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章法—起承转合
发布于2017-11-19 09:31 点击:4547
评论:0
作者:友谊之花
《写诗的章法—起承转合》一、什么是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写作手法,也是文章的结构方法。它在文学作品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把体裁结构、文字内容、表述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起承转合”也是我们写做诗歌的必要章法和谋篇的思路。
前人将诗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如果不符合这个章法,作品结构就会显得凌乱,没有合理的层次,结构也不会完美。或者说,不是一篇完整的作品。
在《红楼梦》中,黛玉论诗时,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林黛玉说的也是“起、承、转、合”的重要性。
1,“起”就是开头
好的开头往往能起到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和设问式几种。
(1)直入式就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用的直入式开头。
(2)陈述式是指从事物的时间、地点、环境或原因进行陈述而引起下文。
如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就是陈述式开头。
(3)衬托式是指借对事物或环境的表述来作铺垫衬托,以增强气氛和突出主题。
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联描述了当时国家动乱、遍地干戈之现状,而非本诗之主题。可诗人却借此作铺垫衬托,增强了诗人慨叹自己坎坷遭遇和浮沉身世的气氛,突出了诗人正义而光明磊落的爱国情怀这一主题。
(4)设问式就是采用设问或反问的句式开头。
如鲁迅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用的就是这种开头。再举个起的例子。
湖州歌(其六)(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说明: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分析一下“望”在诗中的作用----这里“望”字设问,可谓抓住了关键。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础。
2,“承”就是承接连贯的意思
它在诗词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贯穿于整首作品之中,即句与句之间要承,联与联之间也要承。
承的方式大致可分为顺承和转承。
(1)“顺承”是指随着上句或上联所述意思的发展延伸来承接。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一诗:
忽传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之起联和颔联之中,其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都是顺承的。即闻到消息则喜极而泣,看妻子同喜,则狂喜而收拾诗书,真是一脉相承,连接很紧凑的。
(2)“转承”是指选择服务于主题而又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来承接的方式。
如上诗中的颈联用的就是转承,尾联用的是顺承。整首诗让人读来,只觉高潮叠起,又一气呵成。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说的是:地点、时间、场景、心情)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说说“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此题直接向“承”句发问。“起”句为叙事,交代诗人当时境况:羁旅异乡,又逢佳节(冬至是古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承”句接续“起”句而下,进一步描写佳节思念亲人的情形,将抽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具体可感的诗人形象之中,通过细节的描摹,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回答扣住关键词语对塑造诗人想家的形象以及表现思乡之情的作用具体分析就可以了。答案如下:“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3,“转”就是转折的意思。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前面已有了铺垫,到此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在“转”句里,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这里强调一下在转中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一定要选择不脱离主题而又要服务于主题的内容来转,形象的说,就是不要刀完全斩断了那样,而要藕断丝连式地转。否则,就会与上面脱节,与主题背道而驰,写成不知所云的作品了。
另一方面就是在什么地方转。律诗一般认为是在颈联转,但这也不是固定的,根据思想内容表述的需要,既可以在颔联转、边转边承,也可以在尾联转、边转边合。绝句皆在尾联转,词的转折均在下阙进行。“转”,古人也称为“跳转”,就是要尽量使转折之笔荡开,造就波澜,给人“峰回路转”之感。这一“转”避免了诗歌的平直,让诗意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所以理解和鉴赏诗歌,抓住“转’’句是关键。
4,最后谈“合”。
“合”就是整合总结的意思,都用于尾联,因此,尾联又称之为合联。
“合”是突出主题、深化意境、阐述理念的至关重要环节。“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有概括式、抒情式、理喻式和设问式。
概括式是如宗上所述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如鲁迅的《题三义塔》“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即是。
抒情式是用感情的升华来作合。
如李白的《赠汪伦》“挑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即是。
理喻式是用隐寓事理或揭示事理的方式来作合。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又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的就是理喻式。
设问式是用设问或反问的句式来作结尾,用这种形式结尾,意味深长又耐人回味,为古今诗人所喜用。
如孟郊之乐府诗《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如杜牧之《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毛泽东的《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以上几例皆为用设问式结尾的典范之作,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起承转合”是运用于诗词创作中互为依存的有机结合体,无好起,则无好下文;不紧承,则显散乱;不转折,则显平淡;不整合,则无意境。
结尾还分为直接总结和暗喻的不同方式。
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揭示主题。 例:《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室人降日,指妻子生日)。
词的这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的思想。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也使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抒发得更加强烈。这种直接的结尾方式,是我们阅读起来相对容易把握的。
暗中寄托的方式:即用暗示的方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
最常见的是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蕴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颇能引起人的回味。
例:《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是不同的。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诗人前三句都在叙事抒情,到最后一句却忽然宕开一笔,离情人景:秋月高高照在古老雄伟莽莽苍苍的长城之上。景象何其壮阔苍凉!
也许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才以“不尽尽之”。这奇绝的结句留给读者无尽的联想:是无边的乡愁,是杀敌立功的雄心,还是对于战事的忧虑?总之,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概括起来说,写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握了诗歌结构谋篇的钥匙。
二,举例分析
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并加以分析。(在例子里,对起承转合分别做了标注。)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起,写环境,远景)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承,写该环境出现的事件)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转,写情怀,写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合,瞻前顾后)情入当前景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地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近景)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事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
起、承、转、合在五律和七律中一般一联承担一项功能,但也有例外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岸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起;远,全貌)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承;近,细节)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水际天。(再承;近,细节)
政尔清和还在道,(转)
为谁辛苦不归田。(合)
这首诗将转与合放在了七,八两句。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使环境更加丰满迷人,用以突出重点。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起)
名成八阵图。(承)
江流石不转,(转)
遗恨失吞吴。(合)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
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
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
举一首我本人的即兴习作为例
《七律:庆国庆》
青松苍劲映晴空,国祚昌隆傲世雄。
秋爽红旗耀节日,歌欢碧野唱升平。
六十二载艰难路,十亿九州奋斗情。
斩尽荆棘华夏美,蛟龙腾起东方红。
诗中前两句为“起”,总括地说祖国像青松一样茁壮,茂盛,繁荣。三四句承接前两句,写现在,眼前,到了节日,歌舞升平。到颈联就转了。转向回忆过去,走过的奋斗之路。也还是循着歌颂的路子写,但是不是写现在的景象,而是写以往。这样可以增加描写的厚度。最后是“合”,希望祖国更完美,像蛟龙一样,腾起在世界东方。在“合”的部分,更注重写进感情。我自己觉得,这样基本体现了“起承转合”结构规律的要求。
建议朋友们对照自己的作品,感觉写的比较顺的,就暗合了这个规律。
三,文无定式
刚才讲了,“起、承、转、合”是一种重要的章法,或称最重要的章法。但是 也是不能完全拘泥的。什么事物,都没有绝对的。不能把事情弄死了。还有其他一些章法类型,也是需要了解的,互相参考,灵活运用,写作才能得心应手。
其他一些章法类型:
( 一) 并列式:
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杜甫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景,由近渐远。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景,近景。对联式。)
杜甫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景,由远至近。)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景,由近及远。)
白居易 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有人入景)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
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连贯动作。由景生出动作,先举后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句句承接)
刘禹锡 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由景生情,比拟呼应。)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隔句承接:三承一,四承二)
(三)转折式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行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船速)
(内容的转折)
白居易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欢愉)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粱州。(惆怅)
(情感的转折)
(四)因果式:
王昌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因春日凝妆上翠楼。(果;人,事,景,情,顺叙)
忽见陌头杨柳色,(因)悔教夫婿觅封侯。(果)
(前因后果)
李陟 登山
终日昏昏睡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人,事,情,顺叙)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多重因果)
金昌绪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果;事,起因,倒叙)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因)
(前果后因)
章法的划分是相对的。有的作品,分析者站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归属,另外,有的作品并非单纯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从而表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例如:
例如: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句与第二句是并列关系;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因果关系了。)
有的作品,总体看是按起承转合安排的,细类又杂以并列、因果、承接等。
总之,如何布局谋篇,要看如何更有利于题材的组织和主题的表达,以心境为依据。注重变化,开拓视野,切忌拘泥。
最近访客
佛
发表评论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