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安的个人空间

连枝棣萼世无双,未秉鸿钧拥大邦。 [ 注: 1,持续修润作品,重发勿怪。2,图片多为网络图片,无关隐私。]   
丹·海曼的歌,王伟《夙愿》,[七律]写在新航母下水之前 [七律]      文/【湯安】   



八十年代丹.海曼的歌唱出「君子可内敛而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论之」的人间道义。


四十年过去,海曼歌中愿景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而轮廓越来越清晰。


与之相比,二零零一年牺牲的王伟在中国进入二十世纪时留下的油画《夙愿》注定随着即将来临的最新国产003航母的下水而实现。


When the whole world is struggling at this point in many people's life to figure out what is next. This is an inspiration.(当整个世界无数人正在面对现实生活的人生抉择的时候,这正在实现的愿景无疑是一种激励。)


无独有偶, 当年G8肆意摆拍合影羞辱普京和随后驱逐俄罗斯出G8而搞所谓的G7闹剧时,我就评论说普京愿意当小弟欧美还想得寸进尺,没有丝毫格局的英美就等着跪拜普京老大吧。这才几年过去,七国就败家到如此地步。


进的生产力导致社会更替发展,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落后,这一哲学政治经济学规律有史以来未曾失效。欧美利益集团通过绝对控制权力、监控、舆论来执政是欧美必然坠入陷阱走向失败的根源。中国和俄罗斯由于内部坚持进取和外部不断被欧美舆论涂污为腐败反而成功避免落入这样的腐败陷阱。乌克兰日韩加澳立陶宛欧盟不懂这些规律,中美俄的领导层却十分清楚未来世界的这一走向不可逆转,区别是美国无法自拔和改变旧习,无力阻拦这一历史进程,英澳加日韩这些仆从国必然会因为美国的认输而无地容。


观众可以愉快问候岸田和肚子永远拉个不停的安倍尚能饭几天否:注定一天不如一天,幸運を。ありがたい!


说到新航母,无数文章谈论中国直接对标美国最先进(但是一直趴窝)福特级的第三艘中国航母003航母的意义,包括马伟明院士“领先就要领先美国”的名言。新航母下水前夕我的理解却不在这些技术范围之内,而是胸中积攒的满满的思绪与预言:


中国自主制造的003航母最显著意义就在于它震荡的是世界霸权的基石,而且是地动山摇到令旧世界滚落下来的震荡。


原因无他,新航母的下水宣示中国军力已经全面逼近美国到了西方无法维持旧的世界格局次序的程度。对于习惯在军力、技术、装备、人数、国数上统统碾压对手而拿下一国的美军而言, 003航母在战斗力上与美军核动力航母的充分接近,其带给美军的焦虑和挫败感会是空前无比的巨大。美军一直确保航母战斗群拥有远远领先世界的技战术优势,仅在下周某个一夕之间,17号?18号?最迟不出6月20号,这种领先被中国的003航母的下水追平,甚至在电磁弹射起飞和电磁阻拦降落、航母无人机群与打击对手航母战斗群方面很有可能反被中国超越。这对于福特级下水多年至今无力成军的美军的精神震撼是无与伦比的。而003航母的成军时间延续山东舰两年成军步骤只会比两年更短。中国军队已经具备从不去惹事进化到你惹不起乃至默默期待有人愚蠢从东海、南海或者台海上门惹事的质的飞跃。




外媒眼中的中国003航母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在第二十五届国际经济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中总结了一个至理名言:


“真正的主权国家总是致力于构建平等的伙伴关系,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相反,软弱和依赖性强的人往往会寻找敌人,散布仇外心理,或因盲目追随宗主国而最终失去身份和独立。” 这句话说透了国际关系与世界未来的脉络和走向。


美军拉上北约二十几个国家孤立和群殴对手、美军只在确保高比例碾压目标国家才敢亲自入场的霸权地位面临崩析危机。简言之,中国新型航母意义重大,其小处是让中国直接无视了美日澳哭辛苦构建的第一第二岛链,大处是一举把习惯于通过在世界上发动具有绝对军力优势的破门抢劫战争的英美群狼霸权给搞懵圈了,003号是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之坚船利炮版。是对内斗不已不思进取的美国的一碗浇进衣领脖子的冰水。


为何这么看中美态势?或者说美中此消彼长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的?


张文木教授2014年4月在“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思考”会议上的发言对此早有预测:


张文木:乌克兰事件的国际意义



【导读】 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令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已经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俄总统普京在多次讲话中,频繁提及8年前的那场“血腥政变”。本文为张文木教授2014年4月在“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思考”会议上的发言,系作者赐稿观察者网首发。观察者网旧文重发,以飨读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文木】


乌克兰事件意味着一个新的地区体系定型了。这是什么体系呢?我把它叫做“新凡尔赛体系”。历史上曾有维也纳体系,以英俄合作为主导。当时俄国基本控制了东欧,波罗的海三国就不用说了——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很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解体。当时是“柿子拣软的捏”,许多国家联合入侵俄罗斯。随后西方建立排斥苏俄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苏俄受到打压,东欧曾因不满沙俄的过度挤压而整体性地倒向西方——这与今天东欧因不满苏联倒向欧洲的情况很像。


但西方不知道节制的打压不仅没有将苏俄压倒,反而压出了一个苏联和苏联帝国。要知道,苏联并不是兼并来的,它是西方打压出来的。从奥斯曼帝国解体中独立出来的东欧及中亚国家,因不满西方剥削和以西方为中心的外交挤压,在一战后纷纷组建苏维埃,积极跟苏俄共产党联合,最后大家建立了苏联。


凡尔赛体系稳定下来后,希特勒出来搅局。这为苏联提供了扩张的机会。斯大林是沿着列宁的路线,在危机中实现扩张:当时周边国家受西方挤压总是求援于苏俄,苏俄的边界就在这一次次“呼救”中扩张了。前几年在与格鲁吉亚冲突中的南奥塞梯和今天的克里米亚都是这样。


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独立广场在2014年“广场革命”爆发后变为一片废墟。


苏联为什么解体?问题出在哪儿呢?它扩张得太厉害,一下子把东欧都弄进去了。苏联的边界到乌克兰一点问题都没有,希特勒当年都没拿下这个地方,今天北约也拿不下这个地方。


希特勒失败和苏联帝国的建立同时出现。这个帝国建立的法律基础是什么?就是雅尔塔体系。原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合作,在雅尔塔体系中,变成了苏联和美国,即斯拉夫人与部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合作。欧洲在其中成了牺牲品。


这段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国博弈,不要说朋友,即使是战略性的盟友,仅靠张伯伦式的努力是无法赢得的。


苏联解体后,东欧一下子又倒向西方,而欧洲又回到新凡尔赛体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战败后的情形一样,今天的西方又持续东扩,逼到俄罗斯人不能再退让、必须强力反弹的底线了。没有黑海的俄罗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西方制造的这次乌克兰事件确实将俄罗斯逼到“生存还是毁灭”的底线。好在俄国这时候出了普京,而普京这个人物的出现是俄罗斯历史的必然。在危机时刻,每一个民族都会推出自己成熟的政治家。有了普京,俄罗斯就有了一种向苏联回归的气象。


这次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的意义在于确定了新凡尔赛体系不能再东扩的边界。边界都是武力来确定的。乌克兰事件的结局对于俄罗斯意味着守住了底线。底线是俄罗斯未来复兴的基础和前提。


新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意味着欧洲的雅尔塔体系的最终解体。但必须说明,雅尔塔体系在远东没有解体,其标志是台湾还是中国的;北方四岛还在俄罗斯手里;冲绳、关岛都还在美国掌控下。远东雅尔塔体系的敌人是谁呢?就是日本。中美有矛盾,但跟日本是根本性的矛盾。台湾归属中国的法律地位是雅尔塔体系奠定的。如果远东雅尔塔体系真的像某些人说的“解体”了,今天台湾的法律地位,甚至美国、俄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的法律地位,就会出现有利于日本右翼的“动摇”。


20世纪初凡尔赛体系形成时,在远东还出了一个华盛顿体系,当时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现在新凡尔赛体系确立了,美国也开始“战略东移”。过来干什么呢?它要在远东再弄一个“华盛顿体系”。新凡尔赛体系在欧洲的边界这次在乌克兰事件中已经确定,而建立远东“华盛顿体系”的尝试则刚刚开始,其成败还处于未定之数:有可能是华盛顿体系,也可能是中华体系。这要看中国人是否坚持斗争,还要看中美间的博弈是否有哲学。


西方建立排斥苏俄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今天的凡尔赛体系中,俄罗斯失去了东欧——这也是当年苏联过度挤压的结果,西欧的力量再次扩张到了东欧,逼到俄罗斯的生存底线。这时的俄罗斯人不太相信什么“软实力”了,直接动用坦克解决问题。我注意到,俄罗斯坦克进驻克里米亚后,香港地区所谓的“民主派”也消停了不少。他们真正看到了什么叫“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他们这时也可能明白了,靠嘴皮子是不能颠覆历史的。


这几年包括我们国内有些人,真以为嘴皮子能翻动世界。今天的乌克兰总统就是相信这些理论的牺牲品,与反对派玩所谓“宪政”,以为法律能解决问题,最后将自己玩到阴沟里去了。当俄罗斯坦克开进去的时候,乌克兰那个从监狱出来的“女侠”也不吭声了。她看到了政治是带血的。


书生切莫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空谈是要不得的。毛泽东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普京这次有力地捍卫了欧洲不能再动的边界,我相信,东扩在可预期的时间里基本到此。原因在于,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就俄罗斯的资源来,说守住这条底线绰绰有余。从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俄罗斯历史上在乌克兰这个地方基本没有失手。从对付拿破仑到希特勒的胜利经验中,西方人明白,在陆军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俄国人往往得以完胜。黑海离俄罗斯太近,且陆地相联,陆军可以直接进驻;而西方海权国家在这里使不上劲。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说是生死线,而对欧洲则是重要利益线,为此,俄国会动用全部资源,而西方不会。乌克兰事件,不管如何演变,其结果便由此先定。


现在普京在西边挡住北约东扩,我们怎么办?我们的边界在哪儿?也得抵挡,不抵挡,西方就会得寸进尺。现在许多人相信软实力,其实,运用软实力的极限就是没有或放弃硬实力。很多人假模假式,以为历史是在左右逢源中创造的,好像经济发展了,就什么都行了。当年赫鲁晓夫和后来的戈尔巴乔夫就是这样的人。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很幼稚,1959年,他在一份关于国际形势的讲话提纲里写道:“他不懂马列主义,易受帝国主义的骗。他不懂中国达于极点,又不研究,相信一大堆不正确的情报,信口开河。如果不改正,几年后他将完全破产。”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


美国在中美博弈中显然失分了。美国近年把中国硬推向俄罗斯,是其重大失误。希拉里的本事和安倍差不多,光知道喊,没有战略。小布什也没战略,比较成熟的政治家是基辛格、鲍威尔这些人。美国真正的失败在哪儿呢?不在于它从中国捞了多少经济利益——那是小账,而在于它欺人太甚并由此把中国推向俄国——这才是大账。如果没有中俄边界的稳定,俄罗斯这次在克里米亚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历史上,中俄一旦联手,美国必败无疑;反之亦然。


乌克兰这件事对我们经济上的警示是什么呢?从伊拉克、利比亚、苏丹、泰国和乌克兰的政治变局看,经济也是政治的继续。事实上经济“胖子”是不能打仗的。经济发展了,如果没有军事能力,那只能说明你“胖”。当年日本跟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贸易量远比中国高得多,最后是它们打起来了;当时我们跟美国没有多少贸易量,反倒成了朋友。贸易也是政治的继续,永远是这样。


与麻将桌上的道理一样。全赢到底的事对弱国来说在政治上是不可想象的。利比亚、苏丹变局,我们的人撤了回来,在那里丢掉的市场再想恢复就很难了。你说中国人这聪明那聪明,就是拳头不行,那还是不行。历史上还没有离开拳头就能做生意的事。生意做到最后还是由拳头定局。


......


大国若不经过挑战,尤其是战争的挑战就被人承认的事,世上尚无先例。


中国是否能赢得未来世界,这的确是个必须严肃对待的事。


中国要崛起,达到小康规模,要有一个安全度。过于扩张是不安全的;没有自己起码的空间,也是不安全的,这就是势力范围。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长期以来就在东亚地区,重心在东亚,涵盖到亚洲,再远了就走不动了。毛泽东给我们设计的是不称霸,邓小平给我们设计的是小康国家,小康实际上就是中等发达国家。提出这个概念不是小平同志谦虚,而是智慧。凡是能持续发展的大国都是守成的,过于扩张一定是要失败的。中国不要走那个路,守着亚洲地区我们可能成功。今天美国衰落是它过于透支了。毛泽东较早地看到这一点,1959年3月4日,他在会见美国共产党中央书记杰克逊时说:“美帝国主义看来好像很强,实际上也是帝国主义中最强的,但也很弱。它的兵力分散得很薄,它在欧洲要驻兵,在亚洲也要驻兵,如此分散,到处都有,结果是到处不顶事。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方面来看,美国都是扩张得非常大的。它越扩张得大,力量就越分散,反对的人也越多,这样,事情就会向它的意愿的反面发展了。”毛泽东看到的问题,对于今天正在走向世界中心的中国而言,也要严肃对待并引以为戒。


最后,我想跟大家重温1935年毛泽东写的《念奴娇•昆仑》这首诗:“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我们不想争美国,也不想要欧洲,我们只要把亚洲尤其是东亚找回来就行了。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目标。现在东亚外部环境有利于我们接近这个目标,但这时也是西方图穷匕现的时期,中国今天顶得住,我们未来的历史就会光荣,我们的人生就会很自豪。]



分析到此一句话,一统台湾指日可待。


诗之。




写在003航母下水之前


文/湯安




三列齐开四面风,百年兴盛律行同。

扬子水浪说久远,海曼笙歌贯长虹。

四代心怀台海事,民初可有让胶东?

词人鉴古非空遣,至此鹏抟颢气中。



世界注定是全人类共欢娱的世界,中国堪当引领各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大任。中美必将从对抗走向友好相处。最后一句你没有看错,虽然我不是教民,却比公知教民更赞赏圣经里的一些哲言,包括这一句:Love your enemies, bless them that curse you, do good to them that hate you, and pray for them which despitefully use you, and persecute you” (Matthew 5:43–44). 本杰明富兰克林对马太福音这句话的诠释非常到位:“爱你的敌人, 因为他们会告诉你你的错误。Love your Enemies, for they tell you your Faults.” 换句话说就是胜利者能够将敌人变成朋友。


________________



转载

非媒文章:当各国选择中国的立场,美国在哭泣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2-06-12 08:12





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


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6月8日刊登题为《各国选择了中国的立场,美国在哭泣》的文章,作者是韦斯利·西尔,全文摘编如下:


在媒体纷纷报道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就美国的最新对华政策发表演讲之际,《哭泣》这首歌的歌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这是一首反种族隔离的歌曲,是丹·海曼在上世纪80年代写下的。


歌词写道:


“我知道有人活在恐惧中;

它是巨大的、愤怒的,

它正在靠近……

我听到它孤独的声音,

它没有咆哮,它在哭泣。”



毋庸置疑,这首歌是对1985年残暴推行白人种族主义的南非博塔政府宣布南非进入紧急状态作出的回应。这个种族隔离政权担心,他们的种族和阶级计划会以失败而告终,罪行会得到清算,施暴者从此再也无法遏制自己的恐惧。


随着国际秩序快速进入后美国时代,与那些奉行霸权和种族隔离的人一样,美国也在经历同样的无端恐惧和偏见。


布林肯在讲话中令人作呕地指出:“北京的愿景将使我们远离过去75年来维持世界大部分进步的普世价值观……”


但我们所有身处发展中世界的其他国家的人民都知道,在过去80年里,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拜登和布林肯所捍卫的“国际秩序”意味着剥削、歧视、严重不平等和不民主的做法。


拜登及其政府正在为世界其他国家制造稻草人,以便在我们心中灌输对文明发展的恐惧,因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合作、友爱、共同发展和相互尊重。


布林肯鼓吹的东西类似于种族隔离政权在末日到来前所进行的宣传:西方高高在上奴役世界的“文明”,及其所舍不得失去的一切特权和种族歧视正在受到威胁。


不过,对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西方文明意味着征服压迫剥削和不公。


而对世界秩序以及民主人权发展等真正的社会文明平等经济繁荣富强价值观来说,地球文明的最大的威胁恰恰来自美国。


那些自认为有权吸血享受高人一等地位的说教源自深深的恐惧,因为就像那些奉行种族隔离的政权一样,面对世界和平力量的崛起它们不是在咆哮,而是在哀嚎哭泣。


后补相关文章和图片:



四万字长文!外交部驳斥美对华认知21条谬误 - 新闻

https://www.fmprc.gov.cn/wjbxw_new/202206/t20220619_10706065.shtml






福建舰的舰岛,要优于福特号,从舰岛的设计就可看出



-ƸӜƷ-









昂萨一体,补张更倒霉的:


约翰逊问:我能执政多久?

骷髅头:像你的头发那么久。

约翰逊:Holy smokes!能有这么多年?

骷髅头:说的是秒数。

约翰逊:H-shit!







这天手机接到推荐的一首英语新诗:



Love Poem Near the End of the World


June 13, 2022

By Stephen Dunn



This is the world I’m tethered to:
clouds, lavender-tinged, and below them
russet-going-on-green hillsides.
Everywhere various aspiration
of transcendence, like my fickle heart
wishing to redefine itself
as an instrument of hope and generosity,
and flower beds
with just enough rain water
to turn cracked soil into a vast blossoming.
Something keeps me holding on
to a future I didn’t think possible.
There’s sweetness and there’s squalor.
There are sad, almost empty towns
occasionally brightened by fireworks.
And there’s you, my love, once volcanic,
beautifully quiet now.





王伟生前曾创作了一幅

名为《夙愿》的油画

画中一名飞行员驾驶舰载机

从航母上起飞

20多年时光荏苒

王伟的夙愿已经实现




而今天随着属于保卫人类幸福自由和爱的中国军力全面崛起,随着王伟的夙愿的实现,丹.海曼的歌意义更加非凡,震慑所有试图奴役世界的没落贵族:


“我知道有人活在恐惧中;
它是巨大的、愤怒的,
它正在靠近……
我听到它孤独的声音,
它没有咆哮,它在哭泣。”


And there’s you, my love, once volcanic,

beautifully quiet now.

这种感觉,就是诗歌。


转散仙谷之文:


【壬寅年五月十九日,国产航母福建舰入列。是日,樯橹连峰峦,云帆蔽海空。


此去三保太监奉天命南下西洋已六百一十六年;

去国姓爷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六十年;

去林文忠公领钦差命南下禁烟百有八十三年;

去邓公世昌以身殉舰百二十七年;

去海军自沉于江阴要塞八十有五年;

去银河号之辱二十有九年。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自此而后,当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沧海间。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回顾“瓦良格”号过土耳其海峡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宋家慧的故事



2020-03-26 16:15·政协君



紧急任务


2001年的春天,正在休假的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接到副部长洪善祥的电话:“家慧,你在哪?”


宋家慧回答:“我休假了啊。我在武汉。”


洪善祥说:“嗯,我知道。不过你得赶紧回来,有急事!”


宋家慧很奇怪,心里想:什么事啊?嘴上回道:“我刚来,从武汉飞南京的机票都买好了,过两天休完假……”


洪善祥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不行,必须马上给我回来,有重要任务!”


宋家慧一到北京就往部里赶,黄镇东部长和洪善祥副部长向宋家慧交代了任务:立即到上海组建一支精干的队伍,准备去土耳其执行拖带“瓦良格”号航母的任务。并提示:对外严格保密,不得扩大知情范围。


宋家慧后来得知,这件事当时在部机关,只有黄镇东部长和洪善祥部长知情。他“失踪”了很长时间,局里的人都不知道局长干什么去了。


2001年4月21日,宋家慧领受任务赶赴上海,参加由国防科工委组织召开的“瓦良格”过土耳其海峡拖带方案咨询会。他在这里见到了国防科工委的马鸿琳、周玉兰,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的胡基政、牟安成,701所上海分部的毛震亚、甄在龙、崔正雄、刘从军,中远公司的陈忠、陈文忠、陈正杰、应颂元和张爱琪。毛震亚和陈忠介入这个项目比较早,对情况比较熟悉。之前,中船重工没有惊动交通部,是直接通过中远公司把他们借调过来的。陈忠原是上海远洋公司安监室主任,已经退居二线,正准备退休。陈文忠年纪稍大,满头白发,已经退休。陈忠和陈文忠都当过船长,对航海非常有经验。


上海会议结束之后,宋家慧就和陈忠等人去了土耳其。


当时救捞局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家里事情一大堆,局长却在这个关键时刻“失踪”了!


宋家慧是大连市人,1953年出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交通部远洋公司工作,28岁任船长,曾任交通部救捞局局长等职。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宋家慧认为,拖航母对于救捞系统和他本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在此之前,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已经拖带过三艘航母,即“明斯克”号、“基辅”号、“墨尔本”号。前两条是从俄罗斯拖到中国深圳和天津,建成了“航母公园”,后一条是从澳大利亚拖到印度的造船厂拆解了。宋家慧本人曾经是我国第一艘超大型油轮“前进湖”号的首任船长,那条船为30万吨级,348米长,而“瓦良格”号,只是比前面那几艘航母的吨位大一点,长度也仅为306米而已。


土耳其方面已经第四次拒绝了中方过海峡的要求,而国家新的应对策略还没有出来,宋家慧和陈忠在伊斯坦布尔基本没事干,土耳其政府没人接洽,国家又不让他们回来,就那么在那儿待着,每天很寂寞,很无聊。


无聊的日子也有令人记忆犹新的事情。宋家慧懂英语,每天都要看看电视台的英语节目。2001年7月13日,电视直播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当会议宣布,由国际奥委会投票选定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宋家慧一个人在房间里嗷嗷地叫着,乱蹦乱跳。时过17年,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仍然手舞足蹈,绘声绘色。


7月底,宋家慧应召回国。8月2日,国防科工委再次在上海召开“瓦良格”过海峡拖带方案咨询会,与会人员和上一次差不多,只是增加了701所的金辅华,711所的李国瑞,交通部上海救捞局的袁国民船长,共计14人,会议讨论了下一步的拖带方案、增加动力方案等问题。


会议讨论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务虚,让大家为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献计献策。


国家行动

世界上有个国际救助联盟,宋家慧是这个联盟的执委。按照惯例,这个联盟每年要在不同的国家召开年会。2001年的年会由中国担任东道主,在上海举办。8月下旬,宋家慧从土耳其回来,准备筹办这个联盟年会。9月9日,他突然接到北京的电话,要他马上赶到土耳其,参加第二天由土耳其海事局召开的“瓦良格”过海峡问题协调会。宋家慧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从上海飞北京,再由北京飞土耳其。他连家都没有回,下了国内航班,马上转飞往土耳其的国际航班。


他属于持公务护照的免签证人员,可以办落地签证,但是出境时要携带证明信,否则边检不予放行。那天是星期日,交通部的公安部门没人上班,就是上班,时间也来不及。他只能去现场试试再说。他对边检人员说明情况,特别强调:我执行的可是特殊任务。不信,你们打电话。边检人员不信,也不打电话。宋家慧理解,人家有人家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没有证明,不予放行,无可厚非。这时距离飞机起飞时间已经很近了,时间非常紧急。


宋家慧马上给胡基政打电话求援:“胡总,我是宋家慧,我在首都机场,我没带证明信,你赶快帮我协调一下……”


胡基政知道宋家慧代表中方去土耳其参加会议的事,但他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说:“宋局长,今天是星期天,就是找人盖章都找不到。你等等,我想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呢?这个任务的牵头单位是国防科工委,胡基政就给国防科工委的办公厅主任马鸿琳打电话,告诉他宋家慧面临的情况。


马鸿琳说:“我给公安部值班室打电话问问看。”


电话打到公安部值班室,对方说:我们无权处理此事。马鸿琳又给国务院办公厅打电话,秘书立即报告马凯副秘书长,马凯给公安部副部长打电话,公安部副部长给公安部总值班室打电话,总值班室再给机场公安局打电话,机场方面这才放行。一圈电话打下来,也需要不少时间。航班一直在等宋家慧。大约等了将近半个小时。宋家慧终于乘坐这趟国际航班,按时抵达土耳其,参加了这次专门为“瓦良格”过海峡召开的专家会议。


胡基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国办的支持,宋家慧肯定得误机,那就耽误大事了!”


马鸿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这要不是国家行动,谁能办成?”


宋家慧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当时是土航。他们叫我必须这个航班赶过去,任务很重要,不能耽误啊!如果不是国务院出面,那肯定走不了啊!”


那一年的中秋节是10月1日,与国庆节重合。宋家慧出境前特地带了几盒中秋月饼。在土耳其,他专门带着月饼到海事局局长卢汉办公室拜访,他对卢汉说:“月饼,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节日——中秋节吃的。按照中国的传统,中秋节时,不管天涯海角,一家人都要团圆。月饼是圆的,代表团团圆圆的意思。希望在中秋节之前,把船放行,我们回去和家人团圆。”


卢汉说:“我看你在土耳其和我们团圆,不是很好么?”


土耳其有海事署,还有海事局,宋家慧经常打交道的就是海事局了。海事局局长就管这条船。他不点头,一切白搭。当然,他也不能自行做主,他的上面还有海事署长穆斯塔法,穆斯塔法上面还有国务部长米扎依鲁等人。


宋家慧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不过是借中秋节的话题聊聊天儿而已。


9月11日,宋家慧陪同土耳其的船检人员一起到“瓦良格”船上去查看情况。乘拖船返回伊斯坦布尔的时候,一个土方船检人员接到一个电话,然后打开手机视频,对宋家慧说:“宋先生,纽约的世贸中心被炸了,起码有5万人死亡。”


宋家慧一听,脑袋都大了。那个世贸中心,他1993年去过,还在104层照过相。


上船待命

9月18日,马鸿琳和胡基政抵达安卡拉。几天之后,马鸿琳、胡基政等人转移到伊斯坦布尔。拖带“瓦良格”过海峡前方领导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始工作。当时的会议特别多,白天开,晚上也开。每天晚上马鸿琳还要向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汇报情况。宋家慧从远洋公司借来一辆“欧宝”牌汽车,他亲自给马鸿琳当司机,拉着马鸿琳到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发电报。宋家慧没有土耳其驾照,因为没有司机,只好自己开。警察倒也没查他。


从宾馆出来,是一条单行线。一般他都是按规定行驶,有一天他逆行,被警察拦住了,要他出示驾照。警察一看是中国驾照,也没说什么,把驾照还给他,让他走了。据估计,几乎伊斯坦布尔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中国人是来拖航母的,也就不跟他们计较了。


经过中方的外交努力,土耳其政府于2001年8月25日宣布同意“瓦良格”过海峡,但是提出了20条附加条件。


宋家慧认为,这些条件很多是非常苛刻的。比如,两条拖船就足够了,土方却要求必须有16艘。尾部拖轮本来说8000匹马力就够了,结果又要改成16000匹马力的。


各种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前方领导小组通知土耳其海事局,请他们前来检查验收。


10月9日,土耳其政府组织了庞大的专家队伍上船检查验收,海关、引水站、海事局等部门来了18人,另外还有土耳其7家电视台的21名记者,乘坐一艘大型拖船,浩浩荡荡登上“瓦良格”号。


唐士源安排人积极配合,把所有的临时设备都开动了。土方的验收组组长叫沙英,是船舶检验专家,每台机器他都亲自操作。他对中方的工作很满意。


10月22日,宋家慧和唐士源分别率领自己带来的部下上船,要进行试拖。大家上了船就没下来。


在第一次模拟试验结束之后,一连刮了几天大风,拖船不敢出海,飞机不敢飞行。无法进行补给,也无法将“瓦良格”上的人接到拖船上去。航母上一共有30多人(交通部的船员18人,大连造船厂的专家9人,另有翻译、摄像共4人),食品和淡水都用完了,不知大风还要刮几天,船上生计成了问题。


唐士源向陆上的指挥部求援,指挥部联系拖船,拖船公司说,风大浪高,拖船根本离不开码头。联系直升机,直升机公司的几位飞行员都说风大飞机小,不能飞。一位62岁、有7000多小时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听说有30多个中国人喝水困难,主动要求驾机送水。


老飞行员驾驶直升机穿过层层乌云,迎着八九级大风,摇摇晃晃地向“瓦良格”飞来。一会儿被气流冲上高空,一会儿又被气流压向海面,几乎要扎入水中,航母甲板上的人都为飞行员捏了一把汗。


直升机终于摇摇晃晃地降落在航母甲板上,为保证直升机旋翼不因大风而发生与直升机尾梁或机体的触碰,直升机驾驶员始终保持一定的直升机旋翼的转速。唐士源指挥十几个人迅速冲到直升机旁边,迅速卸下淡水,一共有15桶淡水,每桶5公斤,等把最后一桶水卸下来,老飞行员一挥手,把控直升机的十几个人同时闪开,“小蜜蜂”像一片小树叶一样,忽地飘上天空,瞬间就不见了踪影,消失在黑海上空黑压压的云层里。


大家在心中默默为老飞行员祈祷,希望他返程平安。


大约过了40多分钟,指挥部来电:直升机安全返航。大家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后来得知,指挥部为租用直升机花了1500美元,由此算来,每桶水的运费是100美元。有人开玩笑说:“这水可是金水啊!”


渡过海峡

2001年10月31日,中方得到土方通知:明天可以过海峡。已经在船上待了八九天的宋家慧和唐士源等30来人,都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不仅意味着船上的苦日子就要结束了,也意味着在黑海上漂泊了502天的“瓦良格”终于可以“回家”了!


11月1日,土耳其天气晴朗,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土耳其海事部门从凌晨开始暂时关闭了这条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峡,以便让“瓦良格”号航母单独通过。


上午8点,晨雾散尽,“瓦良格”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在10艘拖船和12艘引水、救生、警卫、消防船的簇拥下进入曲折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11月1日下午2时30分,“瓦良格”安全驶过海峡最后一个危险弯角,顺利通过了这一狭窄的水道,进入宽广的马尔马拉海。


根据土耳其海事局的规定,为了航行安全,大型船舶要在日落前驶出达达尼尔海峡。这个海峡30多海里,根据“瓦良格”船队的航行速度,起码要预留5个小时的航程。如果太阳下午5点落山,那么船队就得在中午12点之前进入海峡。


宋家慧从“瓦良格”出海峡时就开始测算,船队的航行速度是7节(海里/小时),11月2日中午12点应该能到达达达尼尔海峡入口。他想,必须一次通过,否则船队就要在马尔马拉海滞航,等待第二天再过。多停一天,谁知道又会出什么“幺蛾子”!再说天气也不允许,大风就要来了,过海峡风险更大。


1984年,宋家慧当船长的时候就驾船去过黑海,对黑海的风季比较了解。每年冬季,从西伯利亚下来的高压气旋形成的“反气旋”大风非常厉害,最大风力可达11级。“反气旋”是和台风的气旋正好相反。台风的气旋是从外往里旋,它是从里往外旋。轮船在海上,要充分了解风的状态,才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宋家慧深知“反气旋”大风的危害性,因此十分关注船队的行速,务必要赶在大风到来之前,驶过达达尼尔海峡。


惊心一跳

11月1日的夜里,宋家慧因为激动,也因为心里有事,他一直没有回舱休息。他和上海集装箱公司的年轻船长孙飞在航母甲板上聊天。半夜12点,宋家慧突然感觉航母的航速有点慢,就跑到船尾认真观察。


当时跟随航母的有三艘拖船,英国拖船担任主拖,荷兰拖船在后面顶着航母航行,俄罗斯拖船负责在出现意外情况是进行拉拽。


宋家慧走到船尾,发现荷兰拖船不但没有顶着航母,还变成了被拖物。荷兰拖船从船长到船员,大部分是菲律宾人,他们私下消极怠工。


宋家慧当时心里非常着急,想要跳到荷兰拖船上看看怎么回事。


荷兰拖船虽然号称8000匹马力,但是在巨大的航母面前,显得非常渺小。航母的船尾距离拖船的船头相差好几米。好在航母后面有几个橡胶柱形大碰垫,可以抱住碰垫下去几米,然后再往拖船的前甲板上跳。


宋家慧心里只想一件事:再这样慢腾腾地航行,肯定过不了达达尼尔海峡了!


他抱着橡胶柱形碰垫下了几米,在距离拖船甲板将近两米的高度纵身一跳,“嗵”地落在甲板上。甲板上有水,他滑了一个跟头,还好,凭借他在船上多年当船员的经验,很快就站稳了身子。


宋家慧和孙飞摸着黑,登上了驾驶台。宋家慧注意到,驾驶台上有两个人,正在那里聊天。两台主机的车钟把手,一台处于“停止”位置,一台处于“前进一”位置。正如宋家慧所料,拖船不但没有起到“顶航”的作用,还加大了负荷,降低了航速。


宋家慧大怒,大声用英语吼道:“你们为什么这样干!”


对方一看被人现场抓到了把柄,自知理亏,连忙把两车都推上去了。


宋家慧严肃地教训了对方,然后和孙飞一起按原路返回航母。


火炬在前

荷兰拖船作弊被宋家慧发现以后,对方再没敢偷懒耍滑。船队恢复到7节左右的速度,于11月2日中午抵达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得以顺利进入海峡。


达达尼尔海峡长61公里,宽1.3公里-6.4公里,水深57米-71米。海峡两岸多是悬崖峭壁,地形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月2日傍晚,“瓦良格”安全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爱琴海。


下午,风力加大,船上人员根据指挥部指示,开始为下船做准备。下午4点半左右,中方人员准备下船。这时天色渐渐开始黑了,宋家慧手举一只红色的火炬状的救生灯,大声呼唤道:“大家跟我走!”这一刻,他就像是这艘航母的舰长。


大风里,黑夜中,那个红色的救生灯,不仅是大家行动的方向,更给人一种信心、意志和力量。


30多人集中到后甲板上待命。由于风大浪高,舰艉的24000匹马力的俄罗斯拖船无法脱缆。天色越来越黑,风浪越来越大。中方要求土耳其拖船从中部靠上,对方说,靠不上。中方建议,将拖船艉部靠在航母右舷飞机平台处,船长答应试试看。


一试,成功了!大家迅速从后甲板转到中部,先把随身携带的物品放上拖轮,人员顺着五六米高的软梯,一个一个慢慢地下。人挂在软梯上,本来就悠悠荡荡,在被大风一吹,摇摆更加厉害,胆子小的人,估计会吓破了胆。好在大家都在船上或者船厂干过,身手比较矫健,很快就下到了拖船上。


宋家慧最后一个下船。当他登上拖船的驾驶台,看见拖船的船头缓缓离开“瓦良格”号航母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心中感慨道:终于离开了“瓦良格”,这个任务算完成了!


从春天接受任务,到今天把“瓦良格”拖过土耳其海峡,宋家慧曾经往返5次土耳其,在土耳其住了将近5个月。这5个月,给他的人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3个月后,历尽坎坷“瓦良格”于2002年3月3日靠上大连港码头。


国防科工委给参与“瓦良格”项目的全体人员发了一封表扬信,至今宋家慧还保留着这封表扬信的复印件。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重要历史文件。


(作者为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








本文发表于 2022-06-15 14:35:09 ,被阅读过 1544 次   
点赞(0)
收藏文章(0)
向编辑推荐

点击分享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回复: “@楼主”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湯安 男 2岁
高级顾问
海外省市
注册日期:2014-09-29
最近登录:2024-04-24
作品数量:567
空间人气:387967
粉丝人数:47
关注的人:0
最近访客

飞文染翰

广泛

九五至尊

山水存真(曾)

嘉韵

张紫葆

云亭

百合韵书社

松风山月

龙翔宇

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