他要抄,就连学生他都抄,

“上古帝王是宗教虚构”抄袭顾颉刚、

“儒家是奴隶道德”抄袭傅斯年。

不仅抄中国人,也抄外国人,比如内藤湖南、钢和泰、伯希和。当然,被他胡适抄的最多的人还是章太炎。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胡适这人是怎么做学问的。当然他不是直接复制黏贴,而是会在文章不起眼的地方告诉你,某某人很有见地、给我很大的启发,然后堂而皇之地就把人家的观点拿过来,在此基础上夸大其词,发挥一通。

一般读者看了,会以为:哦,章太炎、康有为这些人只是给了胡适一些启发,主要观点和思路还是胡适自己的。但事实上呢?核心观点与主要材料都是别人的。

要是有人问他:你怎么抄了别人的观点。胡适完全可以说,我说明了呀,我不是说得很清楚,是受某某人启发吗?在那个学术规范不严格的时代,他这么做其实很巧妙地规避了剽窃的责任。

这算什么行为,用我们今天的话讲不就是“洗稿”吗?对不对?今天有些人写论文也得此真传。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胡适这个人虽然学问很大,但是政治立场非常反动”,这话不完全对,胡适这人首先在学术上就不过关。当然你也可以说,胡适那个时候还没有形成今天的严格学术规范,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不过我们至少可以说,胡适原创性的见解不多,他的学术远远赶不上他的名气。

可能有人会指责我,“胡适这么有名的文化人,你算哪根葱居然说他没有学术贡献?!”这里我要申明,我只是说胡适的学术缺乏原创性,而不是说他完全没有原创性。

胡适当然也有一些原创的东西。比如推广新式标点,这是他的一大功劳。

更何况缺乏原创性不代表没有学术贡献,把别人稀奇古怪的观点拿来广为传播也是很大的学术贡献。说胡适是个二道贩子,肯定太过分了,应该说,胡适是一名杰出的学术表演艺术家。

总结一下,尽管胡适从来不公开承认,但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这人是一个程朱理学的传人;尽管胡适夸口自己“考据癖”,但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清代考据学训练;尽管胡适到处打着杜威哲学的招牌,但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西方哲学训练,也不怎么懂杜威哲学。

胡适混迹学术界至少擅长两招:第一招,拿些当时人不明觉厉的洋名词装点自己、把人唬住;第二招,抄录一些反主流的、鲜有人知的暴论,裁裁剪剪,据为己有。

但仅止于此,胡适的声名也最多传播在北京的几所学校里头,他之所以能出圈,成为一代名流,还要倚仗其他力量。这些力量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深度|这,是中国重返世界之巅的制胜底牌!



2021-08-26 18:44:21 坏土豆 作品 撰稿 坏土豆 首发 一个坏土豆 ( iamhtdou )(本文8900字,阅读需要16分钟,详细解读自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为什么是未来的终极目标。)


第1部分:先富为什么不带后富?是因为曾经价值观的严重迷失;



第2部分:为什么要共同富裕?这甚至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经济和发展问题;

第3部分:阶层固化、财富集中的西方世界为什么还没有走向崩溃?

第4部分: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中国重回巅峰的底牌,是中西文化的终极对决?但又是最难的事情。共同富裕,是与普遍的人性为敌,是必须要走的最难的路

第5部分:三次分配的难题、理想模式与建立的前提;2020-2021,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第6部分:怎样才能形成高效的三次分配,真正让先富带动后富

第7部分:重塑价值观,中华文明的未来;



1927年3月21日,在我党的领导下,上海市工人进行了总罢工。

工人和民众革命情绪高涨,以此为基础,由周恩来担任总指挥,发动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英勇的上海工人阶级在广大市民的支持下,经过36小时的激烈战斗,取得了武装起义的胜利,占领了上海地区。
这次起义共消灭3000多名北洋军和2000多名武装警察,收缴枪支5000多支。起义胜利后,上海各界代表举行市民代表会议,成立上海市民政府,其中罗亦农、汪寿华等9名中共党员成为市民代表。

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顽强战斗精神和强大的组织力量,此时,国共合作的北伐军正势如破竹,北洋军阀已是强弩之末,中国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1927年4月11日晚。

年仅27岁的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坐在一辆黑色的车内,向法租界华格臬路的杜月笙公馆驶去。
两天前,汪寿华接到了杜月笙的邀请,希望能到其府上详谈,承诺全力支持未来工人组织的建设,汪寿华应约前往。
可在抵达杜公馆后,汪寿华看到的是杀气腾腾的是青帮四大弟子:芮庆荣、叶焯山、马祥生、顾嘉棠,还有横行上海的大流氓张啸林。
不等汪寿华说话,张啸林一声令下,四大弟子抡起大棒和斧头、劈头砍下。汪寿华则应声倒下,被打昏后装入麻袋,残忍活埋于沪西枫林桥。
此时的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已勾结杜月笙等青帮大佬和江浙等财阀背叛革命,而这一举动,也可看作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开始。
由于汪寿华的牺牲,上海工人群龙无首。第二天,以黑帮成员为骨干的中华共进会各股势力,从杜公馆及租界各预定地点倾巢出动。他们身着蓝色短装,臂缠黑底袖章,开始在上海疯狂的屠杀工人群众和中共党员,整个上海,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
完全可以说,是杜月笙,全力配合蒋介石打响了反革命政变的第一枪!
汪寿华生前曾对周围同志说:革命是追求真理的事业,我们应尽力地走我们现在应走的路。如果牺牲了,以后的路自会有人来继续走下去的。
我党杰出的工人运动组织者、上海总工会委员长、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汪寿华,一生追求真理,一生为工运事业奋斗,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初心与坚守。
在汪寿华牺牲的22年之后,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汪寿华可以瞑目了。
但是在新中国,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汪寿华是谁。
可杜月笙,却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因为曾经一段时间,市面上书店里到处是杜月笙的传记,并流传一句话:做人要学杜月笙!
这简直就是最大的讽刺!
汪寿华烈士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革命历史被遗忘,双手沾满鲜血的反革命黑帮头子被很多人树为学习的榜样。
做人就学杜月笙,经商就学胡雪岩......
胡雪岩是干嘛的,和大清沆瀣一气官商交易开钱庄的,于国于民,没有任何贡献.....
不仅如此,号称抗战三日必亡国,为蒋介石寻找政治依据的投降派胡适,被追捧为大师;
饿殍遍地、食不果腹的动荡民国岁月,被追捧为黄金10年;
什么是价值观的迷失?
就是杜月笙是怎么赚钱的没关系,他做了什么也没关系,关键他成功了,至于他走私贩毒、包娼庇赌,甚至于屠杀上海革命志士,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他不择手段逆袭上位,他赚到了,学习他怎么纵横捭阖,勾结一个个反动势力;
胡适有什么反动号召也没有关系,他对国家对民族没有丝毫的贡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胡适是人生赢家,在美国拿了31个博士学位,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胡适依然能够在美国吃香的喝辣的;
民国没有工业,没有科技,这都不重要,匪患四起、鸦片横行、军阀横征暴敛,饥民背井离乡,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上海的官僚和公子们莺歌燕舞,纸醉金迷;
这个世界是否黑暗,国家是否有希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是不是成功人士。
评价的标准不是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不是帮助了多少人,而是是不是有钱,是不是有权。
典型的笑贫不笑娼,西方世界的丛林法则。
就如同胡适一样,早早的加入了汪精卫的低调俱乐部,希望与日寇媾和,后来家国沦陷,叫嚣抗战必亡国的胡适一飞机飞到纽约,而普通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之下,这些关他屁事。
因为在这种思潮之下,是不可能有先富带动后富,或者共同富裕的。
只能是「跑跑」越来越多,谁先富谁先跑,傻子才带后富
有没有社会贡献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挣钱。
为什么要倡导共同富裕?
这甚至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因为一个正常社会的发展,会面对两个敌人,一个是财富集中,一个是阶层固化,当这两种现象成为极端,社会将失去所有的活力。
财富集中导致的结果是富人掌握着绝对的财富,但富人的数量极少,消费能力有限,再有钱,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睡一张床,而穷人的消费力严重不足,有需求但是消费不起,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阶层固化导致的结果是出生在金字塔顶端人一出生就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奋斗的欲望,而底层的人升迁无望,奋斗也没有什么用,没有奋斗的动力,于是整个社会躺平。
很简单的说,如果一个社会贫富悬殊和阶层固化做到极致,资本家的路也走到头了,因为人人躺平,穷人太多,资本家的产品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萧条,资本家把工人剥削到极致,工人完全失去消费能力,产品卖给谁去?
公平问题,也是中西方文明与诉求的本质差别。
事实上,从古代开始,中国社会就呼吁公平,这是和西方社会的本质不同。
中华文明5000年一直能够延绵不绝,且不断的修正并进步,是因为有两个最根本的点。
第一,是抑制土地兼并,这种思想发展到今天是共同富裕
第二,是保持阶层流动,这种思想到今天就是公平
而在盎格鲁萨克逊的价值观里,和中华文明完全是相反的。
从抑制土地兼并来说,中国土地上可以除了宋代,历朝历代都打压豪强,关注普通平民的利益,避免土地「财富」集中在少数豪强手中,历代采用的政策包括而不限于:
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
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如占田制、课田制等。
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
但是对于盎格鲁萨克逊人来说,从来是鼓励兼并,鼓励豪强,甚至国家层面进行推动,让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
从14世纪开始,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分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盎格鲁撒克逊人这样的做法很有英国特色,即鼓励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中国历代,即使发生土地兼并,也多在天灾农民歉收之时,地主通过高利贷等手段占有农田,好歹有法可依,英国人是鼓励资本家直接开抢;
甚至于直接写进了西方的圣经里: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而从秦代开始就已经有的抑制豪强这样的中国古代特色,在西方世界更是找不到的,西方世界就是鼓励马太效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从公平和阶层流动而言,中国从最早的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了12级军功爵位制度,限制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
从秦开始,那怕是最普通的山野村夫、平民子弟,只要在战场上实实在在的有军功,就可以从普通士兵到公士,一步一步直到关内侯。
出身不重要,努力才重要。
而从秦代开始,中国历代的公平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哪怕出生再贫寒,只要愿意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有阶层上升的通道,就有可能改写自己的人生。
而这一点,在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世界里,也是找不到的。
阶级固化、阶级壁垒,向来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会很在意你的家庭出自什么阶级、你的收入是多少,而这套阶级制度在英国的社会中几千年来就已经根深蒂固。
到了今天,盎格鲁萨克逊人的阶层已经完全固化,从儿童时代开始,平民子弟在公立学校放羊,贵族子弟在私立学校享受良好教育,平民子弟即使努力考上大学,一年3万英镑以上的学费也是拦路虎。
2013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发现,过去800多年,英国的社会阶层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有地位的人继续占居高位,中下阶层的人也继续待在中下层。
800多年来,英国经历了宗教战争、革命、工业革命、实施民主和福利国家等重大变革,但是,英国上层和中下层社会之间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当年跟着威廉二世到英国的诺曼人大姓达希、蒙哥马利、裴希、曼德威,经过了二十七代依旧是牛津、剑桥或是法界、医界以及政界的常客。
盎格鲁萨克逊人鼓励马太效应,鼓励阶层固化。
这也是中国很多中国资本家眼红英国模式,喜欢英国的重要原因,时长感叹:
三代出一个贵族,英国的贵族有着悠久的沉淀......
英国高度保护私有财产......
而在盎格鲁萨克逊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就会形成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潮,希望所有人越来越穷,自己越来越富,这个世界越烂越好,这个世界越烂,自己优越感就越强。
正常来说,财富高度集中、阶层固化,社会必然会停滞。
但是,在盎格鲁撒克逊人控制世界的400年时间,英美这样的国家居然没有出大的问题,原因在于:对外掠夺与抢劫,通过对外部的剥削来做大蛋糕。
在英帝国时代,英国通过抢占了全球最多的殖民地,将殖民地变成自己的原料采集市场和商品分销市场,来掠夺全球财富,仅仅一个印度,人口是英国的10倍以上,创造的财富几乎比肩英国本土,而在英国殖民印度时,印度饿死的人口超过2000万;
在美帝国时代,美国几乎已经没有了实体经济,无法创造社会财富,但通过美元霸权,可以用绿纸片不断的洗劫全球,实体经济仅仅占GDP的不到10%,却能让全球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动到美国。
2020年,美国逆差近7000亿美元,亏出了一个沙特的全年GDP;
同时一年印刷了超过5万亿美元流动至全球,印出了一个日本的全年GDP;
如果美国这样的国家是一个内向型或者说是内循环国家,早已崩溃。
对于中美博弈的关键,美国本身是没有制造能力的,美国只提供少部分的顶端制造产品,需求量非常有限。
如在医药领域,美国在抗击癌症、艾滋病等尖端科技上有突出表现,但是对于普通的青霉素这样的药物,美国完全依靠中国的供应链与制造业。
金融是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的,一旦金融和制造业脱钩,美元将毫无意义与价值,仅仅是一张纸。
这也是为什么在最近的几个月时间,美国在中国碰了一鼻子灰但还是腆着脸想和中国谈的原因。
一旦美元不能换工业品,美元仅仅是一张纸而已。
所以,看清中美博弈的本质,美国的这个体系,是需要不断依靠外部力量输血,依靠掠夺来维持的,一旦不能抢劫,美国的体系就瞬间崩塌。
所以,中美博弈的根本,不是我们需要在军事上打败美国,或者说我们在经济上打败美国,呃......经济上我们早已经打败了美国,而关键点是:
美国失去抢劫的能力或让美国无法抢劫,美元就会失去流动性,美国自然就会崩溃。
就如同英国一样,曾经的全球霸主,一旦失去抢劫的能力,经济连年滑坡,去年GDP仅仅为2.63亿美元,这还是在吃过去几百年的老本,要知道,去年中国广东省的GDP就达到了1.7万亿美元。
共同富裕,是中国在未来的制胜牌。
昨天我写过,30年前,中国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建设,30年后,中国快速逆袭的根本原因是有14亿人口的全供应链单一市场,这让中国的工业,具备了无与伦比的规模优势。
而整个西方世界的人口,加起来不过11亿人口。
这很重要,但这还不够,中国的规模优势仅仅发挥了60%左右,因为我们还有近6亿人口的消费能力不足,还有数亿人刚脱贫,中高端产品他们无力消费。
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规模到现在仅仅发挥了60%左右的价值。
6亿人口,相当于6个日本市场;
2个美国市场;
7个德国市场;
8个英国市场;
......
现在如果中国的经济要再进一步,有两条选择:
选择一:找8个英国市场,而且对面一系列的关税、政治、法律、壁垒、文化差异等问题;
选择二:让6亿人民共同富裕,创造8个英国市场;
哪一个更容易实现?
但是我们必须要说的是,共同富裕,是理想国家的终极梦想,这里有相当大的难度,其中最大的一个难度,其中最大的难度,就是与人性的斗争
因为资本主义是不加管控的人性,就比如潘一毛,一分钱都不给中国捐,就希望看中国人穷,自己优越感油然而生,穷人越多,他优越感越强,所以李加城这样的天然喜欢英国,他们对反感的就是中国的扶贫工作。
再比如去年的疫情,在中美两国是不同的对待,在中国感染了病毒,都是统一收治,一分钱都不用出,你要说这个制度好不好,当然好....
可是,如果你有10亿美元的身价呢?
你到美国可以享受特朗普那样的待遇,全球顶级医疗为你服务.....
那你觉得中国好还是美国好......
所以,共同富裕在很大程度上是逆人性的,就如同很多人痛骂资本家,其实他们并不是恨这个制度,而是恨自己不是资本家.....
这也是很多中产喜欢送孩子去英国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
人人都骂资本家,但90%的人骂资本家是因为自己不是资本家。
自己有了钱,在英国,阶层永远固化,鼓励贫富差距,能不好吗?
而且,共同富裕面对的一个敌人还有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效率与公平是相对的,绝对的公平,必然会是去效率,绝对的效率也必然会失去公平。
极端的例子就是美国和古巴,美国住一次院医院能扒你一层皮,导致每年近200万人偷渡出去看病,很多美国人选择的是古巴。
古巴做到了体制的公平,但是代价就是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活力不足,无法鼓励有能力的人先富起来,而且产生了大量的黑市经济和地下经济.....
再比如法国,税收极高,导致很多人移民跑路,而且移民们拿着补贴拼命生,法国经济越来越拉跨,到最后最后可能的就是变得都没有,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上涨几分钱的燃油税都能让整个法国大游行掀起黄马甲运动,因为真的没钱了。
尽管法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抢劫了几百年,积攒了几百年,也架不住这样折腾,经济在最近的20年一路滑坡。
而中国真正的难题,是一个14亿人国家的共同富裕,这对小国家很简单,对大国家来说难度很大。
如北欧国家,能够实现高福利,是因为人口几乎都在几百万以内,却掌握着丰富的资源,或石油、或林业、或矿业;
所以,共同富裕,是全人类的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能真正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要超过美国很简单,要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难题。
最近,国家重提共同富裕,其中重点为第三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是市场分配,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工资和奖金;
第二次分配,是国家财政再分配,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用富裕省份的财政收入做中西部开发、对落后地区的扶贫工作......
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对困难人群有着重要的救济功能,因此,对共同富裕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或者我们简单一点来说,这个叫做慈善
这里,我们暂时不谈资产税、遗产税或房产税,这在未来是必须要推进的,我们谈三次分配,如果三次分配可以做好,这会对共同富裕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首先,这个慈善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美国式慈善,我专门写过一篇
美国所谓的慈善基金,和慈善没有一毛钱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我开了公司,在美国可以叫坏土豆慈善基金,其实和公司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你以为我在做慈善,事实上我是在做生意......而这种行为在中国是不被允许的。
慈善,能否在三次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我认为有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扶贫工作如果要长效开展,必须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工作;
中国的扶贫是做产业,给穷人持续创造财富的工作机会;
西方的扶贫是直接给钱;
哪个好呢?
其实很简单,就好比你大学毕业了如果找不到工作,你渴望的是给你3000块钱,还是有一个能挣3000块钱并能持续成长的工作平台?
所以,中国一直在做的是产业扶贫,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并不是给农民发钱,而是在乡村做基建,兴办产业,让大家有持续创收的工作机会。
但是,这项工作原来95%以上都是政府独自在做,社会组织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而政府和企业是有分工的,在某些方面,尤其是非社会性的产业经营方面,企业天生就比政府的效率更高、灵活性更大
激活社会组织对扶贫事业的关注,将极大的提升国家的扶贫效率。
而往往我们的社会组织即使在做扶贫工作,往往是直接的投入性扶贫,而不是产业型扶贫,即在天灾的时候捐款捐物,这是不够的,只能缓解一时之急,只有产业才能真正的发挥持续扶贫的作用。
捐钱捐物是输血;
产业扶贫才是造血;
一个乡村,仅仅是给补助是脱不了贫的,是需要帮这个乡村建立持续稳定的产业,找到乡村的定位,目前的这项工作,基本全是政府在做,而社会组织没有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而所有的社会企业愿意参与进来的时候,扶贫的效率将至少提升10倍。
社会组织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并有更系统的商业思维,但如何让社会组织或者说企业参与进来,这就是为什么我重点谈价值观问题。
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横行的社会,慈善是不可能有带动作用的。
因为,这种价值观是谁有钱就是有本事,就值得学习,谁慈善谁傻。
如果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做人就学杜月笙,胡适之后,再无大师这样的混蛋逻辑,三次分配就不可能开展起来。
但是如果仅仅靠道德,靠自律,也做不起来,必须对愿意做慈善,做扶贫的企业有真正的正向回馈,才会鼓励更多的人参与。
所有的社会大众,消费者都尊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与个人,有强烈的欲望去让他们成功,这个社会将无比美好。
什么样的三次分配是一个好的案例,我认为就是最近的鸿星尔克。
2008年汶川地震,鸿星尔克捐助300万现金与300万物资;
2013年,鸿星尔克向福建残联捐助2500万元物资;
2018年,向残疾人家庭捐助6000万元服装;
2019年,向残联捐赠1亿元;
2020年武汉疫情,鸿星尔克捐助1000万物资;
2021年,捐助1亿元用于扶贫助残;
2021年河南水灾,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物资;
......
终于,在河南水灾之后,广大消费者发现了这家一直亏损,却一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然后,订单像雪片一样的朝鸿星尔克奔涌而来!
消费者买的是鸿星尔克的鞋子吗?
的确,鸿星尔克的产品物美价优,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是鸿星尔克的行为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消费者会想:一个对社会和大众如此负责的厂家,做出来的产品会差吗?
或者再直接点来说,消费者已经给鸿星尔克打上了标贴:
我为有这样的中国企业而自豪,我用这样的企业的产品,我分享了企业的荣誉。
鸿星尔克不断的为社会做贡献,我用了鸿星尔克的产品,我就是在支持为社会做贡献的产品,我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也可以说,消费者想的是:
这样帮助社会,帮助国家的企业,我们必须要让它成功过。
这样的企业居然亏损,我们不答应!!
中国,从来没有大而不倒,但当14亿人民都认同并支持一个企业的时候,这个企业想死都死不了。
这种品牌的无形价值,是普通的产品做不来的。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就是鸿星尔克的标签,看到这样的企业卖更多的产品,大家都愿意支持。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循环。
企业赚了钱,回馈社会;
消费者认同企业的行为,为这样的企业助力,所有人都希望这样的企业成功;
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成自己更好的品牌价值,赚更多的钱,对社会给予更大的回馈。
......
我想说,很遗憾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是做工业品的,如果曹德旺是做消费品,他100亿的善款一定会让他的产品卖到爆,消费者会疯狂的对他进行支持,因为所有人都相信:
我支持曹德旺,他不会辜负我们的支持,接下来他会拿200亿出来。
或者说,在这个网红经济时代,什么样的网红值得肯定和鼓励?
为什么我们喜欢吴京?
汶川地震后,吴京亲赴汶川救灾。
他跟随志愿者搬运救助物资、修复灾地桩子……
不怕辛苦,专门挑高强度的体力活干。
实在累得撑不住了,就干脆以地为席,睡在树下的水泥花坛上。
没人看得出他是一个武打明星,只知道他随和能干,力气大。
他在汶川做的这些事情,鲜为人知,后来也几乎没有提过......
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是,这样有家国情怀的明星,这样的明星,他不成功,人民不答应。
而不是去捧流量明星的臭脚。
让有社会责任感,愿意回馈社会的个人和组织走得更长远。
而不是原来,不看企业做了什么,只看企业挣了多少钱。
不看品性如何,只看谁是首富。
谁的钱多,谁说的话就是对的,谁就全网被跪舔,被喊爸爸。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就和做人就学杜月笙是一个道理。
不问对错,只问结果。
要实现共同富裕,里面有一个基本点,就是:
什么样的企业或组织,是受人尊重的?
什么样的人或偶像,是值得学习的?
在最近的8年时间,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开始有了全面的扭转,而标志性的节点,就是既打苍蝇,也打老虎,到2018年的扫黑除恶、2020年抗疫成功,除此之外,是近期连续的一系列工作。
治理饭圈文化的决心;
对不良企业垄断的重拳出击;
对一系列诋毁英雄的小丑的严惩;
........
这一切,将正本清源,重塑中华的价值观。
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鸿星尔克一周至少销售7700万;
诋毁新疆棉,侮辱中国消费者的阿迪达斯销售额狂降16%,耐克的增速明显放缓,在天猫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9%。
这一切,是因为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当然,现在仅仅是开始。
在未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正确的引导个人和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建立完善的法规与制度,进行有效的引导.....
但现在已经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在10年前,别说阿迪达斯抵制新疆棉,就算直接辱华,销量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因为那还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价值观时代,他骂中国,关我屁事的思潮才是主流。
其实现在,鸿星尔克是开了一个头,告诉所有的企业,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必然给这样的企业给予回馈。
而这种价值观,我认为是在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未来必然失去市场。
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才是中华文明的传统。
也是与西方世界的本质不同。
但,这种价值观的搭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成的,因为我们现在的使命,本来就是历史上最难的事情,第一,我们需要与人性之恶逆向而行,第二,我们需要完成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伟业,一个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不对外抢劫,不对外掠夺,却实现了人类的终极理想。
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智慧。
从最近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到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政策的出台,我们看到了方向,让我坚信在未来的15年内,这个目标将初步达成。
而这种目标的达成,会将西方世界强加于世界300年的丛林法则彻底打烂。
而当6亿人口分享共同富裕的成果时,我们将重新获得一个全新的庞大市场,中美博弈将不会有任何悬念,美元霸权将自动失效。
只有我们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就是中华文明真正碾压了西方文明,也实现了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在兼顾效率的前提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这,才是我们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飞文染翰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湯安男2岁
高级顾问
注册日期:2014-09-29
最近登录:2024-03-28
作品数量:566
空间人气:382488
粉丝人数:48
关注的人:2
最新帖子
《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唱歌有感  08/10七绝-掬露煮...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