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管理
大争之世辩经八极,《淮南子·地形训》
发布于2025-03-30 08:09 点击:150 评论:2 作者:湯安




大争之世 辩经八极

《淮南子·地形训》




文/湯安




太昭周备运衡庐,珠穆升平海外无。

经史盘礴擎八极,地形谧稳贯元初。

皈依鸿烈臻明主,舒卷尘间灭滥斛。

世辟大争震旦起,淮南一品漫然苏。





历史果不其然地走向大争乱世,主角自然是中美两个不同的霸主。一家是鉴古知今,一家是只要嘴够歪人够狠,就不愁念不了经下不了手。关税,金融,台海,南海注定乱世风雨,理解和应对需要有大智慧大历史观和精鹜八极的大视野。温之习之,才能保持苏醒和应对能力,“淮南一品漫然苏”。




辩经,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读淮南子看时事风云,油然而起的是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的感受。太昭,指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天文训」里描述的天地无无之时的宇宙状态为「太昭」,对应于大爆炸理论中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前的混沌状态。然后,道生一,一化为二而成天地。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物运行的规律是一样的,不以时间为转移,客观条件达到了,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自然崛起。不符合它崛起的条件想要在北美或者南极洲硬造一个珠穆朗玛峰只能是缘木求鱼。天地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行。这就是《道德經》第五章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運行的規律是自然無為的,不會因為某個生命或事物的存在而特別憐惜或厚待它。萬物在天地之間,如同古代祭祀用的「芻狗」(用草紮成的狗,祭祀後便被棄置),沒有特別的待遇或偏愛)。衡庐, 1,衡门小屋,言其简陋。多指隐者之居。2,谦称自己所居房舍。3,亦指衡山和庐山的合称。首联首句指客观规律不因现实存在与否而改变,中国崛起是因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欧美式微则因为逆社会发展规律而动所致,这些规律不会因为川普或者什么人叫骂歪解或者高喊再次伟大而改变,人类只有潜心学习以史为鉴才能顺之者昌。盘礴,广大无边。宋.王安石〈灵谷诗序〉:「至其淑灵和清之气,盘礴委积于天地之间」,也作「旁薄」。华夏民族以酷爱和珍视历史著称,为其他文化难以企及,中华古籍记录严谨而丰富,经史子集流传下来有八万多种,完善的正史记录二十五种。谧稳,宁静安稳。鸿烈,大而明亮。「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指广大而光明的通理,高风亮节貌。滥斛,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滥:泛、浮之义;觞:酒器,可以盛酒,言其微)。后比喻事物的最初起源、发端。语出《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世辟,君王,世君。大争,当前的大变局,大争之世。觭梦,怪异难解的梦。出自《周礼 · 春官 · 大卜》。淮南,《淮南子》,这里特指《地形训》。漫然,随便貌。梁启超说:“《淮南子》匠心经营,极有伦脊,非漫然獭祭而已。”  犹浑然,全然。






《淮南子 (地形训)》考引




一,刘安



《淮南子(地形训)》创作年代 西汉,作者刘安,作品体裁虽为兵书,讲述的是地形与战术之间相互结合的原理,但却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中华古代对天地之间的地理分布的理解和相关概念。


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中央王朝,汉高祖刘邦所建,传十一代十二帝,历时210年。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淮南国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淮南王刘长之子,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文学家、道学家、思想家。淮南八公山豆腐创始人。


刘安于汉文帝八年(前171年)被封为阜陵侯。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复立刘安为淮南王。


史书记载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刘安欲发兵参与吴楚兵变,被其相用计阻止,拒吴守城,因得保国。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刘安来朝,一直私下谋乱,派女儿刘陵到长安暗结群臣。元朔五年(前124年),因刘安之子刘迁与雷被有隙,雷被逃至长安,状告刘迁阻止自己从军抗匈奴。朝中公卿欲以此事罢免淮南王,以绝其谋反之心,由于武帝宽赦,削淮南国二县论罪。此后刘安益甚为谋反,常与伍被、左吴等人谋划举兵策反事,伍被常谏不可。次年,刘安庶孙刘建,托友人严正上书天子告发刘安谋反事,及去年刘迁欲杀前来治罪的中尉,武帝派廷尉至淮南治罪,淮南王欲反而休。最后,伍被自行到汉吏处自首并交代与刘安密谋详情。元狩元年(前122年)十一月,刘安自杀身亡。


生平中的刘安则是爱贤若渴、礼贤下士,他使得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其曾奉汉武帝之命著《离骚体》,这是中国最早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当然还包括“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所集体编写的《鸿烈》,也就是后称为《淮南鸿烈》的《淮南子》一书,该书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该书的主要篇幅在其《外书》,作品甚众,又为《中篇》八卷,以及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可惜这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文化巨著大部分遗失,迄今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二十一篇,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淮南子》。


关于刘安谋反,亦有一说是刘安关心天下大势,有心在一旦发生变乱时取得政治主动,因此制 作战争装备,积聚金钱,交好汉王朝的地方实力派。又日夜研究军事地形,热衷于进行作战部署推演,被人密告朝廷。朝廷追杀时,刘安最终发起叛乱并迅速被汉王朝平定。刘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谋反”罪,自杀。淮南国被废除。汉武帝在这里设立了九江郡。刘安的哲学思想则是具有朴素唯物自然主义倾向的二元论体系。


淮南子《淮南子》(《鸿烈》、《淮南鸿烈》或曰《淮南内篇》),成书于公元前139年以前,“鸿烈”的意思是大而明亮。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淮南王刘安将其献给年仅17岁的皇帝刘彻,受到皇帝的喜爱,被珍藏在皇宫的秘府之中。 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淮南子》二十一篇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养生、军事都有所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虽以道家老庄为主,但是兼收并蓄广泛采纳儒家和阴阳家的观点,尤其是修正先秦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发挥天人感应之说,终成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被历代视为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著作。



二, 九州大



人类对大地的观察和认识,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基础,地理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问之一,早在《淮南子》之前,我国就有《尚书·禹贡》及《山海经》等地理学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淮南子》吸收了以往的成果而成《地形训》一文,集中体现了其地理学思想,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理文献。


《淮南子》目录

原道训,俶真训,天文训,地形训,时则训,览冥训,精神训,本经训,主术训,缪称训,齐俗训,道应训,汜论训,诠言训,兵略训,说山训,说林训,人间训,修务训,泰族训,要略


《原道训》、《道应训》专以阐发“道”的含意。

《俶真训》可视作宇宙生成论。

《天文训》、《地形训》说的是天文地理学。

《时则训》记叙气候、物候、天象、农事

《览冥训》讲的是人体生理学与养生学。

《精神训》讲述精神和形体

《本经训》论圣道。

《主术训》阐君术。

《齐俗训》述民俗。

《兵略训》讲军事辩证法。

《说山训》、《说林训》为箴言篇。

《氾论训》、《人间训》可称为福祸篇。

《修务训》为教育篇。

《缪称训》、《诠言训》是名理之学。

《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

卷二十一《要略》


在《淮南子》全书的结构体系中,本篇是继《天文训》探讨“天”之后,探讨“地”的专论,反映了作者由天及地、由地到人的思维模式。


《要略》说,“《地形》者,所以穷南北之修,极东西之广,经山陵之形,区川谷之居,明万物之主,知生类之众,列山渊之数,规远近之路,使人通回周备,不可动以物,不可惊以怪者也”,其最终的落脚点还在于“人”,使人广见博闻,不会被各种怪异之物惊扰。这种观点既拓展视野,又契合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东方文化思想。


刘安在《淮南子·地形训》书中以九州为中心,将大地分为九州、八殥、八纮、八极,即它所谓的“天地之间,九州八极”,而“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宏观地描述了九州的大地势,反映了作者和东方古代的区域概念。


华夏九州之说由来已久,这是先秦人的一种区划地域概念。在古人的传说中,大地是禹所平定的,而且禹曾划分天下为九区,即所谓“九州”。但九州原本为一空泛的概念,自春秋至战国,随着疆域的拓展,地理观念发生变化,九州说逐渐加进了具体的地方制度。


清明的轻气与浑浊的重气二气浮沉产生天地之后,东方的创世记里面的世界就要诞生了。阴阳、四季、水火、日月星辰和万物随之发生。邹衍(约前324年-前240年,一说死于前250年,有“谈天衍”之称,战国末期齐国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镇郝庄),五行创始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阴阳家代表人物,学者、思想家)在齐国稷下学宫开讲“大九州学说”:「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他认为《禹贡》中所说的九州只是整个地球的一部分,在中国赤县神州这个小九州以外,还有另外八个和九州相同的州,而地球只是广袤宇宙的一小部分。


史料表明,中华文明从2.5万年左右就开始了全球性开拓,经过有巢氏、燧人氏到15000-8000年的中华伏羲、神农时代中华文明和人种已几乎遍及全球,是中华全球大统的大九州时代;其具体名称有所遗失。目前已知《山海经》记录了中华先祖于上古时代就开始了地球地理的调查和勘测。其无与伦比的贡献就在于它记录下了人类上古大同时期——也就是中华伏羲神农大九州全球一统时代至商周时代以中华为主体的地球文明开拓史,是我们今天解开人类上古历史迷团的一把不可替代的密匙。


依据邹衍所论,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叫做“赤县神州”的大州,像中国这样的大州,世界上还有八个,合起来共九州,谓之“大九州”。


由于邹衍的著书大多遗失,有小说家依相关文献,结合大九州学说构想,将地球大陆按晨土、涤土、信土、白土、开土、肥土、成土、沃土、隐土划分为九大洲,现列出如下,或可启发:


神洲(中华)

戎洲(东南亚大部分以及大洋洲)

阳洲(印度次大陆)

翼洲(中亚阿 拉 伯伊 斯 兰文明)

合洲(非洲)

柱洲(欧洲)

玄洲(北美)

迎洲(中南美)

薄洲(南极)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于旧有“天下”观念的突破,如果说这只是邹衍个人的想象,那也未免过于巧合。因为直到他去世之后两千多年之后,人们才能确定地球有几个大洲。这种学说到底从何而来,实在令今天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迷惑不解。


反倒是到了黄帝时代,“德不远播”,着重于中华本土之上所形成小九州,也就是今天华夏九州的来历。


《淮南子》的九州说,不同于《禹贡》等书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一共九州的小九州说法,而是=东南神州叫农土,正南次州叫沃土,西南戎州叫滔土,正西弇州叫并土,正中冀州叫中土,西北台州叫肥土,正北泲州叫成土,东北薄州叫隐土,正东阳州叫申土」。内涵不知是否属于邹衍所说的大九州。


古往今来,炎黄子孙就是这样以天下为志向,九州为故土。


辛亥革命将士的帽徽叫九角十八星徽:



500




就是1911年10月到1912年年初南方各省反清革命军的标志。九个角寓意古老中国的九个州,十八个星寓意当时汉民族的十八个省。无数仁人志士冒着枪林弹雨为之浴血奋战牺牲,可见两千年前的九州在全体中国人民心中的无上地位。



《淮南子·地形训》中描述了昆仑仙境的景象,并介绍了古代的两条通天之途。


如何登天,以达到人神相通,一直是中国古人的一个梦想。《淮南子》这里记载了两条“通天之途”:一条是经由“建木”,是以木为“天梯”而登天的一种途径,其位置是在南方;另一条,则经由西北的昆仑山,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条著名的登天之途,作者在这里描写的由昆仑登天的过程也很清楚。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各地的农作物、矿物及其他珍奇物产,指明这些东西同各地地形、土质及气候的关系,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经济地理等诸方面。


对于地与人的关系,作者认为,不同的地理条件,首先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风貌与风土人情。其次,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此,人必须要与地相应,不可违逆自然,这与其对天人关系所持的态度是一致的。


最后,作者还描述了自然界中物质之间生成转化的过程,勾勒了“五土→五气→五种矿物质→五金→五龙→五泉→五云→五海”这样一幅转化图。其中地气上升为云、冷暖空气交锋、成云化雨、雨流入江河、汇集成海这一过程,与现代科学所讲的全球的水循环理论,有相似之处,不无道理。而书中讲到的矿物质的转化,则明显带有炼丹术的影子,内容不尽正确。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在谈论地形训之前,淮南王刘安在上册「天文训」里描述了天地无无之时为「太昭」,然后,道生一,一化为二而成天地之道,与老聃道学无缝衔接。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歧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


显然,这里没有盘古开天地这种迟至三国时期才首次出现在《三五历记》的后来神话,而是以无形无像的「太昭」这样的“道”从虚无状态的宇宙分化出有一定的边涯和形态进而不断演化完成。



三, 中西方的创世



「太昭」这种观念与西方近代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遥相契合。大爆炸一词首先是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所采用的。霍伊尔本身是与大爆炸对立的宇宙学模型——稳态理论的倡导者,他在1949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的一次广播节目中将勒梅特等人的理论称作“这个大爆炸的观点”。


大爆炸模型的框架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又在场方程的求解上作出了一定的简化(例如宇宙学原理假设空间的均匀性和各向同性)。


1922年,苏联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用广义相对论描述了流体,从而给出了这一模型的场方程。1927年,比利时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通过求解弗里德曼方程已经在理论上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这个解后来被称作弗里德曼-勒梅特-罗伯逊-沃尔克度规。1929年,美国物理学家爱德温·哈勃透过观测发现,从地球到达遥远星系的距离正比于这些星系的红移,从而推导出宇宙膨胀的观点。哈勃的观测表明,所有遥远的星系和星系团在视线速度上都在远离我们这一观察点,并且距离越远退行视速度越大。


宇宙学中通常所说的“大爆炸”是指: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Initial singularity)演变而来的。根据2015年普朗克卫星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宇宙大爆炸距今137.99 ± 0.21亿年,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大爆炸理论目前还无法对宇宙的初始状态作出任何描述和解释,事实上它所能描述并解释的是宇宙在初始状态之后的演化图景。当前所观测到的宇宙中氢元素的丰度,和理论所预言的宇宙早期快速膨胀并冷却过程中,最初的几分钟内通过核反应所形成的这些元素的理论丰度值非常接近,定性并定量描述宇宙早期形成的氢元素丰度的理论被称作「太初核合成」。


西方这个直到二十世纪才有的「太初」一词,几乎可以与两千两百多年前淮南王刘安的「太昭」等量齐观,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古代思想的深度与辩证唯物水准。


古代西方对于创世的理解集中于创世记中的那句「神说,要有光」,神在创世的第一天创造了光。于是,就有了世界。柏拉图说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很大程度上囚禁了我们的思想,限制了我们对宇宙的描述。人类在柏拉图之后两千年里的创世说都是神创造了光这个说法,直到牛顿出现,他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质,然后是法拉第、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一大批现代科学家对光的波粒二相性的确立和上面说的宇宙的大爆炸理论。


刘安所论:“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混混沌沌,无形无象,所以叫做太昭。道最初的状态是清虚空廓,清虚空廓演化出宇宙,宇宙产生出元气。这种元气是有一定的边涯和形态的,其中清明部分飘逸扩散形成天,浊混部分凝结聚集形成地”, 可谓西汉版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无独有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帛书《道原》上书:「恒无之初,故无有无」,吻合了《淮南子》的创世思想。其年代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至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早于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辛追夫人和丈夫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去世时刘安大约11岁,说明东方文化的创世理论在那之前就就已经普遍传播和广为接受。


可以看出,同为心游万仞,东方文化不离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而且确实贯通始终,不是肆意发挥完全唯心主义地宗教说教。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形成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思维和家国情怀,而且维系了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说评价的汉魏风骨文人气节。


不奇怪古代诗句中涉及普普通通的“地形”一词时,意境常与天人合一的家国情怀密切关联,而且诗作者几乎都直接联想到《淮南子·地形训》这一古代著作。足见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是东西方文化功底乃至知识分子素质特征的显著区别。


西方宗教远比东方文化要迟钝于创世思想。不过,1951年11月22日,教宗庇护十二世在宗座科学院的开幕会上声称大爆炸理论和天主教的创世概念相符合。


自大爆炸理论被主流物理宇宙学界接受以来,西方已经有多个宗教团体对大爆炸理论做出了反应,其中有些忠实接受了大爆炸理论的科学依据,有些试图将大爆炸理论和他们自己的宗教教义相统合,有些则完全反对或无视大爆炸理论的证据。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提出的“萨根标准”认为“超凡的主张,需要有超凡的证据”(Extraordinary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vidence),这个格言往往成为理性思考、批判性思考、以及科学考证的重要标准之一。大爆炸论在宗教人士(特别是亚伯拉罕诸教如基督教、天主教和伊 斯 兰教教徒)及公众人士眼中,通常认为是属于超凡的主张,因为与直觉、宗教经典及创造论发生冲突,因此要求超凡的证据。对比东方文化普遍接受的「道(太昭)生一,一生二」的创世思想,由于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录宇宙诞生及宇宙爆炸的历史及过程等“超凡证据”作为佐证,绝大多数西方宗教人士及当代不少公众人士均不接纳宇宙大爆炸论。



四,柏拉图所说的思想囚禁



上升到精神层面,对应今天世界的纷争乱像的是欧美尤其是老欧洲德国法国英国到处充斥的高学历政治正确无底线舔美公知的普世现象。对比中国务实合作实干兴邦的理念,不难看出欧美一再制 造和沉迷于柏拉图所警示的自我思想囚禁氛围,美国甚至不惜每年为此拨巨资,直到实在落魄没钱继续营造这种自我麻醉的软实力。


德国近日在急缺能源的情况下荒腔走板地自导自演炸毁耗费大量时间和巨资建造的德国所拥有的欧洲最先进核能电站的骚操作。


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对于理解中美博弈和未来走向尤其具有启发。




常山出郊马上口占



(1048年) 北宋  韩琦



旌旗乘晓出郊原,五马临风一慨然。

山势似屏西限晋,地形如掌北擒燕。

麦含丰泽催齐秀,蚕饱柔桑起大眠。

守帅勉希廉与蔺,九重高枕不忧边。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


(治平三年作) 其八 云涛


北宋  黄庭坚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清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题望湖亭


宋末元初 吴泳



祥云宫殿半荒芜,独有亭基下瞰湖。
水气淼茫吞八极,地形磐礴跨三吴。
一轮红日射铜阙,数点青山浮玉壶。
欲问湖边诸澳长,长洲盗贼已平无。



送乐伯善赴都三首 其一



元   郭天锡


石磴云昏笋蕨香,江城花落燕莺忙。

黄金台高地形耸,白玉堂深春日长。

之子显擢神所与,吾道将亨民小康。

临行握手出软语,东邻夜雨淋槽床。



次仲氏高原望高台韵 其二



明  许楚姬


巃嵷危栈切云霄,峰势侵天作汉标。

山脉北临三水绝,地形西压两河遥。

烟尘晚捲孤城出,苜蓿秋肥万马骄。

东望塞垣鼙鼓急,几时重起霍嫖姚。



过知礼村



清  南龙翼


雨意初随日气阴,春光渐与地形深。

峒氓伐木山为亩,野老渟川水作砧。

衔命敢云追直指,答恩惟在尽公心。

驱驰终夕诗无兴,却到名区更不禁。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与文人的巨大区别。这种精鹜八极的区别推动历史齿轮的运转,决定了世界大同不在西方。




_____

本文不少资料引自网络库,古代神明部分尤其参考一位网名叫“文化遗产搬运委员会”的视频博主的资料,特别是其感慨 “中华大地不养闲神不是说笑的,没用的神仙信仰都慢慢被淘汰了。所以说在在中华大地上能当个神仙真的很卷”、(很务实、很踏实、很努力)。我对这种深以为然。






《淮南子·地形训》原文:


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


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何谓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何谓九塞?曰:太汾、渑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何谓九薮?曰:越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纡,晋之大陆,郑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巨鹿,燕之昭余。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


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阖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通谷其名川六百;陆径三千里。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侧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环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荡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扶木在阳州,日之所曊。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九州之大,纯方千里。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大泽,曰元通;东方曰大渚,曰少海;东南方曰具区,曰元泽;南方曰大梦,曰浩泽;西南方曰渚资,曰丹泽;西方曰九区,曰泉泽;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北方曰大冥,曰寒泽。凡八殥八泽之云,是雨九州。


八殥之外,而有八纮,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和丘,曰荒土;东方曰棘林,曰桑野;东南方曰大穷,曰众女;南方曰都广,曰反户;西南方曰焦侥,曰炎土;西方曰金丘,曰沃野;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北方曰积冰。曰委羽。凡八纮之气,是出寒暑,以合八正,必以风雨。


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凡八极之云,是雨天下;八门之风,是节寒暑;八纮八殥、八泽之云,以雨九州而和中土。


东方之美者,有医毋阎之珣玕琪焉。东南方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珠玉焉。西北方之美者,有昆仑之球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东北方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


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豁谷为牧。水圆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暗,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故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释之冰;东方有君子之国,西方有形残之尸。寝居直梦,人死为鬼;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蛤蟹珠龟,与月盛衰。是故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


凡人民禽兽万物贞虫,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走,莫知其情,唯知通 道者,能原本之。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日 主人,人故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二主偶,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 马,马故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犬,犬故三月而生。六九五十 四,四主时,时主彘,彘故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主音,音主猿,猿故五月 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麋鹿,麋鹿故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 星主虎,虎故七月而生。二九十八,八主风,风主虫,虫故八月而化。鸟鱼皆生 于阴,阴属于阳,故鸟鱼皆卵生。鱼游于水,鸟飞于云,故立冬燕雀入海,化为 蛤。


万物之生而各异类,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介鳞者夏食 而冬蛰,啮吞者八窍而卵生,嚼咽者九窍而胎生,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 无角者膏而无前,有角者指而无后,昼生者类父,夜生者似母,至阴生牝,至阳 生牡。夫熊罴蛰藏,飞鸟时移。是故白水宜玉,黑水宜砥,青水宜碧,赤水宜丹, 黄水宜金,清水宜龟,汾水浊而宜麻,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雒 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平土之人, 慧而宜五谷。东方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鸢肩企 行,窍通于目,筋气属焉,苍色主肝,长大早知而不寿;其地宜麦,多虎豹。南 方,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此,窍通于耳,血脉属焉, 赤色主心,早壮而夭;其地宜稻,多兕象。西方高土,川谷出焉,日月入焉,其 人面末偻,修颈行,窍通于鼻,皮革属焉,白色主肺,勇敢不仁;其地宜黍, 多旄犀。北方幽晦不明,天之所闭也,寒水之所积也,蛰虫之所伏也,其人翕形 短颈,大肩下尻,窍通于阴,骨干属焉,黑色主肾,其人蠢愚,禽兽而寿;其地 宜菽,多犬马。中央四达,风气之所通,雨露之所会也,其人大面短颐,美须恶 肥,窍通于口,肤肉属焉,黄色主胃,慧圣而好治;其地宜禾,多牛羊及六畜。 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故禾春生秋死,菽夏生冬死, 麦秋生夏死,荠冬生中夏死。木壮,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壮,木老土生水囚金 死;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壮,土老水生火囚木死。音有五声,宫其主也; 色有五章,黄其主也;味有五变,甘其主也;位有五材,土其主也。是故炼土生 木,炼木生火,炼火生云,炼云生水,炼水反土。炼甘生酸,炼酸生辛,炼辛生 苦,炼苦生咸,炼咸反甘。变宫生徵,变徵生商,变商生羽,变羽生角,变角生 宫。是故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得反土。五行相治,所 以成器用。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讙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深目民,无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雒棠、武人在西北贩,硥鱼在其南。有神二人连臂,为帝候夜,在其西南方。三珠树在其东北方,有玉树在赤水之上。昆仑、华丘在其东南方,爱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桃、甘楂、甘华、百果所生。和丘在其东北陬,三桑、无枝在其西,夸父、耽耳在其北方,夸父弃其策,是为邓林。昆吾丘在南方。轩辕丘在西方。巫咸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肠谷、榑桑在东方。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西王母在流沙之濒。乐民、拏闾在昆仑弱水之洲。三危在乐民西。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龙门在河渊。湍池在昆仑。玄耀、不周、申池在海隅。孟诸在沛。少室、太室在冀州。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后稷拢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流黄、沃民在其北方三百里,狗国在其东。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江出岷山,东流绝汉入海,左还北流,至于开母之北,右还东流,至于东极。河出积石。睢出荆山。淮出桐柏山。睢出羽山。清漳出楬戾。浊漳出发包。济出王屋。时、泗、沂出臺、台、术。洛出猎出。汶出弗其,西流合于济。汉出蟠冢。径出薄落之山。渭出鸟鼠同穴。伊出上魏。雒出熊耳。浚出华窍。维出覆舟。汾出燕京。衽出渍熊。淄出目饴。丹水出高褚。股出嶕山,镐出鲜于。凉出茅卢、石梁。汝出猛山。淇出大号。晋出龙山结给。 合出封羊。辽出砥石。釜出景。岐出石桥。呼沱出鲁平。泥涂渊出槁山。维湿北流出于燕。


诸稽、摄提,条风之所生也。通视,明庶风之所生也。赤奋若,清明风之所生也。共工,景风之所生也。诸比,凉风之所生也。皋稽,阊阖风之所生也。隅强,不周风之所生也。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穴+友]生海人,海人生若菌,若菌生圣人,圣人生庶人,凡[穴+友]者生于庶人。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介鳞生蛟龙,蛟龙生鲲鲠,鲲鲠生建邪,建邪生庶鱼,凡鳞者生于庶鱼。介潭生先龙,先龙生玄鼋,玄奄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于庶龟。媛湿生容。煖湿生于毛风,毛风生于湿玄,湿玄生羽风,羽风生暖介,暖介生鳞薄,鳞薄生煖介。五类杂种兴乎外,肖形而著。日冯生阳阏,阳阏生乔如,乔如生干木,干木生庶木,凡根拔木者生于庶木。根拔生程若,程若生玄玉,玄玉生醴泉,醴泉生皇辜,皇辜生庶草,凡根茇草者生于庶草。海闾生屈龙,屈龙生容华,容华生蔈,蔈生萍藻,萍藻生浮草,凡浮生不根茇者生于萍藻。


正土之气也御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于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黄海。


偏土之气御乎清天,清天八百岁生青曾,青曾八百岁生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青金八百岁生青龙,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


壮土之气,御于赤天。赤天六百岁生赤丹,赤丹七百岁生赤澒,赤澒七百岁生赤金,赤金千岁生赤龙,赤龙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为赤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赤海。


弱土之气,御于白天。白天九 百岁生白礜,白礜九百岁生白澒,白澒九百岁生白金,白金千岁生白龙,白龙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为白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白海。


牧土之气,御于玄天,玄大六百岁生玄砥,玄砥六百岁生玄澒,玄澒六百岁生玄金,玄金千岁生玄龙,玄龙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为玄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玄海。


《淮南子·地形训》译文:


大地所承载的范围,包括六合之间、四极之内。有太阳月亮照耀着它,星辰协调着它,四季治理着它,太岁制约着它。天地之间,有九州八极,整个大地上有九座大山,九处要塞,九个湖泽,加上风有八类,水有六种。

那么,什么是九州?东南神州叫农土,正南次州叫沃土,西南戎州叫滔土,正西弇州叫并土,正中冀州叫中土,西北台州叫肥土,正北泲州叫成土,东北薄州叫隐土,正东阳州叫申土。

什么是九山?指的是会稽山、泰山、王屋山、首阳山、太华山、岐山、太行山、羊肠山、孟门山。什么是九塞?指的是太汾、渑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和居庸。什么是九薮?指的是越国的具区、楚国的云梦、秦国的阳纡、晋国的大陆、郑国的圃田、宋国的孟诸、齐国的海隅、赵国的钜鹿、燕国的昭余。

什么是八风?东北风叫炎风、东风叫条风、东南风叫景风、南风叫巨风、西南风叫凉风、西风叫飂风、西北风叫丽风、北风叫寒风。

什么是六水?是指黄河、赤水、辽河、黑河、长江和淮河。

合计四海之内,东西长二万八千里,南北长二万六千里,其中水路有八千里,大峡谷六处,大河六百条,内陆河三千条。于是禹派太章从东极走到西极,推算测量,长达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又七十五步;又派竖亥从北极走到南极,推算度量,长达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又七十五步。又总计大的湖泊深潭,深度在三百仞以上的,就有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九个。禹于是用息土填塞洪水,这样就造出了很多大山。禹在挖掘昆仑山土来填平地上的低洼之处时发现了昆仑山中有层叠之城九重,城高一万一千里,城厚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上生长着木禾,它长三十五尺。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木禾的西边,沙棠、琅玕在木禾的东边,绛树在木禾的南边,碧树、瑶树在木禾的北边。山旁有四百四十道门,每门相距四里,每门宽九纯,一纯是一丈五尺。旁边还有九个用玉做成栏杆的深井,环围在山的西北角。北门敞开着以接纳不周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都在昆仑山的阊阖门里面,是昆仑山的疏圃。疏圃里的水是从黄泉里渗透出来的,这种黄水(泉水)环绕三圈后又回复到它的源头,我们把它叫做白水,喝了它可以使人长生不死。黄河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北山麓,穿过一处大海,流经禹所疏导的积石山。赤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南麓,向西南流,注入南海的丹泽之东。弱水发源于穷石山,流经合黎时,余波流进了沙漠,穿过沙漠,向南到达南海。洋水发源于昆仑山的西北麓,流入南海羽民国之南。这四条河是天帝的神泉,用它来调和各种药剂,可以滋润万物。

由昆仑山再向上攀登,就是凉风山,登上凉风山就可以长生不死。再向上攀登,就到悬圃山,登上悬圃山,就有了神灵,可以呼风唤雨。再向上攀登,就到达天庭,能登上天庭,就可成为天神。那儿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扶桑木在东方的阳州,太阳从这里开始照耀天下。建木在南方的都广,众天帝从那里上下天庭,日中心(正午)的太阳照不出影子来,呼喊时也没有回音,这大概就是天地的正中央。若木在建木的西边,其末端有十个太阳,光芒照耀着大地。

九州的面积,四边缘各有千里。九州之外,还有八,也是边缘四方各有千里。从东北方起叫无通,叫大泽。东方的叫大渚,叫少海。东南方的叫具区,叫元泽。南方的叫大梦,叫浩泽。西南方的叫渚资,叫丹泽。西方的叫九区,叫泉泽。西北方的叫大夏,叫海泽。北方的叫大冥,叫寒泽。这八殥八泽的云气凝成雨水滋润九州。

八之外还有八纮,也是边缘四方各有千里。从东北方起叫和丘,叫荒土。东方的叫棘林,叫桑野。东南方的叫大穷,叫众女。南方的叫都广,叫反户。西南方的叫焦侥,叫炎土。西方的叫金丘,叫沃野。西北方的叫一目,叫沙所。北方的叫积冰,叫委羽。这八?的气流形成气候的寒冷暑热,和八风的风向结合,所以定能兴风作雨。

八纮之外,还有八极。自东北方起叫方土山,叫苍门。东方叫东极山,叫开明门。东南方叫波母山,叫阳门。南方叫南极山,叫暑门。西南方叫编驹山,叫白门。西方叫西极山,叫阊阖门。西北方叫不周山,叫幽都门。北方叫北极山,叫寒门。这八极的云气凝成雨水洒遍天下;这八门的风调节着四季的寒暑变化。八纮八殥八泽的云气都凝成雨水降落九州,滋润中土大地。

东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医毋闾山上的珣碢琪。东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会稽的箭竹。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梁山的犀角和象牙。西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华山的黄金和玉石。西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霍山的夜明珠和五色玉。西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昆仑山上的各种美玉。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幽都的筋角硬弓。东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斥山的虎豹毛皮。中部地区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泰山附近的五谷、桑麻和鱼盐。

大凡地形是,东西方向的叫纬,南北方向的叫经。山因高大沉稳而象征着仁爱宽厚的美德,水因流动不居而象征着奸巧伪诈;高而朝阳处促使万物生长,低而阴暗处加速生物衰亡;丘陵山峰因雄伟而透露阳刚之气,溪谷低洼因幽深而显示阴柔之情。水波圆转的区域藏有珍珠,水波方正的区域藏有玉石;清澈的水域中含有黄金,混浑的龙潭中含有玉之精华。土地各以它们不同的品类而影响着所出产的物品。因此,山中云气多而使人生男孩,沼泽雾气多而使人多生女婴;湿热瘴气多使人喑哑,邪恶风气多使人耳聋;森林之气重使人腿瘸,木林之气重使人背驼,河岸之气重使人脚肿;居岩石地区的人力气大,险阻地区的人易患粗脖子病;暑热之气使人命短,寒冷之气助人长寿,山谷之气吹多使人肢体麻痹,丘陵之气吹多使人骨骼弯曲;平衍之气教人仁爱,土山之气诱人贪婪。土质松软的地方上的人行动敏捷,土质板结的地方上的人行动迟钝。水流清澈的地方上的人声音细柔,水流浑浊的地方上的人声音粗重;生活在水流湍急边上的人身体轻飘,生活在水流迟缓边上的人身体笨重;地处九州中心的人中多出圣人。总之,人的心理生理特征性格都和他们生活的地形气候特征相类似,并和这些地形气候特征相呼应。正因为这样,所以南方会有常绿不衰的草,北方会有长年不化的冰,东方会有长寿的君子,西方会有夭残的尸体。睡觉时做梦会有应验,人死后神灵会变成鬼,磁石能吸引金属物,云母可以引来露水。土龙可以使旱天降雨,燕子大雁可以按节气南来北往。蛤、蟹、珠、龟可以随着月亮盈云而盛衰。因此,在坚硬土地上生活的人性格刚强,在松软土地上生活的人性格脆弱;黑硬土质上生活的人身材壮大,沙土上生活的人体形矮小;土地肥沃的地方上的人长得美丽,土地贫瘠的地方上的人长得丑陋。也因为这样,所以食水的鱼类善于游水而且耐寒,食土的蚯蚓类无心而不息,食木的熊罴类力大而爱发怒,食草的鹿类善于奔跑但愚蠢,食叶的蚕类抽丝作茧而最后化为飞蛾,食肉的虎豹鹰雕勇敢而且凶悍,食气的王乔赤松神明而且长寿,食五谷的人类聪明但短命,什么都不吃的倒可以修炼为神。

所以,凡人类、飞禽、走兽,乃至一切生物体,都各自有其产生的缘由和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或奇或偶、或飞或走,没有人能够知道其中的奥秘、真情,只有通达“道”的人才能探寻出这里的本原。天是一为阳,地是二为阴,人生于天地,是为三,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是一为阳的天主管为阳的天干,天干数是十,又主管着人类,所以人怀胎十月而出生。八九七十二,二是偶数之首,偶数为阴而不能自主,须承阳(奇数)为主,奇数主管十二辰,十二辰主管月,月主管马,所以马怀胎十二月而出生。七九六十三,三主管北斗,北斗主管犬,所以犬怀胎三月而出生。六九五十四,四主管春夏秋冬四季,四季主管猪,所以猪怀胎四月而出生。五九四十五,五主管五音,五音主管猿猴,所以猿猴怀胎五月而出生。四九三十六,六主管六律,六律主管麋鹿,所以麋鹿怀胎六月而出生。三九二十七,七主管星宿,星宿主管老虎,所以老虎怀胎七月而出生。二九十八,八主管八风,八风主管虫类,所以虫类八天孵化出幼虫。鸟类和鱼类都是卵生但又属于阳性动物,所以鱼类和鸟类尽管是卵生,但鱼在水里游,鸟在空中飞,所以立冬时节燕雀进入海中变成蛤。

万物的生活习性是各不相同的:蚕只吃桑叶而不饮水,蝉却只喝水而不吃食物,蜉蝣则不吃也不喝,有鳞壳的龟、鱼又是夏天觅食冬天伏藏。整个吞吃食物的鸟类和鱼类生有八窍且是卵生,而靠咀嚼进食的哺乳类却生有九窍且是胎生;四足动物不长羽毛翅膀,而长角动物却不生上齿。无角的动物(如猪)脂肪松稀且前半部分细瘦,有角的动物(如牛)脂肪紧凝且后半部分细瘦。白天出生的孩子像父亲,晚上出生的孩子像母亲。阴气极盛的生雌性,阳气极盛的生雄性。熊罴冬眠伏藏,候鸟按时迁徙。所以白色的水适宜生玉,黑色的水适宜产磨石,青色的水适宜产碧,赤色的水适宜生朱砂,黄色的水适宜产黄金,清澈的水适宜龟的生存。这样,汾水濛浊而适宜麻的生长,泲水通和适宜麦类作物,黄河水中和适宜豆类生长,洛水轻畅适宜谷类作物,渭水多力适宜黍子生长,汉水重安适宜竹子生长,江水厚仁适宜水稻生长,而平原上的人聪慧适宜播种五谷。东方是河流溪水汇聚的地方,也是日月升起的方位。居住在那里的人体形尖细,高鼻子大嘴巴,鹰肩耸起,走路踮着脚;身体的各个孔窍与眼睛相通,身上的筋络气血也连通眼睛,东方属青色主管肝脏;那里的人身材高大、智力早熟但寿命不长。那里的土质适宜种麦但虎豹很多。南方是阳气聚集和暑热潮气停留的地方。居住在那里的人形体修长上部尖瘦,嘴大眼眶深陷;身体的各个孔窍与耳相通,身上的气脉也连通耳道,南方属赤色主管心脏;那里的人成熟得早但也短命。那里的土质适宜种稻但犀牛大象很多。西方高山高原是河流发源和太阳月亮落下的地方。居住在那里的人脊背弯曲,脖子细长,走路昂着头;身体的各个孔窍与鼻相通,身上的皮肤也连通鼻腔,西方属白色主管肺;那里的人勇敢但不仁慈。那里的土质适宜种黍子但旄牛犀牛很多。北方幽暗不明,是天地闭合,寒冰积聚,动物蛰藏的地方。那里的人体形短缩,脖子短,肩膀宽而臀部下垂;身体的各个孔窍与阴 部相通,骨骼的发育也与阴 部功能相关;北方属黑色主管肾脏;那里的人愚笨但长寿。那里的土质适宜种豆类但马狗很多。中部地区四通八达,是风云流通、雨露汇聚的好地方。居住在那里的人脸大腮帮短,须髯美丽但过于肥胖;身体的各个孔窍与口腔相通,身上的发达肌肉与口的作用相关连;中土属黄色主管胃;那里的人聪明有才、无所不通且善于治理国事。那里的地方适宜种五谷,并有很多牛羊及家畜。在五行的关 系中,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所以属木的禾生在木气旺盛的春天而衰死在金气旺盛的秋天,属火的豆类生长在火气旺盛的夏天而衰死在水气旺盛的冬天,属金的麦子生长在金气旺盛的秋天而衰死在火气旺盛的夏天,属水的荠菜生长在水气旺盛的冬天而衰死在火气旺盛的夏天。天下事物莫不如此:属木旺盛的时间,水处于衰竭阶段,火处于生长时期,金处于抑制过程而土处于死亡时候。属火旺盛的时间,木处于衰竭阶段,土处于生长时期,水处于抑制过程而金处于死亡时候。属土旺盛的时间,火处于衰竭阶段,金处于生长时期,木处于抑制过程而水处于死亡时候。属金旺盛的时间,土处于衰竭阶段,水处于生长时期,火处于抑制过程而木处于死亡时候。属水旺盛的时间,金处于衰竭阶段,木处于生长时期,土处于抑制过程而火处于死亡时候。音有“宫商角徵羽”五种,其中“宫”是主音。色有“赤青黄白黑”五种,其中“黄”是主色。味有“酸辛甘苦咸”五种,其中“甘”是主味。位有“东西南北中”(配“金木水土火”),其中和“中”相配的“土”是主位。因此,用土可生木,用木可生火,用火可生金,用金可生水,水又可返回到土。同样,用甘可生酸,用酸可生辛,用辛可生苦,用苦可生咸,咸又可返回到甘。还有,变化宫音可生成“徵”,变化徵音可生成“商”,变化商音可生成“羽”,变化羽音可生成“角”,变化角音又可生成“宫”。所以,以水可以调和土,以土可以调和火,以火可以融化金,以金可以处治木,木又能返回到土。这五行的相生相克就是如此,根据这些人们来制 作各种器物。

海外共有三十六国:从西北到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从西南到东南方,有结胸民、羽民、碮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从东南到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从东北到西北方,有碯踵民、句婴民、深目民、无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雒棠山和武人山在西北角,硥鱼在其南边。有两位神人,手挽手为天帝在西南方值夜放哨。三珠树就在它的东北方,有玉树在赤水边上。昆仑山和华丘在它的东南方,那里有宝玉、青马、视肉、杨桃、甘碷、甘华等神异之物,是各种果树生长的地方。和丘在它的东北角,无枝的三桑树在它西边,夸父山、耽耳国就在它的北边。夸父与日逐走时丢掉的拐杖化为邓林就在那里。昆吾山在南方,轩辕丘在西方。巫咸在它的北方,伫站在登保山顶。旸谷、榑桑在东方。有娀国在不周山的北面,国君的公主大的叫简翟,小的叫建疵。西王母住流沙边的昆仑山洞中。乐民国、拏闾在昆仑、弱水的洲上。三危山在乐民国的西边。宵明、烛光二女神在黄河的冰洲上,光明照耀着千里大地。龙门山处黄河之渊。湍池在昆仑山。玄耀山、不周山、申池在海边。孟诸泽则在沛郡。少室山和太室山在冀州。烛龙在雁门之北,隐蔽在委羽山中,不见太阳,那里的神是人面龙身,没有脚。后稷的坟墓在都广泽建木的西边,那里的人能死而复生,复生后身体一半是鱼形,处在中间。流黄和沃民在它的北边三百里。狗国在它的东面。雷泽中有种神,是龙身人头,拍打着肚子在嬉戏玩耍。长江发源于岷山,东流会融汉水而流入大海。途中左拐向北流,到达开母以北,又右拐再向东,直到流向东方之极而入海。黄河从积石山流出。睢水出自荆山。淮河发源于桐柏山。睢河发源于羽山。清漳河发源于揭戾山,浊漳河发源于发包山。济水出自王屋山。时水、泗水、沂水分别出自臺、台和术三处。洛河发源于猎山。汶河发源于马耳山,向西流汇合于济水。汉水发源于嶓冢山。泾水发源于薄落山。渭河发源于鸟鼠同穴的鸟鼠山。伊河发源于上魏。雒水出自熊耳山。浚河出自华窍。维水发源于覆舟山。汾水发源于燕京山。衽水出自碽熊山。淄水出自目饴。丹水发源于高褚山。股水出自嶕山。镐水出自鲜于。凉水发源于茅卢、石梁。汝河发源于猛山。淇水发源于大号山。晋水发源于龙山结绌。合水发源于封羊山。辽河出自砥石山。釜河出自景山。岐水出自石桥。呼沱出自鲁平。泥涂河发源于磀山。维湿河北流出自燕山。

诸稽、摄提作为天神主管东北方,条风由此产生。通视作为天神主管东方,明庶风由此产生。赤奋若作为天神主管东南方,清明风由此产生。共工作为天神主管南方,景风由此产生。诸比作为天神主管西南方,凉风由此产生。皋稽作为天神主管西方,阊阖风由此产生。隅强作为天神主管西北方,不周风由此产生。穷奇作为天神主管北方,广莫风由此产生。[穴+友]生育海人,海人生育若菌,若菌生育圣人,圣人生育庶人。凡是有容貌者都是由庶人生育发展过来的。羽嘉生育飞龙,飞龙生育凤凰,凤凰生育鸾鸟,鸾鸟生育庶鸟。凡是有羽毛的鸟类都是由庶鸟生育发展过来的。毛犊生育应龙,应龙生育建马,建马生育麒麟,麒麟生育庶兽。凡是长毛的兽类都是由庶兽生育发展过来的。介鳞生育蛟龙,蛟龙生育鲲鲠,鲲鲠生育建邪,建邪生育庶鱼。凡是有鳞的鱼类都是由庶鱼生育发展过来的。介潭生育先龙,先龙生育玄鼋,玄鼋生育灵龟,灵龟生育庶龟。凡是长甲壳的龟类都是由庶龟生育发展过来的。暖湿之气生育了胈,而暖湿之气又是从毛风中产生,毛风又是从湿玄中产生,湿玄生育羽风,羽风生育暖介,暖介生育鳞薄,鳞薄生育暖介。以上五类复杂繁多的物种在外界自然环境下兴盛起来,并保留各自的外形生态特征而繁衍发展。日冯生育阳阏,阳阏生育乔如,乔如生育干木,干木生育庶木。凡是长根的树木都是由庶木生育发展过来的。招摇生育程若,程若生育玄玉,玄玉生育醴泉,醴泉生育皇辜,皇辜生育庶草。凡是有根的草类都是由庶草生育发展过来的。海闾生育屈龙,屈龙生育容华,容华生育蔈,蔈生育藻,藻生育浮草。凡是浮生水面无根的植物都是由萍藻浮草生育过来的。

中央正土之气上升天空形成黄天的云气,这种云气经五百年化育生成磍石,磍石经五百年化育生成黄汞,黄汞经五百年化育生成黄金,黄金经一千年化育生成黄龙,黄龙潜藏地下之处形成黄泉,黄泉的精微气尘蒸发上升成为黄云。阴气和阳气接触相迫形成雷鸣,激烈撞击形成闪电,高处云气相遇低处云气、冷热气流相交形成雨水,降落大地集中于河流而汇融于黄海。

东方偏土之气上升天空形成青天的云气,这云气经过八百年化育生成青曾,青曾经过八百年化育生成青汞,青汞经过八百年化育生成铅,铅经过一千年化育生成青龙,青龙潜藏地下之处形成青泉,青泉的精微气尘蒸发上升成为青云。阴气和阳气接触相迫形成雷鸣,激烈撞击形成闪电,高处云气相遇低处云气、冷热气流相交形成雨水,降落大地集中于河流而汇融于青海。

南方牡土之气上升天空形成赤天的云气,这云气经过七百年化育生成赤丹,赤丹经过七百年化育生成赤汞,赤汞经过七百年化育生成红铜,红铜经一千年化育生成赤龙,赤龙潜藏地下之处形成赤泉,赤泉的精微气尘蒸发上升成为赤云。阴气和阳气接触相迫形成雷鸣,激烈撞击形成闪电,高处云气相遇低处云气、冷热气流相交形成雨水,降落大地集中于河流而汇融于赤海。

西方弱土之气上升天空形成白天的云气,这种云气经过九百年化育生成白磌,白磌经过九百年化育生成白汞,白汞经过九百年化育生成白银,白银经过一千年化育生成白龙,白龙潜藏地下之处形成白泉,白泉的精微气尘蒸发上升成为白云。阴气和阳气接触相迫形成雷鸣,激烈撞击形成闪电,高处云气相遇低处云气、冷热气流相交形成雨水,降落大地集中于河流而汇融于白海。

北方牝土之气上升天空形成玄天的云气,这种云气经过六百年化育生成玄砥,玄砥经过六百年化育生成玄汞,玄汞经过六百年化育生成黑铁,黑铁经过一千年化育生成玄龙,玄龙潜藏地下之处形成玄泉,玄泉的精微气尘蒸发上升成为玄云。阴气和阳气接触相迫形成雷鸣,激烈撞击形成闪电,高处云气相遇低处云气、冷热气流相交形成雨水,降落大地集中于河流而汇融于玄海。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飞文染翰

依然

熹韵

仇戈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仇戈

真棒!!学习了!!  
2025-03-30 08:22    评分:3分  
湯安 回复:2025-03-30 08:47

敬茶问好仇戈诗友,在阅读中国古代众神的体系时经常涉及古代地理地形,其中所用名词在后来的文献中一以贯之,如【晋】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虽然谈论的是诗、赋等文学创作在构思之初,要求创作主体全部身心感知官能向内收缩,抱元守一,以便对表现对象保持最高度的审美关注,最充分地激活赋家内在的创思心理机制,使心灵神思之翼,上下纵横,流布宇内,跨越时空,无所不至,包揽一切。但是所用名词精鹜八极就不再解说是哪八座巨陆大山。对于今人的理解有诸多不便,索性溯本求源重温一遍。


以下是目前公认理解东方古代之神的次序,可见与西方众神体系完全不同,而且非常务实和贴合东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创世

概念,道、宇宙

天、地
陰、陽 二神
四季
太陽
月亮
天地、中國、大九州
八殥 (八澤)
八紘 (陸地)

八極 (八座大山)

更大的世界
天空分為九野、三垣二十八宿
崑崙山、涼風山、懸圃山
人神混融
天帝
天下的神也要負責各種事務

如何區分時節

獸類 (五虫)

1楼 [跟评]
回复:
  
湯安 男 2岁
高级顾问
注册日期:2014-09-29
最近登录:2025-04-07
作品数量:583
空间人气:504524
粉丝人数:50
关注的人:2
最新帖子
白龙马赋  03/13《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唱歌有感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