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珍长歌》再现了尹珍
郑传国
尹珍是南域文化的始祖,早在1900多年前他就到京师洛阳励志求学,拜许慎为师,研习五经文字,编纂《说文解字》,练习书法等;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又赴武陵拜太守应奉为师,研习图纬。由于学习刻苦,学有所成,品学兼优,被举荐入朝为尚书丞、因功勋卓著,升为尚书郎,继后出任荆州刺史;年迈辞官回乡兴办学堂,设馆授业,启蒙教化…。最后成为著名的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但对他的事迹文字记录的不多,只在《后汉书》《华阳国志》中有极少的文字记录,范晔、常璩能写在他们所著的书籍中,这说明他当时也是有较高威望和较大贡献。我的理解和认为他为发展南域文化开创了先河,为汉文化的传播繁荣功不可没。他不仅仅是推动南域的文化发展,还对文字进行解说,这更是对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中国文教史上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有人说“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滩”,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片面,应该说“黔北文化在正安”,沙滩文化的主要人物郑莫黎,从时间上讲,他们是十九世纪的人物,与尹珍相比,要相差1600多年,尹珍曾经在故里新州、绥阳旺草、重庆南川等很多个地方讲学,传播汉文化,我认为他们没有可比性,不应该说黔北文化在沙滩,只不过尹珍求学、讲学的时间隔现在年代久远,很多故事,很多事迹无史料记载,只是口传(如新州现在的团团树、倒马坎都与尹珍求学、讲学有关联),这些故事逐渐失传,仅有的也未认真收集整理。谈到尹珍文化,什么叫尹珍文化,尹珍文化包括哪些内容,众说纷纭,谁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说法,文艺界的学者们常为此争论不休;都说正安是尹珍的故里,我们都为此而骄傲自豪,但实质可观看,可参考的东西不多,内容不充实,给外来的文人墨客的印象就觉得尹珍不是正安人,更没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反之,绥阳、道真、独山等地宣传尹珍文化还搞得热火朝天,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前些年尹珍文化研究会经过多次研讨,总结提炼了“不甘落后、热爱家乡、教化务本、崇尚文明”十六个字的尹珍精神。
《尹珍长歌》这篇叙事诗,语言朴实、韵律和谐、结构完整,作者紧扣主题,联想丰富,寓情于境,情境交融,寓情于理,情理相合。李双强同志用20个章节5000多个文字,从尹珍的出生、求学、为官、设馆讲学等环节连串起来,勾勒出了他不甘落后、勤奋好学的一生,热爱故土、甘于奉献的一生,硕果累累、有所作为的一生,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一桩桩故事栩栩如生,丰富了尹珍文化的内涵,使读者对尹珍有一个完整而崇高的光辉形象,犹如真正的尹珍重现在正安人民面前。
《尹珍长歌》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正安人民务本求实、自强不息、不甘落后、勤奋好学、回报乡梓;必将会勇于发奋图强,开拓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美好的未来。
2021年12月23日
昆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