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管理
[七律]陆权世纪吟乔,陆权还是海权是中美生死
发布于2021-08-31 20:50 点击:1836 评论:0 作者:湯安

1700年代之前的五千年,世界是中国世纪,1700年中国GDP是世界四分之一,25%,1700年至1820年间,中国的GDP在全世界的占比持续增长到32.9%(这个数字不同计算有所不同,亦可以粗略取值占世界四分之一)。那之前的宋朝如何?占到世界总经济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左右,是当时国外最发达的西欧的人均GDP50美元的九倍,也就是说宋朝比欧洲各国要富很多。顺便说台湾井蛙于北辰最近乌龙历史的“大陆和台湾就像东晋西晋并立,北宋南宋共存”里面的南宋GDP更高,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在临安(今杭州)重建之宋,史称南宋。 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同样不可能有时间上的交集,台湾草包将军不懂小学知识,只好到处被打脸。


GDP高不代表改革开放高国防水平高,当然反过来视野开阔了应该会有不同。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战争一路下来,到1949年前,中国衰弱到GDP仅占世界百分之四以下。从那之后中国走向复兴,尤其是改开四十年,迅速接近1700年中国GDP在世界上的占比,今天这个数字IFM保守计算是18.15%。


而今天的美国GDP占比世界的四分之一(25%),相当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阿富汗大国坟墓继挖坑英国苏联和美国之后,下一个进入大国墓地的是印度,还是跃跃欲试的土耳其?这些并不重要,(今日俄罗斯网站9月1日文章,原题:对美国来说,印度不过是用来对付中国的一颗棋子——而不是个值得尊重的国)。 重要的是陆权世纪的到来决定了中美生死命运,中国生,则陆权世纪继盛唐丝绸之路时代之后再次兴起,美国和五眼联盟圈子国家的日本以色列一道进入末路穷途,境况比目前中国要困难许多,美国连青梅煮酒的勇气都不复存在。美国生,则海权世纪继续延续,美国死死卡住中国的咽喉东海,腿脚南海,臂膀新疆,中国能源命脉和金融命脉,中国的老二地位始终危机四伏,只能继续青梅煮酒。


苏联解体后的1993年世界地缘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在著作《大失控与大混乱》(又译:《失控-解读新世纪乱象》)一书中所预言的21世纪中国崛起正在到来。


美国政治家,国家安全顾问,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兹比格涅夫·卡齐米日·布热津斯基(波兰语: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具体说明了中国将成功采用非西方的道路崛起,这种崛起注定带给西方模式巨大的杀伤力,同时中国回自动的、被动的成为一大群国家的领袖,这些国家都将中国看成楷模与自己的未来。最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站在多选题面前选择如何塑造世界,不论中国如何选择都意味着中国具有主动权地位。(以上蓝色部分引自维基百科)。


英国间隔一百年两次试图拿下阿富汗,两次撤离阿富汗,最终于第二次英阿战争败北的1949年永久撤离阿富汗,英国旋即告别盘踞一个世纪的日不落帝国地位。苏联在撤离阿富汗之后的两年崩溃。目前,美国正在紧张地观测自己还能享有有多少时间的霸主地位。布律津斯基在他的1996年出版的《大棋局一书中预言, 「希望美国的霸权能够再延续30年」,侧面说明当时他已经看到如日中天的美国霸主地位即将动摇和结束。


转眼间25年过去,美国败象皆露,布氏的预言何其准确。可惜美国再也没有这样的博弈大才守护,只有拿不上桌面的知华智囊的各种机关操作,一帮贪得无厌目光短浅的无能政客和超强商业吸血鬼。坏事成双,美国不幸同时拥有这两项。



水    硙


宋  李纲

凿木为机运不休,溪边叠石駃溪流。
但知随水能旋转,肯道舂粮不自由。
轮辐讵为君子器,机关端与小人谋。
方知抱瓮汉阴老,混沌何须是假脩。


地缘战略角度来说,美国领导的一众海权国家国运的命门在中东,美日和五眼联盟的地缘战略位置都是处在世界未来中心的欧亚大陆中心的边缘,属于注定要被下一场地球文明发展遗弃和晾晒干涸的地区,它们只有拼死阻拦世界发展,拼命维护海权大势才能维持生机。


而中国,俄国,中东,中亚和欧洲必须发展欧亚大陆的陆权经济大势才能摆脱美国的压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让美日英加澳新沦落为前的附属国家。


二者博弈的关键就在中东这个欧亚大陆桥梁,海权国家只有扼守它才能阻断陆权国家板块统合成陆权中心而迅速崛起。这是英美明知阿富汗是大国墓园也必须往里跳的原因,不然就是陆权国家的强势崛起,他们自己就只能是世界边缘。苏联有一半边缘一半陆权特征,海权优势则沾不了光,陆权优势则是大赢家,因此,中东阿富汗属于苏联和俄罗斯不敢放弃的战略目标,普京就是搭上身家性命也要在叙利亚跟北约死拼。


知道了这些就会知道中美俄英日都在斗什么。


避免冗长,一口说完:


布热津斯基还有一个战略名言,那就是「一定不能让中国俄罗斯伊朗达成共识聚集成盟国」,一旦达成,就是英美海权大势彻底走向式微和末路,陆权中心崛起,这是美国霸权命数里面最不能面对的境况。布热津斯基本人颇有信心和布局安排能力,以至于他当年确实认为各有雄心壮志的中伊俄不会走到一起:苏联已经被美英联手放倒崩溃;北约已经无以伦比地强大起来,一口气不歇地围堵到俄罗斯家门口;对睡獅中国完成了C形包围圈和第一第二岛链;美伊核协定的签署给了伊朗一个这样的发展自己的雄心的希望和锁链。如此,完成对三大陆权威胁各个捆绑的大格局。欧盟和欧元则被美国以色列利用中东热点死死绞杀,随时肢解。当时正在艰难附会世贸苛刻入世谈判条件的中国无力威胁美国海权大势(中国那时连赵薇军旗事件都不敢发言处置,不然让步无数的世贸谈判就会被踢出局),遑论出面整合俄罗斯伊朗。


结果,女娲伏羲二度开光,2017年五月布热津斯基阳寿一尽,布氏以为万无一失按部就班的美国下一位总统希拉里就出状况掉链子,半路杀出个特朗普截胡美国总统大位。


特朗普看不出依靠巨额债务建立起来的海权大格局,但是看得出美元债务,我是商人总统,竟然给我背债?特朗普一上位就一刻不停地拆家当钱,硬把已经完成谈判的统协凝聚海权大势的TPP给退群撤销干净,紧接着把美伊核协定辣手摧花,还板上定钉地灭绝伊朗任何念想,将伊朗国民最爱戴的廉洁奉公战将骗到伊拉克跟美国会谈,然后定点炸成沾酱。另一头全力狠打中国脸手屁股脚筋,哪里能让中国跪美派鬼哭狼嚎打哪里。中国改开派里面站着的打,跪下的打,躺倒的更打。


唯一不想进攻的是特朗普凭着个人喜好基本做对了的加强美俄关系这一条,至少让美国不去腹背受敌。不料美国是两党敌对制,一大群疯狂反扑恨死了共和党特朗普的民主党以此死缠烂打弹劾起诉总统通俄,不砸碎美俄关系不罢休。在美国国会裹挟之下特朗普只能选择保权,于是掉头就咬,干脆动力全开亲自连番加码制裁俄罗斯羞辱普京。


电闪雷鸣之中,上帝目瞪口呆之下,俄中形成背靠背生死联盟、中伊二十五年战略合作伙伴谢邀应声签署,中国欧盟贸易协议形成框架。美国赖以生存的海权地缘政治根基在特朗普一任之中拆卸殆尽,四年一度的大选到来,善于使绊子的民进党上台。


终于轮到真正会搞砸事情的拜登主事,拆家多难看,把桩才是艺术。美国两代战略家拉拢三十国军力死死看守二十年的欧亚大陆桥地缘关卡阿富汗一夜之间被拜登拔掉了所有脚桩,好像害怕上帝会反悔一样,拜登丢下美军在阿富汗的飞机装甲车慌忙完成了喀布尔西贡2.0大溃逃。三十国军队鸟兽而散,与印度不共戴天的塔利班掌权阿富汗。


一切溃退的背后,都是经济和金融的溃退。


美国除了失去国际关系顾问和地缘政治家,更因为纯粹再也没有财力扶持在阿富汗建立起来的政权和负担阿富汗二十年间额外增长的一千八百万阿富汗人口的口粮而像放弃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放弃的阿富汗。欧盟会不会因此面临巨额数目阿富汗难民人口的难民压力?答案显而易见,土地贫瘠山峦干旱的阿富汗的人口养育极限是两千万人口,美军占领阿富汗盲目增加到今天三千八百万阿国人口不会因为美国撤退而停止吃饭,美国供应的粮食和钱没了着落,不产生涌向欧洲的难民产生什么?


宗教是神话,历史是物质不灭,所有进入大国坟墓的国家都是身背巨额债务进的坟墓。尤其是2020年经济增长-5.9%的美国,而拜登加持的对手中国是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今天的美国背负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大的债务数额,挑战霸主地位的中国似乎完全掌控着一切:自身没有外来债务,手里是决定世界最大制造业市场价格上涨的权杖,五常地位,核武器和迅速提高装备的常规武器。拜登布林肯放眼望去,满头是包。


傲慢与偏见,贪婪加上短视,害惨的只能是自己。中美贸易战攻守易形来得如此之快,快到连评论者都跟不上思绪。阿富汗撤退不仅换来陆权国家的中心整合,更大的危机是美国可以因为无力偿付债务而退出阿富汗,却不能同样退出继续衰退的经济危机。发起中美全面对抗的拜登在希望中国负担美国天文数字印刷的债务未果之后,不得不请求中国不要在美国如此虚弱的时候上涨出口价格。


这一幕实际上与十八世纪乾隆对待已经开始崛起的英国非常相像。1793年,英国国王派马嘎尔尼率团到访清朝,进入工业化的英国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开始向清朝抛出橄榄枝,英国使团为此带来了大量的珍宝作为礼物,向大清投石问路探明东方实力。除此之外,还带有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蒸汽机、织布机、天体仪、地球仪、钟表和榴弹炮、毛瑟枪、步枪,以及军舰模型等等,一应俱全。英国这样做,一方面想取悦清朝皇帝以便打开中国关口,一方面是在告诉清朝领导人世界已经进入蒸汽机大工厂时代,农业国家需要着眼于工业时代,开放视野。封闭的清朝官员依旧沉醉于封建王朝的落后思维之中,看到这些凝聚着工业革命结晶的产物,依旧当作珍奇玩物看待,丝毫没有想到学习利用这些很快就将打垮大清的先进工业利器。

大清皇帝乾隆,对英国进献的这些礼物同样没有丝毫感觉,以为大清是天朝上国,什么都是最好的。外国人到底是蛮夷小国,不过进贡来一些雕虫小技,可笑可怜。于是有了至今展览于大英博物馆的「乾隆皇帝回复的国书」,回复的大意是:

“吾天朝上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民聪明勤劳,所有物品都能自给自足,不屑于通商。如尔等喜欢的瓷器、丝绸等物,我可以每年赏赐你们,送你们许多;尔等蕞尔小国就不用花费老百姓的钱,千里迢迢每年来天朝上贡了,只需要心向天朝足矣”。

乾隆的回复国书全文976字,句句一厢情愿地荒唐傲慢,完全不见丝毫警惕心和交流技巧,原文摘录几句:


“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仅仅四十多年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大清终于为傲慢无知、抱残守缺不知反思而开始一幕幕噩梦,中华民族付出沉重的代价,大清朝折了面子,失了尊严,也丢掉了江山。


今天,中美博弈于是进入北京播报时间,生死博弈的对手掌控时间,美国能有几年?中国只要不犯主观自我躺平的软骨病错误,北京不用出招,仅需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拉高出口“成本”价位,用时钟钟声就能击溃拜登的制华各种昏招。




如 梦 令


明  杨慎



云影月华穿过。

雨意钟声敲破。

洞户卷帘时,飞透流萤一个。


孤坐。

孤坐。

白雪金徽谁和。



绮窗秋 鸡鸣寺


清  吴绮



山色秋来晚更苍。
花宫遥带平冈。
钟声隐隐出斜阳。
乱云堆里,寺古叶初黄。
宝志遗碑空有谶,不堪人费思量。
小楼斜倚对寒江。
檐前风铎,犹似说兴亡。


诗之。



权  世 纪  吟  乔



文/汤安



章句淫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惧陪游。
生涯耗尽烟波老,帝力弥荒涣汗秋。
乏向中东称傲吏,痛教喀布散诸侯。
衰羸那复青梅酒,剩品仇多不自由。










纽时:军事霸权的失败

JEREMI SURI

2021年9月1日

2010年,美国士兵在前往阿富汗的途中。

2010年,美国士兵在前往阿富汗的途中。 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在建国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只有一支规模不大的和平时期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永久地改变了这点:美国领导人做出决定,一个承担着新的全球义务的国家需要一支庞大的和平时期军队,包括拥有核武器和遍布全球的基地网络。他们希望压倒性的军事能力能避免下一场世界大战、威慑对手,并鼓励外国遵循我们的意愿。

然而,这种军事主导地位几乎没有带来所承诺的优势。美国用20年的努力和数十亿美元的投入支持的阿富汗政府的垮台,只是一长串失败故事中的最新挫折。

阿富汗战争远不止是一次失败的干预,它也是全球军事主导地位对美国利益产生反作用的严酷证据。这种军事霸权带来的失败多于胜利,而且削弱了国内外的民主价值观。

历史表明:如果有更温和、更克制的军事和战略目标,我们的境况会更好。美国民意似乎也在朝这个方向转变。我们的国家需要重新审视军事主导地位的价值。

对军事力量的依赖一再使美国卷入遥远、代价高昂、结果适得其反的长期冲突——在越南、黎巴嫩、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地方。美国领导人始终如一地认为,军事优势可弥补外交和政治的局限性。我们的军队尽管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一次又一次地在实现既定目标上失败。

在朝鲜战争中,对美国军事力量的高估说服了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总统授权军队越过三八线向中国边境靠近。他希望美国士兵能把分裂的朝鲜半岛重新统一起来,但突然入侵反而引发了与中国的更广泛战争,以及一场陷入僵局的冲突。如今,美国在朝鲜半岛部署驻军已经70年了,朝鲜的共产主义政权一如既往地强大,还有了一个不断增长的核武库。

在越南,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总统身边“最优秀、最聪明”的专家们向他建议,美国的压倒性力量会粉碎武装起义,加强反共防御。事实正相反。美国的军事升级让武装起义更得民心,同时也使南越更加依赖美国。1975年北越发动进攻后,美国训练的南越盟友崩溃了,就像今年夏天在阿富汗一样。

错不在士兵,而在于使命。军事力量不能代替建立有代表性的有效治理机构的艰苦工作。稳定的社会需要有一个和平形式的贸易、教育和公民参与的基础。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记录显示,大规模的军事存在扭曲了政治发展,将其导向了战斗和治安,而不是社会发展。在外国士兵到来之前已经存在治理机构的地方(比如“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美国的军事占领才发挥了最好的作用。

美国领导人非常依赖我们的武装力量,因为这支力量规模庞大,易于部署。这是建立一支如此庞大军队的危险所在:美国军队的年度预算已增长到7000亿美元以上的庞大规模,我们更有可能去使用军队,而不太可能建造更好的替代品。

这意味着,有需要培训地方政府行政人员等非军事性的海外工作时,美国军队会介入。其他机构不具备同样的能力。我们把士兵派到需要平民的地方,是因为士兵得到了资源。随着军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向国会争取更多的资金,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糟。

在国内,武装力量的增长意味着,美国社会已变得更加军事化。警察部门现在配备的是战场用具和军事装备,其中一些是军队的剩余装备。退伍军人加入了暴力极端主义组织,这些组织在过去10年里成倍增加。不到10%的美国人曾在军队服役,但因涉嫌1月6日攻击国会大厦而受指控的人中有12%有军事经验。

当然,美国军队是我们社会中最专业、最爱国的部分。我们穿制服的领导人们始终如一地捍卫法治,包括反对一名试图破坏选举的总统。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所在的机构已变得多么臃肿,他们多么频繁地被滥用。

我们必须正视军队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应该把资源分配给其他能使国家变得更有韧性、更繁荣、更安全的组织和机构。回归拥有一支小的和平时期军队的大国的历史,将使我们受益。

Jeremi Suri是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的历史和公共事务学教授,近期出版了《The Impossible Presidency: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s Highest Office》一书,他也是播客《This Is Democracy》的主持人。

翻译:Cindy Hao




英学者:如果让丘吉尔来领导今日美国 能避免衰落吗

2021年09月04日 11:46 观察者网




[导读] 尼尔·弗格森谈英国衰落的经验,但是不敢说出真相,对今天美国也开不出药方。

英国衰落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挑动欧洲各国冲突,结果引火烧身。而美国假装英国的盟友,以盟友身份掏空了英国的黄金,租借了英国的海外基地,拉走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最后在苏伊士危机中给了英国致命一击,直接把英国打成了二流国家。

[文/尼尔·弗格森 译/刘思雨]

当美国在一片混乱中从阿富汗撤离时,它的衰落令人回想起一个世纪前英国的衰落。一位历史学家警告说,这也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冲突。

“许多人仍然沉浸在无知之中……而他们的领导人为了获取选票,不敢点醒他们。”在《集结风暴》(即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第一卷)一书中,丘吉尔就是这样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的。他痛苦地回忆到:“拒绝面对令人不愉快的问题,渴求人民的拥护和选举的胜利,而不顾国家的重大利益。”美国读者看着他们的政府可耻地离开阿富汗,听着拜登总统紧张而努力地为他所造成的不光彩的混乱而辩护,可能会发现丘吉尔对战时英国的批评中,至少有一些是令他们心里不舒服却感到熟悉的。

借用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一句话,英国的精神状态是整个国家的疲惫和“帝国过度扩张”的产物。自1914年以来,英国经历了战争和金融危机,并在1918到1919年经历了可怕的大流行病——西班牙流感。经济被堆积如山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尽管英国仍然是全球主要货币的发行国,但在货币方面,它已经不再是无可匹敌的角色。这样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社会促使左派政治家要求即使不实行彻底的社会主义,也要进行社会财富和权力的重新分配。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他们选择拥护共产主义或法西斯主义。

与此同时,业已形成的统治阶层倾向于忽略不断恶化的国际形势。英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在欧洲、亚洲和中东都受到了威胁。集体安全体系——建立在国际联盟的基础上,它是在1920年作为战后和平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成立的——正在崩溃,只留下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来勉强补充分散的帝国资源。但结果却是灾难性的失败,既没有认识到极权主义威胁的规模之大,也没有积累起威慑独裁者的手段。

英国的教训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权力的未来?美国人更喜欢从美国自己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但将美国与上一任英语国家的全球霸主进行对比,或许可以带来更多启发,因为今天的美国与战时的英国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

同任何历史类比一样,这个类比也有缺陷。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统治了广阔的殖民地和其他附属国,今天的美国却没有对等的统治区域。这一点使得美国人在自我认知上认为美国并非一个帝国,即使他们的士兵和公民在阿富汗驻扎了20年才撤退的时候,他们依旧如此认为。

尽管美国的新冠病毒死亡率很高,但也并没有严重到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经历的那种创伤的程度,当时英国有大量的年轻人被屠杀(近90万人死亡,在15至49岁的男性中占了大约6%,更不用说还有170万伤员)。美国面临的威胁也不像纳粹德国对英国造成的威胁那样明显而紧迫。不过,这些相似之处还是很惊人的,而且这两个国家在阿富汗强行建立秩序的尝试都失败了。早在1930年2月,在“过早的”现代化改革引发了一场叛乱之后,《经济学人》杂志指出:“很明显,阿富汗不会采用西方的东西。”而这对美国未来的影响令人感到不安。


美军从阿富汗撤退是美国衰落的最新一幕

近几十年来,预测美国衰落的书和文章太多了,以至于“衰落主义”已经成为一种陈词滥调。但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之间的经历提醒我们,还有比温和的、渐进式的衰退更糟糕的命运。

以金钱为导向

从堆积如山的债务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公共债务从1918年占GDP的109%上升到1934年略低于200%。而美国的联邦债务同英国有所不同,但在规模上是可以比较的。今年它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10%,甚至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的前一个高峰。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到2051年它可能超过200%。

当今的美国与大约一个世纪前的英国有一个重要区别,美国联邦债务的平均期限相当短(65个月),而英国超过40%的公共债务采取的是永久债券或年金的形式。这意味着,今天的美国债务对利率的变化要比当初的英国敏感得多。

另一个关键区别是财政和货币理论的巨大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凯恩斯对英国战时政策的批评。

1925年,英国决定以战前过高的价格将英镑回归金本位,这使英国陷入了长达八年的通货紧缩。工会权力的增加意味着在大萧条期间,工资的削减落后于物价的削减,这导致了就业机会的减少。在1932年的低谷期,失业率为15%。然而,英国的萧条并不严重,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在1931年放弃了金本位制,使得货币政策得以放宽。实际利率的下降意味着偿债负担的减轻,为英国财政创造了新的回旋余地。

在未来几年里,美国似乎不太可能出现这种偿债成本的下降。以美国前任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为首的经济学家预测,当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会有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英国的实际利率在20世纪30年代普遍下降,而美国的实际利率预计将从2027年开始转为正数,并稳步上升,到本世纪中期达到2.5%。诚然,对利率上升的预测以前是错误的,而且美联储不急于收紧货币政策。但是,如果利率真的上升,美国的债务将需要更多的成本来偿还,挤压联邦预算的其他部分,特别是国防等可自由支配的支出。

这就把问题的关键摆在了我们面前。丘吉尔在20世纪30年代最关心的问题是,政府在拖延时间——这是他的绥靖政策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积极地重新武装军队,以应对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国主义政府越来越多的侵略行为。绥靖主义者的一个关键论点是,财政和经济方面的限制——特别是管理一个覆盖斐济、冈比亚、圭亚那、温哥华的帝国的高额成本——使得快速的重新武装变得不再可能。

说美国今天面临着类似的威胁——不仅是来自中国,还有来自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的威胁——这可能显得有些异想天开。然而,仅仅是这一事实,就说明了问题所在。大多数美国人,就像两战期间的大多数英国人一样,根本不想考虑在国家已有的大规模军事投入之外,还要对一个或多个政权发动一场重大战争。这就是为什么预计美国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3.4%下降到2031年的2.5%,而这只会引起丘吉尔主义者的惊愕。他们也将会经历相同的敌意和指责——同当年谴责丘吉尔在煽动战争一样。

力量是相对的

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的相对衰退,是和当初的英国的又一个相似点。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估计,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产值不仅被美国(早在1872年)超越,而且还被德国(第一次在1898年,在经历了灾难性的战争、恶性通货膨胀和不景气的年代后,于1935年再次被超越)和苏联(1930年)超越。诚然,大英帝国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规模比英国大,特别是如果把各殖民地包括在内的话,也许是其两倍大。但美国的经济规模更大,尽管大萧条对美国的影响更严重,美国的经济体量仍然是英国的两倍多。

今天的美国也面临着类似的经济产值相对下降的问题。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考虑到许多中国国内商品的价格更低,中国GDP在2014年赶上了美国。按当前美元计算,美国经济体量仍然更大,但预计两国的差距将会缩小。今年,中国的美元时值GDP会是美国的75%左右,而到2026年,则将达到89%。

中国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挑战比苏联曾经带来的更大,这不是什么秘密,因为苏联的经济规模在冷战期间从未超过美国的44%。在许多运用于国家安全应用的技术领域,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中国正在努力追赶美国,这也不是什么机密消息了。中国领导人的雄心壮志也是众所周知的。

这五年来,美国对中国政府的好感明显变淡。即便如此,公众对于应对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也并没有多大的热情。如果大陆攻打台湾,大多数美国人可能会与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观点一致,他曾臭名昭著地将德国在1938年分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描述为“遥远国家的争吵,而我们对争吵的双方都一无所知”。


1938年9月张伯伦和希特勒见面,决定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弗格森把英国在“慕尼黑阴谋”中的角色写的很无辜,把责任推给张伯伦一人。事实是1938年背叛捷克斯洛伐克是英国高层共识,目的是祸水东引,让德国去进攻苏联。

在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态度软弱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知识分子对帝国的反抗,以及更普遍的对英国传统价值观的反抗。丘吉尔厌恶地回忆起1933年牛津大学辩论社在辩论中提出的动议:“我们拒绝为国王和国家而战”。他指出:“在英国,人们一般会对这样一个插曲一笑置之,但在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日本,他们会有英国已经变得腐朽堕落了的根深蒂固的想法,这种想法也动摇了许多人的盘算。”当然,这也正是如今中国新一代“战狼”外交官和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对美国的看法。

纳粹、法西斯和共产主义者都认为英国人对自己充满了憎恶。“我甚至不知道大英帝国正在消亡,”乔治·奥威尔在他的文章《猎象记》中记录了他作为殖民地警察的时光。没有多少知识分子能有奥威尔这样的洞见,认为英国仍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许多人——不像奥威尔——选择了信仰苏联共产主义,给西方国家的情报部门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与此同时,令人震惊的是,大量上流社会的贵族精英则被希特勒吸引。甚至《每日快报》的读者也乐于取笑而非赞颂大英帝国。

帝国的终结

美利坚帝国不像曾经的大英帝国一样有英联邦自治领、殖民地和受保护国,但它现在所处的国际主导地位,以及过度扩张带来的代价,同大英帝国是相似的。现在美国的左翼和右翼都习惯性地嘲笑或谩骂美帝国主义的计划。《国家》杂志的记者汤姆·恩格尔哈特(Tom Engelhardt)幸灾乐祸地说:“美利坚帝国正在崩溃。”对于右翼来说,经济学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讥讽地想象着“美利坚帝国的衰落会是什么样子”。与此同时,进步的非裔美国哲学家康奈尔·韦斯特(Cornel West)认为“‘黑人的命也是命’同反对美利坚帝国的抗争殊途同归”,还有两位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瑞安·詹姆斯·吉尔·杜斯基(Ryan James Gir dusky)和哈伦·希尔(Harlan Hill)认为最近的新冠疫情揭露了“美利坚帝国其实穿着皇帝的新装”。

右翼仍然捍卫着共和国建国的传统说法——拒绝英国的殖民统治——与此相反,“觉醒”的左翼则试图将美国历史改写为充斥着奴隶制和种族隔离的血泪史。但政治光谱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多少人渴望回到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全球霸权时代。

简而言之,就像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人一样,21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已经不再热衷于帝国主义——中国的观察人士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对此津津乐道。然而,帝国仍然存在。诚然,美国几乎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的殖民地:只有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北太平洋的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以及南太平洋的美属萨摩亚。按照英国人的标准,这点殖民地不值一提。然而,美国同曾经的大英帝国一样,军队遍布全球,无处不在。美国的武装部队人员在150多个国家都有部署,驻外军队总人数约为20万人。

承担如此广泛的全球责任并非易事。但是,要想摆脱他们同样不容易。英国人为此吃过苦头,美国人则要吸取他们的教训。拜登决定从阿富汗进行“最后的撤军”是不明智的,说明美国想要减少其在海外所承担的责任。奥巴马曾经也做出了类似的从伊拉克撤退的决定,并于2013年宣布“美国不是世界警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American First)原则只是同一种冲动的民粹主义的版本:他太渴望离开阿富汗,并以关税取代“反叛乱”。

本月在阿富汗发生的灾难完美地说明,想要放弃对全球的主导权,这个过程是不太可能和平度过的。不管用何种措辞,宣布放弃这场历时最长的战争就是承认失败,而且不仅仅对塔利班来说是这样的。中国也在密切关注,毕竟中国与阿富汗也有一段狭小的接壤土地。俄罗斯也在幸灾乐祸的作壁上观。就在奥巴马宣布放弃做世界警察的几个月后,俄罗斯立刻就对乌克兰和叙利亚进行了军事干预,这并非巧合。

拜登相信美国可以像之前从越南撤军、摆脱越南这个泥淖一样从阿富汗撤军。越战是段不光彩的历史,美国在印度支那受到的屈辱确实产生了后果。它给苏联及其盟国以可趁之机,在其他地方制造了麻烦——包括非洲南部和东部、中美洲以及于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在喀布尔重演西贡当年的沦陷将产生类似的不良影响。

即便新保守主义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后抬头,狂妄自大到了顶峰的时候,美利坚帝国的终结也不难预见。我在《巨人:美利坚帝国的兴衰》一书中首次提出,当时美国的全球地位至少存在四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人力赤字(很少有美国人愿意在像阿富汗和伊拉克这样的地方长时间工作);二是财政赤字(见上文);三是关注度不够(选民在大约四年后就对任何大规模干预失去了兴趣);四是历史视角的缺失(决策者不愿从前任那里汲取经验教训,更不愿意从其他国家吸取经验教训)。

但是曾经的大英帝国从来没有这些短板。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这比财政赤字要深刻得多——是美国的负国际投资头寸(NIIP),它占GDP的比例是-70 %。负的国际投资头寸本质上意味着外国人对美国资产的所有权超过了美国人对外国资产的所有权。相比之下,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尽管有大量的海外资产被清算以资助一战,但它仍然有着庞大的正国际投资头寸。从1922年到1936年,它一直保持在GDP的100%以上。到1947年才下降到3%。

抛售剩余的帝国白银(准确的说,是迫使英国投资者抛售海外资产,交出美元)是英国为二战买单的其中一种方式。但是美国作为一个债务大国,并没有与之对等的储备金。只有通过将更多的公共债务出售给外国人,美国才能负担得起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成本。这对于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而言实在是太不稳定了。


丘吉尔:“我当首相不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

面临着新的风暴

丘吉尔在《集结风暴》中的论点并不是在借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崛起这一不可阻挡的进程来谴责英国的衰落。相反,他坚持认为,如果西方民主国家在1930年代早些时候采取更果断的行动,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当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问丘吉尔这场战争应该叫什么时,丘吉尔立刻回答说:“不必要的战争。”

同样的道理,中国的崛起也并非不可阻挡,更不用说俄罗斯了。从朝鲜到委内瑞拉,所有与他们结盟的小国都是经济上的弱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劳动力正在萎缩。居高不下的私营部门债务正在拖累经济增长。它也可能在气候危机中首当其冲,因为它没法轻易改掉依赖煤炭来为工业提供动力。

然而,一系列事件的发展又很容易导致另一场不必要的战争,最有可能是在台湾问题上爆发。大陆要统一台湾,而美国模糊地承诺要防御中国大陆——随着东亚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转变,这种承诺越来越缺乏可信度。美国航母越来越难招架中国大陆的东风-21D等反舰弹道导弹,而这还只是美国国防部无法解决的问题之一。

如果美国的威慑失败,大陆发动突然袭击,美国将面临更严峻的选择,要么打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争——就像英国在1914年和1939年所做的那样——要么就像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那样直接认输。


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英国女王在加拿大,3年前美国重创了英国

丘吉尔说他写《集结风暴》是为了表明:

邪恶者的恶意如何因善良者的软弱而愈发猖狂;民主国家的结构和习惯为何——除非与更大的有机体结合在一起——会缺乏为卑微大众提供安全感的毅力和信念;甚至在自我保护的问题上……谨慎和克制的忠告反而会带来致命的危险……以及因为渴望安全和平静的生活而采取的中庸之道可能会直接导向灾难的中心。


丘吉尔:胜利!

他用一句精辟的格言作为这卷书的结束语:“事实胜于幻想。”近年来,美国领导人过度热衷于幻想了,譬如小布什领导下新保守主义者“全面统治”的幻想,还有唐纳德·特朗普想像出的美国“大屠杀”的黑暗噩梦。随着另一场集结风暴的到来,也许是时候面对现实了,丘吉尔看透了这一点:帝国的终结很难不伴随着阵痛。

[尼尔·弗格森是英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2021年8月21日英国《经济学人》网站,译者刘思雨)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空无俗士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湯安男2岁
高级顾问
注册日期:2014-09-29
最近登录:2024-04-19
作品数量:567
空间人气:386708
粉丝人数:48
关注的人:2
最新帖子
《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唱歌有感  08/10七绝-掬露煮...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