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海 赋》
王庆位
浙江中部,历史名城;旅游胜地,临海飞虹。北望奉化天台山,南连雁荡楠溪江。昂首东瞻,太平洋浩瀚无垠;侧身西顾,括苍峰绚丽有凭①。“风冠东南”②,古香诱人。素称“江南小邹鲁”,美誉“海上仙子国”③。主打品牌汇唯一,格局初定;旅游板块特色三,精彩纷呈④。果园滴翠,无核蜜桔;曙光首照,廿一世纪⑤。“江南长城”,杯寄诗词大赛⑥;中华盛世,赋颂改革进程。底蕴深厚,晋唐遗风⑦;气势雄伟,“南八达岭”⑧。
岁在丁亥,季逢孟秋。体制顺而资源整,龙头显而政策优⑨。僧可荣复壶刻漏⑩,王士性《广志绎》成⑾;周郇雨《新(法)炮台议》⑿,李鏐撰《衍元海鉴》⒀。周治平融会中西⒁,林渭访成就卓著⒂;朱永昌光耀世界⒃,冯德培生理泰斗⒄。中科院士,水利专家,斯土斯人,精英勃发:蒋民华、洪孟民、金庆焕、胡步川⒅。俊杰扬眉,举世青睐华夏;雄鹰振翮,寰宇瞩目神州。
苍山寂静,水流无声。高山险关胜景,迁客骚人抒情。山水诗派,谢灵运“伐木开径”⒆;浪漫主义,李太白“谢客”“功成”⒇。群峰环抱,溪流纵横。任蕃惊“台州有人”[21],文天祥“仙子国”称[22]。沧桑唐诗,禅意、道心湮壮丽[23];落难宋君,古寺青山忘忧烦[24]。宾王铜像,东湖骆祠[25];清照激情,《梅花》、《记梦》[26]。戴复古著名江湖,《题翠微阁》[27];刘伯温情有独钟,《水仙楼记》[28]。鲁迅赞誉,孝孺“台州式硬气”[29];霞客历游,览景未及将诗题[30]。《临海石佛寺度岁》,黄宗羲《乱礁洋》凭吊[31];张苍水《重过桃渚》,募义兵会成功北伐[32]。《临海所居》,逋翁自比闲云野鹤[33];佚《丹丘寺》,若齐冠众一代通儒[34]。“南宋四大家”尤袤,勤政爱民[35];抗倭英雄戚继光,《铁马》、《春野》[36]。施闰章写《巾子山》[37],鲍复泰编“采风集”[38]。齐召南《登巾子山》[39],俞樾作书“戏台联”[40]。杨蟠明朗[41],陈克忧愤[42];元代诗群,野鹤强龙[43]。宋亡不仕,黄庚“落叶瘦秋山”[44];《大一统赋》,陈孚出使卫国尊[45]。《相见帖》陈基挥毫[46],“八大家”朱右提名[47]。见泰、惠仲,文坛“双星”[48]。蔡潮著《霞山集》[49],地理家王士性[50]。陈函辉“一条鞭”[51],侯嘉繙诗书奇[52]。诗书并茂,宋世荦“神童”、“廉吏”[53];学术经史,洪颐煊兄弟绝伦[54]。“浙东三海”画书诗,傅濂啸生[55];金石篆刻词文赋,黄瑞著名[56]。女杰诗人,巾帼前贤;乾隆郁兰[57],光绪素裳[58]。《登苍山绝顶》,杨镇毅辛亥志士[59];传《回浦校歌》,陆翰文治学严谨[60]。台州文博奠基,项士元《留贤驿》[61];风物民俗哺育,传承历史耕耘。
“不上古城走,枉在江南游。”[62]“雄镇东南”石牌坊,湖光山色揽胜门[63]。绿杨红桃,犹胜西子;亭台水阁,恰似苏州。樵云阁,亚赛王勃笔下滕王阁;琪水园,疑是曹霑书中大观园[64]。老城古墙古瓦,鳞次栉比;旧街古巷古陌,经纬交错。细雨濛濛,发忆古之幽思,动游子之情怀;群山依依,引惜今之心声,感乡音之梦萦。飞青叠翠,流霞布虹;激荡雄心,抒发豪情。天水一江波光耀,悦耳赏目;良田千顷稻浪翻,励志壮神。俯瞰新城,高楼林立;熙来攘往,车水马龙。店厂铺路,时代特色;气象万千,欣欣向荣。松柏吐翠,野花绽灵;昼闻鸣蝉,夜观流萤。金银双桂香染城,名寺普贤;虎踞龙盘台障目[65],敌楼白云。铁炮雄姿依旧,硝烟横飞在昨。仇恨与战争相继,友谊并和谐长存。老城隍庙,千载古樟青如许;老年公园,百岁巨柏翠欲滴。郑广文祠八仙岩,“至真妙道”摩崖刻[66]。望天台皇家气象,历史钩沉;烟霞阁天然古堞,灵江如银。绿草如织,柳林成荫;田园牧歌,临江城墙。眼底江东三吴地,脚下“江南八达岭”。朝天、望江;兴善、丰泰[67]。龙兴寺、巾光双塔,三元宫、皇华仙洞。寻芳猎奇,闲适偶采民俗风;探幽怀古,信步常发家国情。
盖竹洞天[68],迥隔尘寰。水口罗列群峰,香炉并排作案;高与天门颉颃,前岗峭壁绣绮。石室、石井、石臼,石几、石床、石砚。清风拥促,石岗跌落;前裂两崖奔狮口,翻腾直上蛟龙形。“半山毛竹半山松,竹林深处景色浓”。洞口一崖如插剑,恍惚身在半空中。历代仙师,洞中修身。今朝恢复,接纳世人。“涌泉延恩”,天柱山根[69];水映黄墙,松掩翠竹。九妹结庐颂经,白莲涌泉长成[70]。怀玉[71]、景欣[72]、六可[73],秋江、月印[74]齐名。伽蓝殿奉,任旭、杜范、任九妹[75],大雄宝殿,“西方三圣”缘“延恩”[76]。三峰禅寺,修竹丛荫[77]。山门分僧俗,大殿闻梵音。四大天王护寺,弥勒韦驮待宾。法身、报身、应身[78],“二十诸天”为尊[79]。寺后瀑布美,飞帘似泄银。望高山而仰首,听流水如鸣琴。神龙古刹,盖世惊人[80]。空门、无相、无作,牌坊新颖别伦[81]。“法性真如”[82],令人心胸开朗;“龙兴寺”匾,会长朴初亲题[83]。思托据敕命出家,鉴真授戒[84];最澄日本天台宗,“三聚大戒”[85]。
善哉!宋代街巷,明清建筑。民情风趣,耳闻目睹。Z阳街千年见证[86],古房屋严守二层[87];蔡永利咸丰造称[88],王天顺马蹄酥名[89]。元宵中秋改日,秦鸣雷为孝母[90];狮子词调花鼓,地域特色突出[91]。临海传统小吃,风味自然特殊。大石垂面饭,“槽羹”、“麦油子”。黄沙麦饼、“戚继光饼”,“蛋青羊尾”,双港狗肉[92]。
江山未改,绿水长流;人才荟萃,名人辈出。历代科举制三状元,王会龙、泰不华、秦鸣雷。“兄弟四进士”、“一门三巡抚”[93]。翻译大师毕修勺[94],农业部长王观澜[95];三将军张崇文[96]、朱虚之[97]、杨志泛[98]。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更副。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然风景区,国家AAAAA级。“天然地质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99];林茂茶香锦绣谷,国家森林公园[100]。军事城,玉界景;珊瑚岩,龙湾滨。品牌卓著,八方游客如织;政策开明,四季来宾蜂拥。
嗟乎,声隆誉重,地灵人杰;物华天宝,社会和谐。诗赞:
临海风光甲浙东,桃渚古城沐春风。
武坑玉界珊瑚景,梵宇仙宫龙寺名[101]。
Z阳古街楼二层,国保旧墙府双城[102]。
牛头山湖绿水美,括苍峰顶曙光明[103]。
唐诗宋词人赞颂,元曲清音唱形容。
志士俊杰强邦举,英雄豪侠抗倭功。
共铸和谐圆夙梦,再造辉煌图中兴[104]。
【注释】
①临海,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临东海,西枕括苍,北接奉化、天台山,南连雁荡山、楠溪江。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又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无核蜜桔之乡、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素有“江南小邹鲁”、“海上仙子国”美誉。
②清代冯庚雪赞誉临海“风冠东南”。
③见①。
④临海市的旅游业发展较快,目前初步形成了“一个主打品牌,三大特色旅游板块”的基本格局。
⑤见①。
⑥指:中国•临海“江南长城杯”全国诗词大奖赛。
⑦指始于晋、成于唐的台州府城。
⑧指建于明的桃渚戚继光抗倭古城,气势雄伟,历尽沧桑。盘亘于北固山上的六公里城墙与北京八达岭长城形神俱肖,被史学家美称为“江南八达岭”。
⑨临海市是一座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新兴城市,市委、市Z府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整合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体制改革,加快其产业化进程。
⑩北宋皇祐四年(1052),僧人可荣创制台州衙署刻漏一事,是台州和临海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科技行为。刻漏,亦即漏刻,又称漏壶或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简单的刻漏在先秦时即已出现。台州郡楼的刻漏早期使用单壶,到可荣所创制的刻漏已改进成复壶,精确度要远远超过以前。
⑾明代的王士性,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旅行家,更是一个杰出的人文地理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广志绎》则是一部我国古代权威人文地理学专著。
⑿周郇雨(1850~1882)则是清代后期很突出的一位科学家。郇雨一名郇,字叔筼,号黍香,临海人。著作有诗文集二卷,科技著作除《新法炮台议》外,又有《晷仪记》一卷,以及译著《镀金书》、《Z造巴得兰水泥理书》、《电学纲目》、《作宝砂轮法》等。
⒀李鏐字琅卿,临海大汾人,约与周郇雨同时期。精于算学,自称“专心钻研凡三十年,始穷其奥。”他所著的《衍元海鉴》是其取中国历史上刘徽、李淳风、李治、朱世杰、张作楠等人的算书以及“西人之算学奇题为之测算推演”而成的算数专著。
⒁周治平,临海人,字启丰,一作起锋,生卒时间不详,大约生活在嘉庆至同治年间。他“通经术,精考据”,不但对经学极有研究,同时也是最早用西方科学方法诠释中国古代典籍的学者之一。
⒂林渭访(1896~1974)原名能祥,字渭访,后以字行,是一位成绩卓著的林学家。一生从事林业的研究和实践,心无旁鹜,先后发表论文四十七篇,发现新植物三种,用其名作为植物名称的亦有三种,并翻译出版了德人《恩格勒氏植物分类学纲要》。与曾任台湾中兴大学校长的汤惠荪、曾任福建农学院院长的周桢被并称为台湾林业学界的三大元老。
⒃朱洗(1900~1962)原名永昌,字玉文,临海双港店前村人。我国最著名的生物学家,在我国乃至国际的科学界都有很大的影响。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日间当学徒,做工人,夜间习法文,研功课,终于在1925年冬考上巴黎蒙伯利埃大学,师事法国著名胚胎学家巴德荣教授,师徒携手,在青蛙单性生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一举震动了整个国际生物学界,朱洗也就一举成为了世界胚胎学研究领域的新星。1931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翌年归国,被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解放后,朱洗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践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朱洗在科学理论上的突破主要有,一是两栖类动物杂交的细胞学研究;二是卵裂节奏的实验分析;三是从家蚕混J杂交中,有关不同品种的逾数J子可影响子代的遗传性;四是两栖类卵球受精机制的“三元论”。他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无父母蟾蜍产卵传种,产出了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1962年7月24日逝世于上海,7月27日上海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全国人大、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中央统战部、上海市委和人委以及陈毅、聂荣臻、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或挽联。朱洗的铜像则分立于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他的故乡临海。他著作等身,专著、译著数十部,论文近百篇,总计达四百五十余万字。
⒄冯德培(1907~1995)则是我国近现代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冯德培先生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生理化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以及《生理学报》主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冯德培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学术声誉,1981~1993年连续三届当选为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理事,还被聘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以及被选为英国、加拿大、美国生理学会和美国神经学会、亚太地区生理学联合会的荣誉会员。冯德培先生在肌肉神经的能力学、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神经与肌肉间营养性相互关系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所发现的静息肌肉被拉长时放热、养消耗增加的“拉长效应”,被国际生理学界定名为“冯氏效应”载入科学史册。
⒅临海籍的近现代科技名家很多,如水利专家胡步川、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民华、洪孟民、金庆焕等,都是中国科技界的精英,临海人民的骄傲。
⒆早在1600年前的谢灵运,堪称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听说临海山水奇异,便率童仆数百,浩浩荡荡,“伐木开径”,来游临海。写下了《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四首。
⒇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游过临海,写下了“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的不朽名句,把临海山水与富春秀色相媲美,抒发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诀别仕途的道家思想。
[21]唐代与张籍、司空图齐名的诗人任蕃,在参加进士试落榜后,便寄情山水,对临海巾山风景特别青睐,自述“灵江江上巾峰寺,三十年来两度登。”第三次来游,竟一住十年,并写下“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之句。在任蕃诗作中,写得最好的也许就是《宿巾帻山绝句》。其第一首“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村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写成后非常自得,即题诗于壁。次日南游,发觉昨夜之诗“月照一江水”的“一”字实在与景不符,应用“半”字。匆匆赶回欲改,却已经被人改为“半”字了。任蕃大呼,“台州有人!”在任蕃的诗中,能读出自由和大胆的灵魂。
[22]文天祥从海道过桃渚,为雄奇景色所动,即作诗:“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画图里,千岩玉界中。”充分表现了一个民族英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3]曾来临海旅游的唐代诗人还有孟浩然、陆龟蒙、杜荀鹤、钱起、李德裕、贯休、张祜、李绅、许浑等,都作有吟咏临海山水、人文的壮丽诗篇。许浑的《陪郑使君泛舟晚归》诗,极尽临海山城形胜、灵江风貌,但也大胆地渲染了朋友郑使君那种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愤懑。唐代不少旅游临海的诗,都有这么一点味道。临海沿海一带风景,更具有沧桑感。山的亘古,海的苍茫,更能激发人的禅意和道心。
[24]南宋逃难天子赵构,到了章安,登上金鳌山,也诗兴大发,写了两首绝句,其中一首云:“古寺青山春更妍,长松修竹翠含烟,汲泉拟欲增茶兴,暂就僧房借榻眠。”以匡扶南宋为已任的文天祥,也登过金鳌山,并留诗一首:“厄运一百日,危机几十遭,升沉应未定,消息留金鳌。”诗中充满忧患,没有皇帝老子那份装出来的“恬淡”。
[25]骆宾王(约640~?),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义乌人,少有壮志,但他愤世嫉俗、牢骚满腹,后竟被御史诬告弹劾下狱。出狱后被贬临海当县丞。在临海他写过一首《久客临海有怀》诗,借景抒情:“天涯非日观,地岜望星楼。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欲知凄断意,江上涉安流。”不久,他投奔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并写就震动环宇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塑像铜质,在临海东湖 “骆临海祠”中。
[2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追赶高宗“南渡”的队伍,曾投奔临海做敕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迒。后闻高宗“驻跸章安”,她立即赶到章安。在这期间,她写下《清平乐·梅花》和《渔家傲·记梦》。尤其是《渔家傲》,似乎是临海的山水在她身上注入了希望,台州风光唤起了她乐观的激情。词中那激昂的情绪一反常态,确实令论者费解。今录如下:《渔家傲·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无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7]南宋诗人戴复古,他的诗刻意精研而求清远之致,自成一家而成为著名江湖派诗人。他游临海,在诗中十分推崇临海山水,有“今古诗人吟不尽,好山无数在江南”的名句。诗名《题翠微阁》,翠微阁就在巾山上。
[28]明代来临海并有诗作的名人有刘伯温、方孝孺、徐霞客、黄宗羲、张苍水等。特别是刘伯温,与临海名宦陶凯、朱右过从甚密,对临海山水也情有独钟。他写临海的山水诗,如《水仙楼记》、《夏夜台州城》,毫无顾忌地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X条和民心凄凉。他在《水仙楼记》诗中云:“南楼数声过雁,西池桂花零乱。岁序如何,江山若此,赢得鬓霜满……”这凄婉之情似乎不应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军刘伯温的,然而临海特殊的山水把这雄才大略军事家内心复杂的一面唤醒了——平时很少流露的忧患意识。
[29]被鲁迅誉为“台州式硬气”的方孝孺,他的诗文每一章都为天下文士所传颂。方孝孺在明代统治者内部矛盾上殉节,而收藏他的《逊志斋集》者均处极刑,因此,他的诗文散失殆尽。今天能看到吟咏临海山水的,仅《巾山晨望柬陈克温》一首,今录如下:月落江水明,疏钟发林杪。蒙蒙山气合,历历川光晓。妙静玄化机,纵意动群表。悠然悟真趣,忽觉天地小。 是身本无累,万事相纷扰。愿释经世情,于兹共幽讨。
[30]徐霞客几次来临海,但不见留诗。
[31]而明代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因游天台雁荡,在临海石佛寺过新年,于是留有诗作《临海石佛寺度岁》。在临海他还走访好友陈函辉,一起拜谒东湖樵夫祠,写下《东湖樵夫祠》一诗,为东湖胜景增色不少。黄宗羲还去乱礁洋凭吊古迹,缅怀文天祥,写下《乱礁洋》,抒发反抗异族侵略的爱国主义激情。
[32]至于明末抗清名将张苍水,曾来临海迎接鲁王监国、招集义兵、和郑成功会师举兵北伐等,多次逗留临海。虽然国事堪忧,无遐游览临海名胜,但在桃渚募兵期间,深为桃渚的奇山险海所激动,写下《重过桃渚》一诗,至今为临海人民称颂。
[33]顾况(727—815)字逋翁。海盐横山(今属海宁县)人。退隐居江苏茅山,自号华阳真逸、悲翁。一生郁郁不得志,悲愤凄怆,写下大量诗篇反映社会H暗和人民苦难。其诗喜用口语,不避俚俗,质朴平易,通俗流畅。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全唐诗》录顾况诗239首。他是白居易的老师,曾自己要求来临海做了新亭监(监在涌泉新亭头)这样的小官,并结庐巾山,有终老山野之志。因此,他所写的《临海所居》三首,每篇都充满寂寂野气。拿最后一首来看:“家住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诗人笔下是孤寂的山野景色和深夜不眠的孤寂灵魂。这一些与当时盛唐景象是格格不入的,相对正统而言,这显得很“野”。在另一首据说也是他在临海写的诗中,干脆把自己描绘成闲云野鹤:“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此生还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一声。”
[34]郑虔(685—764),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河南荥阳荥泽人,《新唐书》卷二○二有传。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唐广文馆博士,诗、书、画俱佳,被玄宗誉为”三绝”。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他学富五车,精通经史,书画成就卓然一家,传略广泛见诸于《辞海》、《辞源》等辞书,以及历代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书法家等专业性辞典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安史之乱时郑虔身陷乱军,之后以”三等”罪贬滴为台州司户参军。当时台州偏僻,民风闭塞,郑虔身处迹境仍以启蒙教化为己任,开办学馆,挑选民间子弟亲自执教.教育内容除书经正学外,还注重礼仪。从此民风日纯,士风渐进。从宋到明,文风敦盛,名人辈出。郑虔在台州八年,卒于临海。人们盛赞启蒙教化之功,建立了广文祠。还命名了若齐巷(郑虔字若齐)、广文路、留贤忖等,以示纪念。近年考证,有《丹丘寺》佚寺五首,作于台州。诗中不难读出被贬谪郁愤之气。如第一首,“凤去千年远,人亡岁亦如,看碑长太息,伫立更踌躇。”诗人的无奈与愤懑跃然纸上。
[35]身为台州太守的尤袤,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被称为“南宋四大家”,可见他文名之卓著。尤袤亦系被贬谪之官,但他尊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教,所以为人为文都少有愤郁之气。他来到临海,便有所作为,做了一件修城拒洪的大好事。而他勤政爱民,深为民爱。在他的四首《东湖诗》里,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忧国爱民的儒气。如其二:“百病疮痍费抚摩,官供仍愧拙摧科。自怜鞅掌成何事,赢得霜毛一信多。”一位尊奉儒术的好官吏形象叫人敬仰。
[36]戚继光(1528~1588)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生于鲁桥(今山东济宁东南)。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任宁、绍、台参将,来临海破倭,屡建奇功。他可说是位儒将,懂文谙武,诗歌亦佳。今日可见写临海的诗作有《韬钤深处》、《春野》、《铁马》和《登巾山》,还有不少吟咏天台山风光的。在他的诗里,常见刀光火影,真是将军之诗,难免H药之气,连写景诗也如此,今录《春野》以证:“短竹编篱人几家,野扉傍水碧阴斜。睛莎何意翩翩燕,淑气无私处处花。浙海风和横舴艋,越山春尽老烟霞。愧予不是寻芳客,夜夜严城度戍笳。”
[37]清代客籍骚人墨客曾游临海并留有诗作的,有著名诗人施闰章,在好友台州知府高培陪同下,游巾山而写下《巾子山》等诗。
[38]山西大同人鲍复泰,任台州知府期间,整修了东湖,并与文人们一起凭吊樵夫祠中的方孝孺与樵夫,命题分咏,编辑为《三台采风集》。
[39]天台名宦齐召南,多次游临海,诗作颇多,计有《登巾子山》等诗十多首。
[40]著名学者俞樾游临海,曾为后岭殿作“戏台联”;观赏东湖湖心亭,亦题八副“湖心亭联”。海是龙世界,山为鹤故乡。
[41]杨蟠(约1017—1106),字公济,别号浩然居士,临海县章安(今属台州椒江区)人。与苏轼既是同僚,又是诗友。生平诗作甚多。《宋史》本传说“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20卷,大部已佚。今仅有后人辑录的《章安集》1卷,存诗105首。人品和诗作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文坛名宿所赏识。查阅资料,咏临海的诗仅有一首《巾子山》:“首出群山内,睛窗几处看;不须风雨折,开槛满溪寒。”明朗、洗练、积极。“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有色有味;“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化静为动,诗中有画,意境深远。
[42]陈克(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受家庭熏陶,才学日益长进,诗、词、文无不精通。他早年的诗,文辞优美,风格近温庭筠和李商隐,在“宋诗中另为一格”。他的词写得更好,佳作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清李慈铭在所著《越缦堂读书记》一书中,论赞其词“在北宋诸家中,可与永叔(欧阳修)、子野(张先)抗衡一代,虽所传不多,吾浙称此事者,莫之先矣”。
[43]在元代,有一个彪炳于文坛的临海诗群。据统计,清初顾嗣立的《元诗选》入选临海诗人有八位,其中五位成就较高。他们就自己的身世,遇事触物,或作野鹤之鸣,或作强龙之吟,但艺术上都达到一定高度。
[44]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皋子业。南宋为太学士,宋亡不仕,退隐江湖,放浪形骸,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因此,艺术上追求也越高。其诗佳句迭出,如“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仅一“瘦”字,秋山之感觉尽出;又如“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真是有色有味;“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化静为动,诗中有画,意境深远。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
[45]陈孚(1259 -1309),字刚中,号勿庵,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元史》有传。称其“幼清峻颖悟,读书过目辄成诵,终身不忘。”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陈孚将其所作的《大一统赋》献给朝廷,受到青睐,授临海上蔡书院山长,任满后升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擢奉训大夫、礼部郎中。元至二十九年(1292),朝廷任命陈孚为五品副使,随梁肃出使安南(即今越南)。至元三十年(1293)正月,陈孚等至安南。按当时安南接待中国使者礼节,安南世子应开中门,亲自前往郊外迎候。但是,安南世子陈日[火旁尊字]却以丁忧为由,派“陪臣”,开边门迎接。陈孚对安南国这种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极为气愤,立即返回使馆,连续给安南世子写子三封信,指出这种不友好的行为是错误的,迫使对方按正常礼仪接待,从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46]陈基(公元1314--1370)字敬初,元代临海(浙江台州)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晋,并随之游于京师,授经筵检讨,后曾到平江参加张士诚军事。明初,召修《元史》。书成还家。陈基能文善书,为元末江南比较著名文人。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集》、《外集》,明史有传。《相见帖》陈基书。纸本。纵24.3厘米,横3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为信札,落笔不苟,颇有韵味,从中可以看出元代诸家赵孟頫、康里子山等人的影响。曾藏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诗文雍容神妙,脱俗清丽,是元末诗坛数一数二的人物,其《裁衣曲》,据说是元代最好的乐府诗,今录如下:“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唯忧行路难。临裁更忆身短长,只恐边城衣带缓。银灯照壁忽垂花,万一衣成人到家。”
[47]明代的临海文人,多诗文并茂,既可称学人,亦可称诗人。第一个提“唐宋八大家”名目的朱右,既有史学、经学方面著作,而他的诗作亦称上乘,有《白云稿》。
[48]明初的叶见泰和叶惠仲,是当时文坛“双星”。
[49]明代弘治时期的蔡潮,有《霞山集》,诗文清醇雅洁。
[50]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漫游名山大川,当然他的足迹也踏遍故乡的山山水水。可惜诗作多散佚,仅见《两登巾子山憩景高亭》:“梦里怀人若有情,断碑荒草一时新。孤亭地拥双峰起,绝壑天开万井春。棹倚浪花来曲岸,槛回烟树落平津。江风江雨应无限,为洒徐卿壁上尘。”真是为巾山添色,为临海增加一道人文风景。
[51]陈函辉(1590—1646),原名炜,字木叔,号小寒山子,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少年曾读书白鹿洞。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九年,补靖江知县。靖江地瘠民困,函辉废苛捐杂税,行“一条鞭”法,减轻百姓负担,又完成赋额;设社学教育生员,当年有人中举;致力水利,疏浚河道,开辟良田。吏部考绩列第一。性倜傥,好交游,嗜诗酒,多次被御史劾奏,罢职归里。在家造小楼,杜门注释《易经》。与徐霞客为至交,徐三次游台、荡,曾在其家“小寒山”烧灯夜话。先后与徐写了交谊诗40余首,曾题诗赞霞客为“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霞客病危特请函辉为其作墓志铭。崇祯自缢后,函辉返台州,因鲁王出奔而哭入云峰山中,作绝命诗十首而自缢。清乾隆间,赐谥忠节。著有《腐史》和《小寒山集》、《九寒》、《十青》等诗文集20种。辑有《靖江县志》、崇祯《台州府志》等。
[52]侯嘉繙(1697—1746),清代大诗人。字元经,号夷门,临海人。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历官至江宁丞,诗文迅疾,瞬息万变,时人誉为“浙中人才第一”。书法不拘绳尺,异于常体,袁枚称其作书“十指雨下,字迹横行斜上,如长河坚冰,风裂成文,莫知条理而天趣可爱。”郑板桥赠诗亦有“怜君书法有古意,历落不顾时贤嗔。”他名满天下而遭困厄,胸有大志却沉没下层,生平著作五十卷,今已十不存一。为人相当个性化、情绪化,常借酒浇愁,借笔发狂。《著书》诗中说,“著书大抵为穷愁,搔首灵均赋《远游》。八品虚邀鸂鸠服,三年枉逐凤凰楼。史公足迹半天下,杜老文章横九州。辗转闲曹成底事,乾坤摇落一孤舟。”抒发着高才不遇的牢骚和大志无成的郁愤,可见他狂而不醉,相当清醒。又如《感答胡同年映葵》诗,“相思何处暗闻声?落落人寰慰此生。无地埋忧缘识字,问天何必不书名!孤云走马心驰骤,晚景看山眼纵横。聊向空中图报答,江波海浪几能平!”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侯嘉繙同吴敬梓友善,因此《儒林外史》中有他的影子,其中一些人物的原型,也是他的朋友。
[53]宋世荦(1765-1821),号确山,临海人。工书,笔墨瘦劲,尤擅行草。少是“神童”,长为“廉吏”,文史兼工,诗书并茂。他吟咏故乡临海的诗,现在可查的较多。有《巾子山杂咏》五首,《巾峰寺题壁》一首,《东湖杂咏》六首,《白云晓望》一首,《白塔寺》一首,《靖江寺》二首,《白水洋明戚将军破倭处》一首,《桃渚望海》一首,《三十六渡》二首,《钱王铁券歌》一首等。他的诗长于数典,兼工修辞,典雅可诵,而且皆有为而作。如《樵夫祠》:“死后不留姓字,当年岂识齐黄?合与方家十族,俎豆一例馨香。”是“六年官舍冷如冰”的他与东湖樵夫建功立业而不计个人得失之心的共鸣。又如《桃渚望海》:“大海平如席,遥山簇似螺。古城开画帧,胜代尚干戈。卧路穹碑断,沉沙折戟多。老蛟犹夜啸,助我一悲歌。”既是历史记录,又借史抒怀,抒发报国爱民的崇高抱负。
[54]洪颐煊(1765~1833),宇旌贤,号筠轩,晚号倦舫老人,临海人。与宋世荦友善,与兄弟坤煊、震煊都精研经学而为阮元赏识。洪颐煊在经史学术上贡献最大,偶而作诗,也能妙极。至今留传有吟咏灵江的《灵江竹枝词》七首,很有临海的民歌味和地方色彩。
[55]傅濂,(生卒年不详)字啸生,临海人。著名画家,善诗文,山水青绿、浅绛并工,画学黄公望,迹近王原祁,峰峦树石,凝润萧疏。兼善墨竹及设色花卉,书法亦极精妙。长期活动于宁波一带,与镇海姚燮、定海厉志并称为“浙东三海”。蒲华自称画竹学傅啸生,吴昌硕、杨泊润等也都有自题仿临海傅啸生的山水画作。论其画法,实开海派先声。有多方面成就,诚如当时文人李用仪所题啸生挽联所云:“湖海擅奇才,合墨客诗翁,酒仙画圣,到处争呼,怎抵他身外功名,人间富贵……”他的诗写得好,今可查到的吟咏家乡的诗有《过留贤》、《东湖绝句》、《巾峰寺联》等。
[56]黄瑞(1837—1889)是临海人。多才多艺有多方贡献的文人,古文诗词皆精,而篆刻金石全能,平生著作等身,有《台州金石录》等。歌吟临海的本土诗,留传至今的有《白塔寺僧楼晚眺》四首,《忆秋籁阁》一首、《自题秋籁阁图次江浣秋韵》二首等。
[57]王郁兰(1794~1862),清代女诗人,乾隆年间女子,以诗词称颂乡里,开台州女塾之先河。有诗集《吟秋阁诗稿》一卷、《绣余琐录》二卷。
[58]王素裳(约1893~?),光绪年间女子,辛亥革命志士,台州唯一的女光复会会员。曾助杨哲商组织“光复会驻沪机关ZH造部”,从事秘密ZH造Z弹工作,后投身辛亥革命,有不少诗作,可惜留存至今的已寥寥无几。
[59]杨镇毅(1876~1960),辛亥革命志士,曾任光复军参谋长兼顾问长。曾配合秋瑾起义回临海创办耀梓体育学堂,后又在新军中从事革命活动,并反对袁世凯……他在临海以革命家胸怀,写了不少诗,如《登苍山绝顶》,“百事都看作等闲,一筇一笠下苍山……依然二十年前我,万丈高岗瞬息间。”一个革命家豪迈气概和不泯斗志跃然纸上。他的《耀梓体育学堂歌》,是一首勉励青少年立志报国的战歌;他的《避寇龙山和陈文波》十首,每首都是勉志抗日的鼓角。
[60]陆翰文(1890~1948),辛亥革命志士,以严谨治学传世。辛亥革命与王文庆等率师攻打金陵,事成返临海,主持回浦中学三十余年。他作过许多诗文乐曲,主要的有《农夫苦》、《蚕妇叹》、《歌放足》等。他的《回浦校歌》,至今在民间流传,陶冶着新一代的临海学子。
[61]项士元(1887~1959),近代著名学者,台州文博奠基者,临海人。曾痛斥张勋复辟,也曾参加北伐,但他主要工作与成就在文史研究。他以革命家与史学家眼光写诗,这诗便也成了文物,既有欣赏价值,也有考古价值,真是别具一格。如《留贤驿》,“留贤古驿最关情,棠荫传来不朽名。此日孰如旧太守,漫漫烟雾遍春城。”再如《石佛洋》,“渡边石佛不知名,水落滩头怒未平。茅屋一椽香一缕,野僧入定悄无声。”与其说在读诗,不如说在考古,与其说在玩古,又不如说在赏文。诗中意境与情趣与别人的截然不同,项士元留诗十分丰富。
[62]临海人有一句颇为自负的口头语:“不上古城走,枉在江南游。”临海古长城,不仅富有人文内涵,具有历史价值与防洪作用,更是浓缩了富有江南特色的四时风光。难怪有游人感叹:登此一城,胜览江南千里春色。
[63]游临海古长城,最佳路线是从东湖北面,穿“雄镇东南”石牌坊进入。登一百九十八级石阶,……
[64]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
[65]台:指敌台,即白云楼。
[66]北固山向西眺望,一堵红崖上有“至真妙道”四字摩崖石刻,其字为雍正皇帝颁Z阳真人张伯端碑文的御书。
[67]为古城的四座城门名字。
[68]盖竹山位于临海城以南约十五公里处,盖竹洞天则在盖竹山上。
[69]涌泉镇迤东北一公里,在那云雾缭绕的天柱山下。青翠欲滴的茂密松林中,掩映着一角黄墙,便是久负盛名的古延恩寺。寺前有小溪,水流潺潺,叮咚作响;寺后有高山,峰峦起伏,修竹遍野。
[70]传说晋代太康年间(280~289),一个女子来到天柱山下,筑庵以居,日诵《法华经》,不问世事。女子即任九妹,寺也因此而成,传说任九妹“卓庵诵莲经,俄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莲花,故名‘涌泉’”。任九妹死后,葬于寺后。寺是任九妹建,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
[71]怀玉,又称高玉禅师,临海楼石村(今水洋马头山浦口)人。盛唐时期净土宗的著名僧人。
[72]景欣:唐时延恩寺高僧。
[73]六可:明末清初时延恩寺高僧。
[74]秋江、月印:清代延恩寺高僧。
[75]延恩寺伽蓝殿中所奉的伽蓝则与众不同,他们分别为中间的晋徵君任旭,左边的宋右丞相杜范和居右的任旭女弟任九妹。任旭,字次龙,晋名臣,临海人。杜范,字成之,宋名臣,黄岩人。二公以其立身制行、德操清秀、忠正耿直为后人所崇敬,而被奉为护法神。九妹之奉为伽蓝,是因其于此筑庵诵莲经,始有涌泉寺,实为开创基业第一人。
[76]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而不是一般寺院常见的释迦牟尼佛、三身佛或三世佛等。这是因为延恩寺是净土宗的道场,也有传说是因为阿弥陀佛三尊持金台至此亲迎唐著名高僧怀玉西去的缘故。
[77]三峰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当时称为“鹫峰寺”,后又改为“无垢院”。南宋时毁,从此元气大伤。直至明代重建,才有了一个“三峰庵”的新名。继而复称“三峰寺”,是因为建在三大高峰的脚下。明末时又毁,仅存石佛三尊。到了清康熙时重建。
[78]天台宗以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这毗卢佛即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像。
[79]三峰寺大殿东西厢供台上站立着的为二十诸天,每侧十尊。诸天,就是诸位天尊。所谓“二十诸天”,即古印度神话中呵恶护善的二十个天神的合称,佛教用作护持佛法的天王力士。其名号依次为:功德天、辨才天、大梵天王、帝释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日天、月天、金刚密迹力士、摩醯首罗天、散脂大将、韦驮天、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婆羯罗龙王、阎魔罗王。
[80]龙兴寺始建于唐开元中(713―742),已有1290年历史。其间多次改名,从龙兴寺复称天宁寺,从天宁寺又改称龙兴寺。
[81]寺院的山门一般为三门并立,中间的一扇门较高大,称之“空门”;两旁各有一小门,称为“无相门”和“无作门”,即“三解脱门”,所以叫“三门”。从佛教的教义来说,佛法修持的最高境界是般涅槃,意思是当烦恼火烧尽后,即至于智慧完成而臻于觉悟之境。要达到般涅槃境界,就必须得由三解脱而行。
[82]龙兴寺大照壁上明董其昌所题的“法性真如”四字在佛教中就表示真理,意为真理与无明,在一念之间是可以转化。
[83]“龙兴寺”匾,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手笔。
[84]龙兴寺最早的出名,是因为寺中出了一个名叫思托的和尚。思托幼年据敕命出家,从律宗著名高僧鉴真大师授戒并学习。鉴真受日僧的邀请,去日本讲经说法,思托是最坚定的支持者。鉴真第四次渡海到日本去的时候,在黄岩的禅林寺被扣,渡海队伍强行解散,思托于是留在了临海的龙兴寺。
[85]最澄为日本天台宗创始人,他于唐贞二十年(804)九月来到台州,居龙兴寺学习天台教义,次年三月初二夜亥时,天台高僧亲自为之授“三聚大戒”。回到日本后,创立了日本的佛教天台宗。
[86]Z阳街,全长1080米,因道教南宗祖庭Z阳真人故居所在而得名。南宗始祖张伯端,他号Z阳,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卒于元丰五年(1082),寿99岁,居住临海城关樱珠巷。张伯端著作《悟真篇》一书中,倡导以道教内丹为中心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说,与魏伯阳《参同契》并居道家正宗。特别是他晚年,以非凡的毅力,为探索延年益寿秘密,历尽艰辛,倾其毕生精力,为人类健康与生存作出贡献。
[87]Z阳街百年古代房屋和店面的布局有着严格规定,房子均为二层楼。
[88]Z阳街的153号蔡永利秤店,创办于咸丰十一年(1861),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第五代传人蔡雪贞,她是一位不简单的女子,继承父业,刻苦好学,学得一手好手艺,所制的木杆秤受到用户欢迎。
[89]王天顺马蹄酥老店,坐落Z阳街51号,他生产的马蹄酥,形状像马蹄,易保管,香甜松脆,清香可口,老少皆宜。
[90]临海的元宵节是正月十四,中秋节是八月十六。相传临海明代状元秦鸣雷的母亲初一、十五吃素不食荤,秦鸣雷大孝,为使母亲欢度佳节,故将正月十五提前一天,中秋节推迟一天。从此,临海的元宵和中秋便与其他各地有异。
[91]临海在传统文娱体育方面同样纷呈各异,如黄沙狮子、临海词调、上盘花鼓等。黄沙狮子始于北宋年间,人们常见的“狮子”都在地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