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之花的个人空间

  
诗作点评范例(二)      文/【友谊之花】   
《诗作点评范例(二)》
今天先做几个详细的点评,所以今天点评的数量可能不多。目的在于通过对诗友作品的分析探讨,增加对近体诗的感悟。结合我近期所做的近体诗基础讲座,主要从诗法上对诗作进行解析。起的是学习借鉴的作用。本人评诗,向来直言,所以,不论说的对与错,都仅是参考意见。我们对文不对人,也希望诗作者及作者所在的群给予理解和支持,本人在此深表谢意了。下面就开始今天是诗作赏析点评:

1,七律·流落天涯同是客

桃江花落碎英繁,歌哭悲时艳减魂。
伫立烟中同柳瘦,徘徊雨外任天昏。
欲将赠答无知己,犹梦回归失故园。

拍手栏边春水漫,湿过鞋面洗沙痕。


赏析诗词作品,我们自然先看题目。有题目,我们就以题目为主题线索去品味诗意,没题目(无题),我们就通过对作品中的诗句的赏读,来品味诗中到底表达了什么。如果有了某个题目,而作品却写了题目之外的或者离题较远的内容,那基本就属于“跑题”的作品了。
我们来看这篇七律《流落天涯同是客》,当然我们要先审题。“流落天涯同是客”这句写的是一种漂泊状态,这句的重点应该在这个“同”字上。“流落天涯”是写态,既“流落”之,那毋须多言,去哪都是“客”,一个“同”字,必然要表现一种同在流落的状态下,与同命之人的一种互动,至少诗中要表现出这种关联所在。全篇读了几遍,感觉本律找不到这个“同”字落实在哪里,本律写的完全是自己的一种漂泊落寞而孤独的心绪,那么题“同”字所蕴含的惺惺相惜的意思,就了无踪影了。从命题上看,本律此点有所不妥。
下面从诗法以及诗意的角度,来逐联对本律赏析一下,以求学习好句,并找出不足,以期利于交流和互相的提高。
首联“桃江花落碎英繁,歌哭悲时艳减魂”
近体诗的“起”有多种起法,或从景物铺垫而起,然后触景生情,或以感叹或言意而破题,继而以景托情,不管怎么起,都要起的自然一些,以利于后面诗意的铺展。而看这个首联,感觉有些零碎杂乱,写景间又言情,却没有用心地协调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诗意是由句子完成的,句子是需要每个字词进行合理组合而成的。如果组合的不合理,那么句子就不象句子,诗意也就无从表现了。看起句“桃江花落碎英繁”,“花落”的意象和“碎英”有什么区别?写的其实是一类的物事,


“花落”一词表现的是一种凋零的情势,而韵脚的“繁”字呢?却含有一种兴旺繁盛或多而密的态势,二者是不和谐的。前天我做“押韵”讲座时讲了“你选这个韵脚字,与全句其他的意思不相符合、不连贯”那就是“凑韵”。此处“繁”字与句意不合,即为此押韵八戒中的一“病”。下句“歌哭悲时艳减魂”写还似乎更凌乱了几分,分开读一下“歌哭--悲时--艳-减魂”,搞的太复杂了。语句非常不畅同,语义也含混不清。“艳减魂”几个字完全是生凑硬扯在一起的,它与“哭”“悲”的混杂,不仅仅是语病,而且是乱凑之句。
毛病出在哪呢?一句之内不要有多“意”,一个诗句,就要表达一个意思就可以,想再多表达,那就放到其他句子上再接着说,很多意思都挤到一句里,语义必然乱。看首联,意象的选取,炼字,以及用韵都比较草率。

颔联“伫立烟中同柳瘦,徘徊雨外任天昏”
从章法上说,颔联是要承托起联的,本联写景致,构思的思路本也不错,但是在表达上还是有不少可斟酌的地方。上下句要搭配和谐的,而不应该是各写各的。出句有个“伫立”,这是非常静的状态,下句却来个“徘徊”,很躁动的动作,那到底是什么状态呢?二句之间有没有什么递进或转折的关系,而是属于并列关系,这就显得不协调了。上下句,的动作最好错落开,“伫立”写的是人的动作形态,下句,就不要还从这人的动作形态上落笔了,可以写人的局部的手动、发动、心动、或者景物动、风动草动等等,这样就可避免合掌或者矛盾的现象了。
关于景物的选取,也要注意合理性。烟,雨,搭配时要注意环境。“烟中”是什么样?会产生什么效果?“雨外”,又是指啥?写作时要心里有数,要和自己的诗意贴合起来,不能象“偷菜”一样,见啥都去抓。
颈联“欲将赠答无知己,犹梦回归失故园”
我在以前的炼字讲座中反复强调过一个观点:“近体诗的每一句中,都不要包含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动词(动作)”,动词过多就是“多动症”。动词过多,意象就难协调,很容易意乱。这一联的“动作”显然过多了,看下句“犹梦--回归--失--故园”,搞的很复杂,上句也是这情况,这没必要的。比如试把它改成“茫然前路无知己,零落他乡梦故园”,改后的不一定多好,但至少语意上要通顺些吧?这联是“颈联”,也被称为“转联”,章法上的意思的要做提升,要使诗在意上做一大的提转或深化。但是转联的“转”是需要前面两联的铺垫的,所以,不能无中生“转”。还有,一般的在这联中对诗之主题要做一突出的表现,最起码要更扣主题吧。我们看这篇七律,题目是《流落天涯同是客》,而这句里却来了个“欲将赠答无知己”,不说遣词造句上的毛病了,只是这意思与主题就相违了。这里还要注意上下句的关联词“欲将……,犹梦……”,其实是不配套的。

尾联“拍手栏边春水漫,湿过鞋面洗沙痕”
尾联,于诗而言是很重要的,不仅要接续转联的转意,还要对前几联做一收束或发散。尾联是最易散发诗之韵味的地方。即使前面写在再乱,如果尾联写好了,往往还能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所以,尾联的难度比较大。本律里的这一尾,过于平淡,还略显脱节,它与转联的关系很紧密,所以,在情调的延续方面,不能断。这里的“拍手”来的有些怪异了,结句的水湿鞋面,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如果真的要找什么隐喻的话,那也过于艰涩勉强了。
上面是从章法炼字立意等角度对这篇七律做一赏析点评。总的看,写的不算成功,诗法不正,诗意就很难清晰畅快地表达出来。近体诗的写作不是平仄韵脚合上就可以了,而更重要的是达意和言志。通过什么呢?谋篇,炼字,扎实基本功。


2、七律·春韵

风薰草软两相柔,紫燕云天又顾眸。
满院欣然当引伴,一江旖旎任游舟。
梨开一树胭脂雪,柳傲千枝翡翠楼。
轻叩诗门求丽句,为留佳韵竖箜篌。
以《春韵》为题,自然要写出春的旋律春的美感,诗中不乏好的构思,如“梨开一树胭脂雪”就比较有想象力。但作为近体诗创作,还是要注意一下结构的合理,修辞的运用以及炼字造句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只有文体文句上的精美组合,才能构建出好的诗意的骨架。诗意并非空来物,斟词酌句可登堂。
看起联“风薰草软两相柔,紫燕云天又顾眸”。起联铺景造境,破题而来的是春的气息。起笔意图还是不错的,但是,在造句上略嫌粗糙了。起句“风薰草软两相柔”中,“薰、软、柔”在这里都是做动词用的,我在点评前面一首诗作时提到过,一句之中不要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动词,动词过多,诗句必然不稳。看这个起句,就显现出了这样的“多动症”。
“风薰”(这里的“薰”通“熏”),是指春风微熏,拂荡如醉的感觉,是一种态。“草软”,也是形容一种态。“薰”与“软”在这里都可以看做不及物动词。所以后面的“两相柔”就不很合适了。如果说成“微风细草两相柔”则比较合理,为什么呢?因为“柔”用在这里有“安抚”“柔化”的意思,两个状态之间不可以这样联系的,换成二个“实物”才可以。遣词造句,不可以马虎的,运用不当,就会出别句的。下句“紫燕云天又顾眸”中的“又顾眸”也不妥,“顾眸”一词有流盼张望的意思,但是这样倒装描写,容易混淆主语成分而产生歧义。
颔联“满院欣然当引伴,一江旖旎任游舟”。由起联的铺景,进而引出人心思动,游玩赏春,承接的还不错。结构上比较合理,但是在造境上描写的跨度过大了,上下句的“满院”和“一江”在意上有点远了,使人产生不相干的感觉,用对联上的语言来说,上下句“隔”了。“游”字也挤韵了。本联不多说了。
颈联“梨开一树胭脂雪,柳傲千枝翡翠楼”。这联初看来描写的也挺美的,梨花似雪,如脂若玉。但是细看来,写的还是过于随手了。“胭脂”连用那不是白色哦,如果形容梨树之花显得怪异了些。好象有部电视剧名是《胭脂雪》吧?不可套用呵。看下句“柳傲千枝翡翠楼”时,首先感觉不舒服的的“柳傲”二字。柳的姿态是柳枝柔软,随风摇摆,是一种软和弱的形象代言人,“傲”字和它不贴边的。梅花傲,那是不畏寒,松柏傲,是不怕冷且姿态挺拔,竹傲,那是坚硬有节。柳枝呢?柳枝配不上“傲”字的,太柔软了,这句后面来个“翡翠楼”有点突兀了,它出现在这里是干吗用的呢?
其实,颈联这么描写,不仅仅是上面修辞造句上不足,那都是小毛病,重要的是它结构上的缺陷。诗法上,颈联这里是应该转的。什么是转?就是在前面两联铺景造境的基本上,这里要对诗意进行提升。触景之后,要生情了。诗者,言志也,为写景而写景是没意义的。景色的描写,其实只是为诗意做一背景铺垫渲染的作用,转联处不是不可以写景色,而是这里已经到了可以提升到“情”或“思”或“感”的地方了。转联之转,不是景色的转换移位,而是由景到情的转移,由物到意的提升。
本律在这里还是继续描写景色,且与前面的景色没有续接的脉络,那就等于重新来起句了,形成了“双起”,这生生就撕裂了诗之整体。前面呼朋引伴的出去游春了,在江上乘舟赏玩,怎么就忽然地梨树如雪了?怎么就来一座翡翠楼了?只就景色的延展转化来看也是不合理的。诗脉到此,为之一断,
结联“轻叩诗门求丽句,为留佳韵竖箜篌”。此句一,是形式上偏重于对偶,不灵活。二,是没有对前面三联起到收束作用,没有与前三联融合为一体,好象独立的一联。三,结联要随着转联的语气走,要回扣起承二联的意境,还要将诗意引到诗外去。结联难写也不难写,注意上面几点,自然发挥为好。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题目是《春韵》,那么诗中尽量避开这个“韵”字,春之韵体现在哪?应该体现在景色的转换过程中,体现在情绪的流转顾盼之中,体现在对诗意的节奏感的把握上。
本律结构不稳,炼字有不足,意象选取的合理性略欠。


3、七律·鸢尾花

妙处横生几簇花,蓝颜泛起满园葩。
翻风翠叶迎春绽,唤雨琼枝待晓发。
楚楚仙姿羞蝶醉,翩翩鸢尾惹人夸。
此娇竟染千秋韵,羡煞今朝万里霞。

鸢尾花,也叫“鸽子花”,是法国的国花。以前不熟悉它,查了下资料才知道,很漂亮的花呢。好,废话少说,直接看诗:

先从首联看起,“妙处横生几簇花,蓝颜泛起满园葩”。我们先注意到了韵脚。我在前天做押韵讲座时举例提到了,押了“花”就不要再要再押“葩”,这在近体诗的写作中是属于忌讳,这叫“复韵”。我还讲到了押韵八戒中的另一病是“哑韵”,其实这个“葩”也属于“哑韵”之字。
说到韵脚,我又看到了下面一联押的竟然是“发”,这是仄声字。近体诗的基本规则是要押平声韵,不可押仄声,更不可以平仄混押。如果作者是按新韵写作的,也是不可以的。第一,我不提倡新韵,第二,即使是新韵写作,也不可以新旧韵混合使用。因为我又看到了转联处的“蝶”字,这个字是入声字,古韵属仄。在现在拼音里却是平声,它的注音是dié。所以,在看诗之前,先对诗里声韵上出现的错误给指出一下。

起联破题,直接写上主题,这属于明起,简单明了。“蓝颜”用的很有趣,如果我不去看这花的图,还以为的流行的“蓝颜”(男知己)之语呢,呵。在此用之也算一谐趣吧。上句的“几簇花”与下句的“满园葩”是不协调的,不仅是前面说的押韵的问题,而且是意象上的量的描写也不好。
“几簇花”与“满园葩”在意上是不必要的重复,在量上是矛盾的,这样的写法是过于随手了。把“葩”换了,最好选一个形容词,可以救或整个这一联的。“翻风翠叶迎春绽,唤雨琼枝待晓发”是诗的颔联。除了押韵上的错误,其他还一些可斟酌之处。此联是对起联的一种承续的描写,在结构上,作者还是有谋篇意识的。炼字上,还需要多加推敲。在颔联这里,诗句适合稳住,这联的要诀是一个“守”字。不脱不散,若即若离。不适合过于张扬的描写。原因是保持诗意的张弛度,有张有弛,形成诗意的起伏节奏感。本联在这里呼风唤雨的写的略大了些。
还有,严格的说,这联其实也合掌了。翻风-唤雨,是一个层面的描写,翠叶-琼枝,没什么本质区别,迎春绽-待晓发,也是同类描写。所以,词儿虽然用的比较张扬,但是,因为有合掌的现象,读来仍然感到平淡而失味了。
看颈联“楚楚仙姿羞蝶醉,翩翩鸢尾惹人夸”。从结构上看,这联还是在做形态上的描写,没有达到一个“转”的效果。也就是说,本联未转,诗意就没能很好的提升,结构上就显得塌软平面了,构成不了诗意的立体动感的效应。写诗象盖楼,最高点,往往在是这第三联处。上下句使用叠字做领字,其实不很好,容易使诗句趋于平淡,也易构成合掌。如果喜欢用叠字的话,在这联里,私以为把叠字放在句中比较合适。
“羞蝶醉”是个什么状态?这也有些凑的痕迹了,可以写成“羞蝶”,也可以写成“蝶醉”,但是“羞”和“醉”在这里却不适合搭配。“惹人夸”则有些俗俚化了,这不是近体诗的语言。近体诗这种诗体,尤其是律诗,适宜用的是文言,是打造雕琢后的精练的文字组合,而不适合随意的口语化。总之,修辞上另说,重点是应该注意这联要“转”。转的方法,可以多在领字上下下工夫。
好,可以看看结联了“此娇竟染千秋韵,羡煞今朝万里霞”,
本联以“此娇”来收束前几联,可。但一些词儿用的大了,比如这“千秋”“万里”的,诗意可以蔓延,可以铺展,还可以夸张,但是一定要得体。“几簇花”而已,不至于上升到“千秋韵”吧?一园色而已,联系不上“万里霞”吧?
过度的夸张,起的作用其实反而打薄了诗的感染力,过度夸张就是俗,所以,还是贴情贴景,从小处来细致的描写,着眼小处,其实一样可以写出大境界来的。以小写大,才是最佳的艺术效果。
好了,今天点评到此,诗中有与你的作品雷同之处,纯属偶然,不要对号入座。点评若有用语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本文发表于 2017-09-03 21:00:56 ,被阅读过 1013 次   
点赞(0)
收藏文章(0)
向编辑推荐

点击分享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回复: “@楼主”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