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个人空间

  
也谈诗的真、实、高——兼与思尘先生商榷      文/【高山流水】   

    拜读了思尘先生的《诗词中的假山盆景现象》,深有同感。现在的诗词界,确实不容乐观。自视清高、无病呻吟者很多,依韵填字、言之无物者也不少。现在写作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小众中的小众,外人本来就不待见,自己还要去弄虚作假,只能是把路越走越窄。思尘先生这番评论,确实是针砭时弊,有振聋发聩之效。

细读思尘的评论,其实是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诗的真挚、诗的充实、诗的高度。先生文中将其糅在一起,令人读后不甚了了。现试析之。

一、真

是指感情真挚。与真相对的,是假。反对虚假的情感,是思尘先生评论的重点,对此,我很同意思尘先生的观点。

“假山盆景诗词”最大的特征是:景假情伪,无病呻吟。就像假山盆景,再美,也无山之壮厚,盆景中的花草树木,也只是小菜一碟,甚至还有可能是塑料的。如此花拳绣腿,自然就松软无力了。

对诗作中的假,笔者也是深恶痛绝。与其呕心沥血去写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情感”,真不如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塑料花再美,也是假的,因为它没有生命力。真挚的情感,是诗作的生命力。在这方面,思尘先生论述已较详尽,此处不再重复,也不再举例。

但是,就网站诗友们的实际情况来看,“假”的有,但不多,更多的是“空”。

    二、实

    是指内容充实,不空洞。与实相对的,是空。思尘先生在评论中把“空洞无物”认为是假的必然产物:

    虽然乍一眼看上去:美,其实,不经看,你若除去那一层粉饰,重加审察,就是空洞无物了。

此说值得商榷。空与假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假的内容、假的情感有可能空,但也可能不空。试举一例:

        汪精卫《过零丁洋

    卧听钟声报夜声,海天残梦渺难寻。

    舵船欹仄风仍恶,微芒月半阴,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现百年沉。

    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

这首诗步文天祥《过零丁洋》韵。其时汪精卫已经降日,诗中所表达的面对“神州重现百年沉”的沉痛,“检点平生未尽心”的自省,忧国忧民的情怀,明显是假的,充其量不过是作者为自己寻求心理平衡的借口。但这种情感,我们可以说它假,却不能说它空,因为它写得很具体、很实在。

反之,感情真挚,却有可能写得很空。就象小学生的作文,常常有类似“我很高兴”的句子,他确实很高兴,感情是真的,但却很空。诗友作品中这种例子不少,恕不一一罗列。至于真挚的感情,怎样才能写得充实、具体、形象、生动,非本文讨论的范围。只能说这是一个技巧、方法问题。笔者很欣赏木月清辉先生的诗作,空灵、飘逸,举重若轻。相信木月先生也不是一开始写诗就能达到这个水平。要之,熟能生巧是也。

三、高

    是指诗的高度。与高相对的,是平凡。关于诗的高度,思尘先生举了杜甫的例子。

    杜甫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茅屋为秋风所破”狼狈愁苦之时,犹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切呼唤,这种由小我转向大我的襟怀,尤其值得那些陷入“自我”太深、一叶障目尚洋洋自得的小男人、小女人们思考。

诗的立意确实要有一定的高度。但窃意以为,诗的真与高并无必然联系。真,不一定能达到高。诗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境界、境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体现的是诗人的境界,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时,尚能想到其他无屋可住之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对诗人的要求来说,应该具备这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事实上,古代诗人中,有这种情操的,很多。如王令的《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著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乾。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此诗不仅气势宏大,且关心的不止是一己之私,而是天下的冷暖。这种境界是很值得现在的“诗人”们学习的。至于这种境界的达到,是人的修养、品格的修炼的结果,不过这已经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再看境遇。杜甫之所以能达到诗圣的高度,还与他的境遇有关。倘若他没有亲历安史之乱,断然写不出三吏三别这样的作品。不过,境遇这玩意儿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的,即使碰上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安史之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境遇造就了诗圣的高度。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得沧桑诗便工”(赵翼语)。

诗要达到一定高度,境界、境遇二者相较,境界更为重要。亲历安史之乱的诗人何其多也,但能有诗圣高度的又有几人?反之,即使境遇不是特别奇特,只要有境界,诗作照样能达到一定高度。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要诗人一天到晚活在这个高度,也挺累的。所以,即便是高境界的诗人,其高境界的诗作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也还是写常人的境界,达到的也只是常人的高度。如杜甫,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黄四娘家花满畦,千朵万朵压枝低”之类的诗,这时的诗圣,也就是常人的情怀,断然不会想到要把鲜花送到无花的人家这样的高度。笔者由于研究的需要,曾翻检《杜诗详注》、《杜诗镜诠》,可以说杜诗中忧国忧民的诗作也还只是小部分(虽然相对于其他诗人来说,杜甫有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大家尚且如此,我辈诗苑草根更用不着时时想着怎样去忧国忧民。小我能写好,也很不错。当然是要真、要实。再说了,大我也是由小我组成的。关键是要修炼自己的人品。人品高了,不经意间自然会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倘有境遇,那是上天给你的赐福,让你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高尚情怀。

总起来说,我非常赞同思尘先生的写诗要有真情感的意见。而且真情感还要有充分的手法使之表现得具体、充实。但是,作为常人,实在没有必要刻意追求那种思想高度,还是那句话,“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人品高了,诗品自然高。当然,光有高(品的维度)还不够,还要有真(情的维度)、实(法的维度),后二者是基础,是手段。


题外话:

    目前网站上诗友的评论,多流于形式。或盛赞溢美,或畅叙友情,很少有中肯之评。在这方面,王元君、山水成韵、闫卫国、春泉、草上飞......等诗友做得很好,时有中肯之语(仅就我看到的而言,还有我没有看到的,在此无法列举)。窃意以为,网站如果缺少中肯的评论,既不利于作者的进步,也不利于网站的发展。思尘先生身为站长,固然俗务繁杂,但也不妨抽空点评一些诗作,既能帮助作者的成长,同时也能引领网站风气,又为其他诗友的评论提供范本,岂不美哉?


本文发表于 2014-09-08 15:20:38 ,被阅读过 1322 次   
点赞(1)
收藏文章(1)
向编辑推荐

点击分享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回复: “@楼主”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高山流水 男 1岁
省市
注册日期:2014-08-31
最近登录:2014-10-14
作品数量:7
空间人气:17428
粉丝人数:3
关注的人:0
最近访客

燕梭庚云路

夫子

莲心依云

善儿

格格巫

园林居士

绿韵

礐海无言

王元君

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