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神木长城(词林正韵)
作者:薛志鹏
麟州挽弓带箭,掩长城奋弩。
忆杨戬、拯救黎民,跃身擎戟挥去。
万仞岭、应声两断,荒垣自此生机著。
叹九龙逶迤,二郎担山凝伫。
五代狼烟,烽火遍地,将英雄激怒。
守疆域、重贵传薪,六郎骁勇如虎。
战旗扬、荷戈蔽日,洒热血、河川争护。
二十年,壮志凌云,势吞胡虏。
秦邦远逝,隋建明修,塔墩几易主。
余子俊、延绥经略,鼓角边墙,壁垒森严,堑壕危戍。
堡营连纵,墩台林立,蜿蜒千里横沙碛,正当时、恰似金汤固。
军威凛凛,黄沙漫卷旌旄,花楼剑影云树。
北屏河套,南卫关中,扼晋阳险路。
锁灵夏、雁嘶难渡。每乘西风,一啸霜飞,玉尘狂舞。
吹笳问客,征人何在,无端唤醒千秋梦,望苍穹、浩气盈胸腑。
遥瞻神木斜阳,晚照苍峦,壮怀万古。
【注】
①神木长城、麟州:神木长城,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市,有战国秦、隋、明三个时期的长城300多公里。麟州:神木别称之一。
②杨戬、九龙、二郎担山:神话传说。神木老城西南有高山阻水,致土地贫瘠、民不聊生。二郎杨戬仗戟劈山,分为二郎山、九龙山,窟野河流过,成为富庶之地。另传杨戬担山,欲置神木城西和城北各一座为屏障,因听老大娘一语,一怒将其头化为二郎山,身躯化天台山。
③五代、重贵、六郎、二十年:杨家将守边。杨业,原名杨重贵,其父杨弘信自五代时期起,几代抗辽,六郎杨延昭守边二十年。
④秦邦、隋、明、余子俊、延绥、花楼:神木长城由战国秦、隋、明代修建。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右副都御史余子俊巡抚延绥,击败迎思兰入侵,先后增筑东起清水营(陕西府谷)西至花马池(宁夏盐池)全长1700余里延绥边墙;构筑东起黄甫(陕西府谷)西至定边营(陕西定边)1200余里墩台,构建延绥长城三十六营堡,成为完整的防御体系。花楼:墩台的一种形式。
⑤北屏河套、南卫关中、扼晋阳、锁灵夏、玉尘:神木长城,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右持灵夏。玉尘:雪花的雅称之一。
⑥2025年2月6日凌晨,书于浙江。

沛然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