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安的个人空间

连枝棣萼世无双,未秉鸿钧拥大邦。 [ 注: 1,持续修润作品,重发勿怪。2,图片多为网络图片,无关隐私。]   
松柏木兰[七律]伐木丁丁(三十四) [七律]      文/【湯安】   



一般人对于裸子植物跟被子植物的了解不超过认识银杏苏铁松柏与木兰水仙小麦的范围,多数人甚至连二者分属于无花植物与开花植物都不曾注意过。


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差别可以用恐龙与人类来比拟,只不过恐龙没能活到今天,而今人万幸有裸子植物一直伴随。


目前知道的最早的大型植物是中泥盆纪晚期(距今约3.8亿年)中国新疆地区的枝蕨类植物,它们身高四、五米,代表着迄今发现最早的陆地树木。


又过了一点五亿年,就在恐龙茂盛的侏罗纪到来前期,早期的大型裸子植物苏铁类植物突然爆发出来,遍布当时大陆板块。尤其是对于喜马拉雅中甸为中心的欧亚中心区域的中国区域植物群来说,苏铁和本内苏铁在极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优势。这些苏铁类裸子植物耐性极强,以至于可以生存于海洋岛礁,而拥有陆生植物是联合国判定岛礁领土主权的一个关键指标。就在南沙群岛最南端的琼台礁,据说有一株孤零零的貌似本内苏铁的植物顽强地傲然挺立在海水白沙滩头,骄傲宣示着她远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甸山川的亲缘。没错,那张“苏铁”照片可以成为拥有海岛主权的证据,只是琼台礁的椰子树足以承担这个任务,这张照片的新闻价值大于考古。本内苏铁应该早已绝迹,只留下近亲苏铁繁衍生息于世界各地的楼台亭阁植物花园。


而在侏罗纪劳亚古陆的北边尚处于植物界的蛮荒时代,苏铁类比较匮乏,低地属于泥碳藓草原沼泽,高地为银杏类的家园,如加拿大北欧这些地方。整个侏罗纪,都是这类裸子植物的天下。松杉柏南洋杉类尚处于发韧阶段基本上还看不到,它们要到白垩纪开始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慢慢地取代掉银杏的地位。


目前知道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地球所持有的“第一朵花”,为辽宁古果(Archaefructus liaoningensis),她的化石发现于中国辽西北票“热河生物群”,开放于距今约1.45亿年前(晚侏罗纪)。辽宁古果是水生草本植物,叶三回羽状深裂,生殖枝螺旋状着生数十枚蓇葖果。同时期的还有中华古果(Archaefructus sinensis),生殖枝长在水面之上,螺旋状着生数十枚蓇葖果。这些果实都是由心皮对折闭合而成,每枚心皮内包藏着8~12枚胚珠(种子)。


观看辽宁古果植物的复原图,叶子和茎蔓颇有外星登陆植物的感觉,令人想起曾经神秘莫测的一本发掘于欧洲某教堂的古代彩色植物图谱。那部图谱里面有着大量奇特植物标本绘画,绿叶,茎干,花卉果实一应俱全,然而全然找不到地球上的对应植物,一些网红自媒体用它大作文章,讲了个天花乱坠。我曾经全部下载那部教堂植物图谱,为的是解疑它的真伪,在大致得出纯属历史上某个百无聊赖的植物学外行牧师胡编乱画之后装模作样隆重编辑的作品结论之后,把那些图谱传送给一位著名高等植物学家我的恩师观看,老先生九十五岁高龄,回复我说他同意那些不是真正可以存在的植物。


判断的依据就在于那部植物图集里面没有一朵花经得起推敲。辽宁古果的花和果实则完全真实可靠。这就是科学的魔力,即使精骛八极心游万刃,亦有迹可循,另令造伪者无法逾越。


紧接着辽宁古果的晚侏罗纪,就是白垩纪最早的木本有花植物出现在地球,她们是美丽的木兰树。


木兰科(学名:Magnoliaceae)是最早的大型被子植物,木兰目的一个著名的科,分为两个亚科:木兰亚科(Magnolioideae)与单型的鹅掌楸亚科( Liriodendroidae)。尽管木兰科下已确认了17个属三千多种植物,但很多学者选择将木兰亚科内的所有属合并至木兰属(Magnolia),这样一来,木兰科就只剩下两个属,即木兰属与鹅掌楸属(Liriodendron八卦木)。白垩纪鸟类出现,木兰树与恐龙并存,陆地淡水中恐鳄、帝鳄等真鳄类盛行,而在洞穴、树冠层、平原和雨林中哺乳动物、蜥蜴亚目、蛇亚目和蛙类呈现出侏罗纪所没有的爆发式增长。恐龙依然是陆地的绝对优势物种,但是中下层生态位则挤进了更多的小型掠食者,与恐龙类全军覆灭不同,这些小型掠食者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成功存活到了现代。


不由得感激那些苏铁松柏银杏泥碳藓们的坚强生存能力,以及木兰花的丰功伟绩。因为它们的存活,生命的故事有所查询,世界因此灿烂辉煌。


最令人感慨的是又一个一点五亿年过去,上面提到的地球早期植物基本上都延续下来活到了今天。


没说的,俺在后院种松柏银杏树苗,以及木兰,种了大小松柏上百株,银杏树苗上千,木兰四株。鹅掌楸不用栽种,后院本来就有一株近四十米高的参天大树级别的鹅掌楸,每年四月开放上千朵桃子大小的金边绿瓣花朵,模样很像白雪公主。当年翻译优美动听的英国民歌《Greensleeves绿袖子》,脑海里想到的就是鹅掌楸绿色茁壮的花朵,搜索英文Greensleeves图片,暮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正是鹅掌楸的花朵。


我们为什么写诗?至少一个原因是回报天地描绘自然,以令大自然不枉献演化几十亿年,人类不枉走地球一遭,多少肩负有文化使命,如坎坎伐檀,伐辐,伐轮,如伐木丁丁,即使行色匆忙,也应像宋代张嵲所诗「漫批山木写吾诗」。



仇  氏  园 


宋  张嵲

泠泠竹日澹疏篱,狖狖溪流注小池。
红菡白蘋当夏日,冷烟寒雨过秋时。
主人颐燕閒情适,客子经过心事违。
行役匆匆无丽句,漫批山木写吾诗。


诗之。




一从忠朴擅华宗,翠霭晴岚野色浓。
甲骨旧书天演史,樵夫新探海婴峰。
高标亘古观石火,不动云涛录采风。
白垩木兰枝未老,侏罗松柏话梁龙。





本文发表于 2022-03-24 14:29:04 ,被阅读过 458 次   
点赞(0)
收藏文章(0)
向编辑推荐

点击分享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回复: “@楼主”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湯安 男 2岁
高级顾问
海外省市
注册日期:2014-09-29
最近登录:2024-04-25
作品数量:567
空间人气:389014
粉丝人数:47
关注的人:0
最近访客

飞文染翰

广泛

九五至尊

山水存真(曾)

嘉韵

张紫葆

云亭

百合韵书社

松风山月

龙翔宇

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