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第一个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免职,并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祖国破碎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楚国人伍子胥。父兄均为楚王所杀,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子夫差继位。夫差不听子胥建议一举消灭越国,反与越王勾践讲和,听信大宰谗言赐死子胥。子胥本为忠良,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沁园春·端午节的传说
(词林正韵第二部 )
作者/善儿
端午传书,千秋人杰,万古悠长。
仰楚臣屈相,心悬社稷;国哉学士,足落苍凉。
《天问》《离骚》,《九歌》绝响,直叱昏庸臣虎狼。
谁能比,看艰辛求索,傲骨如钢。
弹词热血篇章,祭忠烈,泪寒洒汨江。
有品尝香粽,龙舟赛事;挂怗艾叶,醇酒雄黄。
伍子忠良,曹娥孝女,江浙魂流竹简藏。
五月五,继民风民俗,文化弘扬。
谢谢诗友留墨
沁园春•端午双祭
步韵院士悼屈原
作者/曾经的橄榄绿
荆楚招魂,汨水悼子,屈庙焚香。
看十龙竞霸,百舟争冠;千年棹曲,万古流芳!
华夏悲歌,神州遗恨,情断倭人占我疆。
声声唤,唐人醒此际,剑向扶桑!
九歌天问昂扬,震环宇、凛然责上苍。
笑晋三巴马,星旗操控;越菲勾搭,尔诈吾狂。
万众同仇,一腔热血,甲午挥戈平贼邦。
休太软,乘战船击寇,血祭还乡。
夫子
无殇
曾经橄榄绿
巴渝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