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的个人空间

  
农村走礼堪无奈,移风易俗势必行 [文]      文/【荷香】   
     农村走礼堪无奈,移风易俗势必行
   文/荷香
   认识一对夫妻,提起农村走人情礼往的事情来,真是一脸的无奈,苦不堪言。算了一下,小村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七百来户吧,去年一年办各种名目的红白事情加起来足有二百五十户之多。这名堂嘛,简直是五花八门:结婚,包括头婚,二婚,三婚;生孩子下奶随礼和结婚一样也是添人进口的喜事,过去经济匮乏的时代,是四斤大米或白面,外加三尺花布就OK了!现在都是百元大钞说话,根据礼往大小和亲情的远近决定百元大钞的厚薄啦。祝寿,包括六十,六十六,七十,八十,九十,百岁大寿可是少见了;升学,包括高中,大学,参军,出国;乔迁,包括买楼,搬家,盖房上梁,这些都是红事情,喜事,上礼去主人家还能沾点喜气,花钱买个笑脸,至于白事情,包括老人去世:父母亲过世的自不必说,还有爷爷奶奶的,丈母娘,老丈人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家的,朋交的,同事的;探望病人的,都要人民币说话了,没有谁拎二斤水果就去瞧病人的,如果有谁不遵照潜规则办事,农村的长舌妇会给你一传十,十传百,弄得街坊四邻妇孺皆知,指着你的脊梁骨,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在讲排场风盛行的今天,谁家办事情宴请的钱没个几万垫底是不行的。就拿年轻人结婚来说吧:姑娘出嫁,男方首先要在城里买座楼,农村的大瓦房都瞧不上眼,彩礼钱那是十万块,最低的,外加婚房布置,婚事操办攀比之势如竹,节节上升,婚车队如龙,结婚典礼程序中洋结合,花样翻新,殊不知这风光场面都是掏空父母血汗银子为代价的,与此同时,父母又背上了沉甸甸的人情债,需要几年或十几年才能还清的。随礼的也不白花钱,上一份礼,全家白吃三天,临走还能往家端几盆菜回来接着吃。这对夫妻去年一年的随礼钱初步算了一下,足有三万多。一个人外出打工钱都打水漂了。
   春节快到了,儿女们回家团聚,做父母的首先要准备好给孙辈们的压岁红包,如果是上学的孩子,还要预备一份助学金以示鼓励,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世家,为儿女勤劳一生,服务一辈子,到头来再遇到不肖子孙吃光,花光,抢光之后弃之不顾,那可真的欲哭无泪,上告无门了。
   有些老人死后还要充当子孙的摇钱树。大办丧事,雇吹鼓手吹吹打打三天,全村人前去凭吊,风光的场面给后辈人的脸上贴上一层金,似乎能否大办丧事这是衡量孝与不孝的一把尺子。至于脸上有没有泪珠儿没有人在意。更有花钱买哭的,自己把钱一撒,自有当儿孙的人在灵前大哭特哭一番,围观的老乡会像看西洋镜一样,对卖哭者评头品足一番,真不知此举是否会让逝者安息,倘若卖哭者表现优秀,还会得到主人的赏钱。
   悄然兴起的陈旧风俗习惯,在一年年,一代代的承袭下来,这习俗越来越繁琐,像一道精神枷锁一样牢牢地套在村民的脖子上,是该到了移风易俗的时候了,有谁能站出来先做这移风易俗的带头人呢?拭目以待了。

本文发表于 2016-02-04 11:02:19 ,被阅读过 1087 次   
点赞(1)
收藏文章(0)
向编辑推荐

点击分享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回复: “@楼主”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