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说:“绝对、真实以及数学的时间,就其自身而言,亦即不需参照任何外部事物,总是均匀地流逝着。” 牛顿的话或许也诠释着真理,真情和一切不为世俗、偏见与利益所左右的事物。
然而感受绝对与真实,一如实现超导和绝对零度一样,在现实中虽然可以存在,但却极度稀有。如果你碰得到。
因此,现实中如何实现光明,远离黑暗要远远比知道黑白对立认识光明更加困难。这不是罗宾逊那样的绿林好汉,不是美国占领华尔街的99%运动,不是法国大革命巴黎黄马甲这些资本主义世界的摩尼情节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人们渴望爱与光明,但却苦恼于总是与目的地渐行渐远。(下面翻译的米蕾的二首无花果一样是探索这种思绪的作品)。
《简.爱》说:
"你为什么和我讲这些?她和你与我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我穷,不美丽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上帝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一如你和我都将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与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给出匹配爱情的平等不同,夏綠蒂·勃朗特的《简.爱》提出的是何时才能实现平等,在穿越坟墓来到上帝面前之后。勃朗特三姐妹里面最诠释爱情真谛的,自然是艾米丽的《呼啸山庄》,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而且更加沉重的小说。这些通过设想而实现理想的经典名著,在大学时当作英文范文背诵,无数次品味和感动,至今依旧时常感触,却直到多年以后才同现实与如何实现它们的思考结合起来。
反过来,它们衬托出那些超越平等之上的作品和其中史诗般流逝而去的诗人们的作品与意境画面,永远是那么高洁动人,那些是流淌在孔子,屈原,李清照,吴文英,司空图,闻一多,爱德娜.米蕾,艾米莉.迪金森的诗篇中奇异恩典般的时光。
然后是读到的这只漂流瓶,不一样的委婉,无人知晓的流浪旅程,展现的是一样的心灵,跌宕起伏,像加州旅馆的歌声:一些舞蹈是为了记忆,一些,是为了忘记。
漂流瓶
去年底, 英国一名11岁男童在家人度假的威尔士安格尔西岛(Anglesey)海边拾到一只漂流瓶。这个疑似从中国漂泊到英国的漂流瓶,无声诉说着一段爱情故事。
据英国《每日镜报 Daily Mirror 》报道称,11岁男童哈灵顿在学校放假期间同家人前往威尔士安格尔西岛渡假,有一天,与母亲在海边遛狗时,这个眼尖的孩子发现海滩上躺着一个透明瓶子,哈灵顿于是设法打开漂流瓶,他看到瓶子里头藏有一封用中文手写的书信。
为了了解信的内容,男童母亲请求友人的帮助,之后才明白这是一封淡泊却又透着无尽情思的情书,幽雅平和的语气难掩一丝丝失去爱情的无奈。
这个爱情的故事发生在厦门鼓浪屿,如果漂流瓶的来源地确实为那里,那么它已经在大海中漂流了1万公里,并最终歇息于这个北大西洋小岛的沙滩上。
如果分行来读,瓶中情书像不像是一首无韵的诗?
随风漂流的情书
作者 佚名
(湯安断行,信的题目为引者添加)
“鼓浪屿对于我们来说,
是最令人难忘与惊喜的地方。”
“我们的爱情还没有开始便结束了,
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岛上。”
“只剩下3、4天的时间,
去追忆、婉惜我们的爱;
感谢在这里,让我能静静地与你在一起,
看著你、拥抱你。”
“生活还要继续,
那些你执著的事总让你踟蹰不已。
请继续前行,你所有顾虑的事情,
最终都会被忘记。”
“有句名言说,
当无能为力的时候,
你只能面对现实。”
“你要快乐健康,
不要让自己饿着了,
不必改变自己。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就不必改变,你已经很棒。”
“无论你在哪,记得抽出时间静静地去思考,
快乐地与你心爱的人在一起。”
“再见,我的爱人,
再见,我们的鼓浪屿。”
“我记着在校门外道别的那一刻,
你的模样我永远铭记。”
“再见,我的爱人,
再见,我们的鼓浪屿。”
“可悲的是你离开了,
生活仍需继续,
而我们无能无力...
对吧
漂 流 瓶
文/湯安
山那边是海
海那边是天
天边也许
是你的世界
中间注定
是我的漂泊
和着世事无垠
在无垠的时间看着
两双回味的眼神
挑雪填井
年复一年
而流淌的时光
世事云烟
是一处处的沧海
承重着
它们的桑田
|
附旧译:
米蕾的菩提树等六首:我的蜡烛从两头燃起
托马斯.哈代曾说,“美国两大魅力:摩天大楼与埃德娜·米蕾的诗” —
埃德娜·米蕾: 我的蜡烛从两头燃起
这样的诗句发表之后,这首 “First Fig” 几乎可以说是美国活力的象征。
而这句诗也许是美国桂冠女诗人埃德娜.文森特.米蕾(默蕾,Edna St. Vincent Millay, 1892-1950)写过的最著名诗句:
First Fig
.
My candle burns at both ends;
It will not last the night;
But ah, my foes,
and oh, my friends—
It gives a lovely light.
菩 提 第 一 树 (第一棵无花果)
.
Cancan/汤安 译
我的蜡烛从两头燃起
它撑不过整个黑夜
可是,嗨! 我的仇嫌
还有亲爱的朋友— —
看那爱的灿烂!
.
.
1
爱德娜.文森特.米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得到普利兹奖的女诗人,她目光清澈,才气逼人。托马斯.哈代曾说,“美国的两大魅力:摩天大楼与埃德娜的诗”。然而同时,她勇敢的波希米亚生活方式、她大胆书写的与男性还有女性的朋友恋爱的故事在当时令正统社会侧目。
.
米蕾写作很早,年仅十四岁就开始正式发表诗歌,二十岁因长诗“新生” (Renascence) 而一举成名,获得瓦莎学院的奖学金。米蕾有句名言:Not truth,but faith,it is that keeps this world alive. "赤诚,而非真理,让世界充满活力"。
1917年25岁的米蕾来到纽约,旋即开始了长盛不衰的作家声望。同年她发表了第一本诗集《新生及其它诗歌》(Renascence and Other Poems),并且大学毕业,她在纽约著名的艺术家集中地格林威治村以独创、时髦、大胆和引领新潮流出名。
但她对诗词的内在文学价值十分认真和尊重,所写出的诗作并不追求虚无时髦嘻皮的所谓神秘和任何捷径,而是扎实地散发文采,坚持以传统的韵律形式写作。
因此,仅仅在31岁的1923年她就以《拨竖琴者诗集》(The Ballad of the Harp-Weaver (The Harp Weaver and Other Poems))、诗集《蓟草丛中的几株无花果*(详细见下)》及八首著名的十四行诗获得普利策大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作家。
.
米蕾的作品丰富,思维活泼慎密而又不失新颖大胆,即使受到所谓的现代派的冷落,亦能在特立独行的同时名利双收。 她的与众不同在于一生爱憎分明,总是特立独行地做第一个破冰的春芽,她在二战初期因为强烈支持盟军士兵而抨击当时社会对纳粹德国的苟且自私和投机绥靖态度而受到保守势力的挑战,甚至因为坚持勇敢上街抗yi纳粹法西斯而被捕入狱。
真金伴随光芒,这些变故带来的反而是人们对她的勇气与果敢声张正义之风的支持和钦佩。后人大抱不平地说: 埃德娜. 米蕾支持民zhu正义所受到的炮轰比疯狂支持纳粹的埃兹拉. 庞德还要多!
.
历史审判一切,文采和声誉经历得住时间检验的不是庞德(二战后庞德沦为战犯受审入狱,反而是靠被他大肆攻击谩骂过的民zhu作家佛洛斯特和海明威奔走呼吁,佛洛斯特甚至挺身而出霸占司法部办公室而把庞德救了出来,那时的庞德诗才干涸,精神癫狂,人已是末路黄昏了),而是饱含大爱与创作激情的米蕾。
上面那首诗词名为”First Fig”, 人们常常把它翻译为"第一无花果"。
2
.
不过,作者在写“First Fig”时是怎么看待这个题目的?
.
这使人思考米蕾取此题目的寓意,不少人认为这是女性自由的一份宣言,令人想到另一个名人,在她之后的美国好莱屋名演员 John Derek名言: “Live fast, die young, leave a good looking corpse.” (这句也是含意丰富,勉强翻译成"活得青春绚丽,死得光泽美丽")。
John Derek
无花果Fig,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在英语中包括菩提树(又叫Bo Fig, pipal tree (Ficus religiosa) 思维树、毕钵罗树、佛树、觉树、道场树) ,等一些桑科(Moraceae)榕属的无花果植物。菩提是半常青的南亚到中东温热带地区大型乔木,波状圆形的树冠巨大,树干笔直,树身木质直径可达3米。果实众多,树皮青灰,是几大宗教先哲著名的布道之树。因为树冠巨大,干净庇荫,先知们在这样的大树之下讲学布道。因而这首诗歌也让人联想坐在菩提树底下冥想的释迦牟尼: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有人认为米蕾的Fig是指圣经里的无花果,伊甸园的红色善恶果,也有人把它当做圣经中的菩提树。在约翰福音第一章里,当腓力将他的朋友拿但耶带来见耶稣时,虽然拿但耶对耶稣出身于拿撒勒的背景颇为不屑,但耶稣却称赞他为「真以色列人」,并且指出,当拿但耶还坐在无花果树底下时,耶稣就已经看见他了。这让拿但耶立刻改变态度支持起耶稣来,称耶稣为「神的儿子」。
.
菩提树 (Pipal tree, Ficus religiosa) 思维树、毕钵罗树、佛树、觉树、道场树
.
埃及的西克莫无花果(学名:Ficus sycomorus)在《圣经》中被多次提到,(《列王紀上》第10章第27节和《路加福音》第19章第4节(当时的汉译版里面译为“桑树”)。馬太福音 (Matthew) 7:16 “你将通过无花果树之果认识它们(善恶) By their fruit you will recognize them”。
可以猜想米蕾的这个诗集名称和她的自由反叛精神均来自于圣经里的这些故事,她的叛逆精神亦因为上帝说了"无花果不会在蓟草里繁茂生长"而特意发表诗集名称为《蓟草丛中的几株无花果 A FEW FIGS FROM THISTLES》所体现。有人因此觉得无花果Fig 树是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那棵「知善恶树」。
.
因此,展开来看,将知善恶视为「禁果」,就不难理解米蕾的诗词起名为”First Fig” 。英文论坛谈论这首诗词的名称时也有"the fig is a reference to the apple in the Garden of Eden (无花果在这里指的是伊甸园亚当夏娃偷吃的知善恶苹果)"的猜测。
自由和社会在发展,爱情在迸发,花开当折的时刻,对传统落后的封建禁锢就那么不能冲破么?
答案不难从她的大量作品和一贯言行中看出。要知道米蕾所歌颂的不仅是个体的勇敢,她还高奏着整个女性解放和对破除人类思维禁锢的宣言与号角。
生于安乐优雅,衣食无缺的米蕾一直在勇往无前地投身社会,为正义和解放歌唱奔波,而不惧失去生活赋予如此优厚的一切,即使被捕入狱也在所不惜。有趣的是,跟旧时代雨果等不少名作家诗人一样,注重韵律和文字情感节奏的米蕾喜欢站立着写作,以让自己更加专注和体验作品的意境韵律。
.
米蕾的"蓟草丛中的几株无花果"跟她的不少其它诗一样,内容混合着历史和现实。她的宣言诗句匠心独运,将果实,沙漠,宗教,意境跟人权宣示的情操喷薄而起,一同描绘出来。
因此,本文倾向于把这首英语文学著名的诗的题目翻译为"菩提第一树"以描绘米蕾的大胆开创,女权宣言,自由思想和敢爱敢恨的炙热风格。
米蕾还写过《我的唇吻过谁的唇,在哪里》 ("孤独的树站立在寒冬中/不知是什么鸟一只只地消逝世") 等大量爱情主题的诗歌,她的小诗也同样隽永神采。传统英美诗歌有个特征是诗的题目或者头一句通常充满诗意,至少是特立不俗,这在米蕾的诗歌中尤其突出。
.
3
Second Fig
1920
菩提第二树
(第二无花果)
.
Cancan/汤安 译
.
Safe upon the solid rock
the ugly houses stand:
Come and see my shining palace
built upon the sand!
.
磐岩之上
楼宇粗犷
看我的殿墙
在沙漠中闪亮!
"The FIG tree in the wild" (野外的菩提树)的说法久已有之,安徒生童话里亦描述过生长在石逢中无花果树。
确定了第一首的题目内涵,第二首这样的诗的题目就顺理成章了。跟理想中的"菩提第一树"相同,米蕾的"菩提第二树"表达的也是美丽的瞬间,以及因为抓住短瞬的色彩画面而感受到美丽升华。
然而,与米蕾在时空中绚丽的《菩提第一树/第一无花果》不同,《菩提第二树/第二无花果》不是幽浮在空中,不是快娱之后的黑暗,它坚实,地基如山,稳固到以至于粗犷,甚至在闪亮中带有一丝丑陋!
你能体会得到诗人这两首诗的质感变化么?柔美的学院派米蕾(以及另一位行走于真正粗犷草根之上、因为异类而特立独行的诗人惠特曼)因此撼动那时候普遍沉浸于轻视没有文化的美洲的英国大作家哈代,——就像爱默生因为惠特曼的诗歌而以美国终于诞生自己的诗人为傲。
作者以此表示对世俗诗歌审美的特立独行和诗人文学创作的高度自信:诗歌的境界是与自由美丽特立独行和正直高洁在一起的,它必须根基雄厚,巍然屹立,绝不会仅仅因为特立独行和追逐潮流就闪现出耀眼光芒。
深入理解这两首诗的社会意义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因为那需要更大的篇幅和政治、社会、宗教乃至社会革 命,诸如列宁十月革 命和毛周工农革 命之所以成功对比yan色革 命、欧洲巴黎黄马甲美国占领华尔街之所以不可能成功的议题。大俗言之,米蕾的《菩提第一树》的隽永在于她诠释了西方一神教的成就「要有光」也即达到「理想丰满」;而《菩提第二树》则投射到了非常骨感的现实世界,米蕾没有自恋于理想,而是“大江歌罢掉头东”,歌颂了理想必须附丽的坚实粗犷基础。这是苏维埃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革 命得以建立崭新的国家而西方乌合之众的99%连占领个华尔街都被打得屁gu生疼不得不落荒而逃改吸大 麻了事。
————
注释:摩尼思维,一神教的摩尼教认为,在太初时,存在著两种互相对立的世界,即光明世界与黑暗世界。初际时,光明与黑暗对峙,互不侵犯。中际时,黑暗侵入光明,二者发生大战,人类世界因此产生。后际时,恢复到初际时相互对立的状态,但黑暗已被永远囚禁。物质是黑暗的产物,精神则是光明的产物,因此摩尼教否定物质世界,希望利用虔诚的信仰和严格的戒律获得灵知,回归光明世界。
4
一谈政治就扯远了,那就干脆再扯远一点:要不说只有那些高超到擅长谈情说爱的作家,或者自 贱如严歌苓、冯小刚、易中天、方方这些吸附于yan色革 命的傀 儡写手,才 "特么" 红得起来。
就此打住。
结尾选译一些米蕾的其它诗歌作品跟大家分享。翻译过程中参照汲取了来自网上前人的辛劳分析翻译:
.
On Hearing a Symphony of Beethoven
听一支贝多芬的交响曲
米蕾 Cancan/汤安 译
.米蕾
Sweet sounds, oh, beautiful music, do not cease!
Reject me not into the world again.
With you alone is excellence and peace,
Mankind made plausible, his purpose plain.
Enchanted in your air benign and shrewd,
With limbs a-sprawl and empty faces pale,
The spiteful and the stingy and the rude
Sleep like the scullions in the fairy-tale.
This moment is the best the world can give:
The tranquil blossom on the tortured stem.
Reject me not, sweet sounds; oh, let me live,
Till Doom espy my towers and scatter them,
A city spell-bound under the aging sun.
Music my rampart, and my only one.
.
甜美奥妙的音乐
请别停下
别把我推回世界中啊--
与你结伴,美丽才如此安祥
世界才如此真实,人生--
明晰清洌
你这诱惑人的精灵古怪
曲调慈祥
却能把怨恨、吝啬和粗鄙统统放倒
它们像童话厨房中忙乱的矮人--
一个个酣睡过去
摊开了手脚
你是世上最美彭觥
令苦难之树绽放安祥之花
你这音乐之灵
再不要与我分离
就这么缠绕在我身上
直到高楼崩析--
城堡在暖阳中鐘罄轰鸣
而你
依然是我唯一的伴侣
.
《 Departure 别离 》
米蕾 Cancan/汤安 译
.
It’s little I care what path I take,
And where it leads it’s little I care;
But out of this house, lest my heart break,
I must go, and off somewhere.
走哪条道我不在意
通向哪里没有关系
只要走出这伤心屋脊
只要让我走掉,无论到哪个天际
It’s little I know what’s in my heart,
What’s in my mind it’s little I know,
But there’s that in me must up and start,
And it’s little I care where my feet go.
心里有什么我不知道
脑中怎么想对我无妨
我身心激亢注定逃亡
不在乎双腿迈向何方
I wish I could walk for a day and a night,
And find me at dawn in a desolate place
With never the rut of a road in sight,
Nor the roof of a house, nor the eyes of a face.
愿我能走它一夜又一天
天亮时世界荒无人烟
任何车辙都再也不见
没有房屋
也不见人颜
I wish I could walk till my blood should spout,
And drop me, never to stir again,
On a shore that is wide, for the tide is out,
And the weedy rocks are bare to the rain.
愿我走得热血上涌昏地黑天
继而猝醒,不复惛眩
拖曳在雨中湿冷的海滩
与杂草和飘摇的乱石作伴
But dump or dock, where the path I take
Brings up, it’s little enough I care;
And it’s little I’d mind the fuss they’ll make,
Huddled dead in a ditch somewhere.
走在仓库、码头,我一概不管
不论地老天荒,只要带我向前
哪怕一片残乱
我不惧陈尸沟渠,蜷成一团!
“Is something the matter, dear,” she said,
“That you sit at your work so silently?”
“No, mother, no, ’twas a knot in my thread.
There goes the kettle, I’ll make the tea.”
“怎么啦,亲爱的,” 妈妈把头靠近
“你那么干坐着一言不发?”
“噢,不,妈妈,线上打了个结,
炉子的水开了,我去沏茶”
.
《The Unexplorer 不探险者》
米蕾 Cancan/汤安 译
.
There was a road ran past our house
Too lovely to explore.
I asked my mother once—she said
That if you followed where it led
It brought you to the milk-man’s door.
(That’s why I have not travelled more.)
房门前有条路
太优美诱人
而没去眷顾
忍不住问了问妈妈 ─ ─
她把嘴一驽:
如果你沿著这条路向前
就会走到牛奶工的做坊铺
(这就是为何
我从未迈出深浅)
《Ebb 退潮》
米蕾米蕾 Cancan/汤安 译
.米蕾
I know what my heart is like
Since your love died:
It is like a hollow ledge
Holding a little pool
Left there by the tide,
A little tepid pool,
Drying inward from the edge.
自从爱你消失
我知道心是何物——
它象个空心礁岩
守著涨潮的礼物——
一小汪死水
从外延开始
——向内干涸
.
——————————————
[附旧作,小小说]
似水流年,恬淡成诗
文/俭爱
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它的每一个画面都平淡无奇,却一直深駐在脑海里,不时地像鲸鱼出水喷射出浪花,带来绚丽彩虹。
至今为止,我总觉得唯有大学时期最心底无私,青纯,恬静。正是那种青纯带来今天难以想象的异性往来。
人生如戏,有的人轰轰烈烈而来,离开后没有多少痕迹,而她是那样云淡风轻地经过,从没刻意什么,却刻下无比清晰的笑容和满是温馨的画面。
那段交往来自大学一年级一位同班女生,四年里她是学习尖子,校级三好标兵,还是马拉松赛运动员。她不是那种靓丽扎眼的女孩,但却恬静温婉,淡雅如兰。
大一春季,这个皮肤白皙不爱说话的女生走进我的视野,她刚过十八,大我一岁。体育队集训时我常看到她在进行长跑训练,觉得她非常安静,不喜欢热闹,平时的爱好除了学习就是长跑。二年级互相熟了才知道她还热爱阅读,文学哲学都看了很多。那些是我的话题,而她很喜欢听我对每一个议题的夸夸其谈。她笑起来带着小酒窝,十分单纯。只是,四年里这样一个恬静低调的女生一直很难让人把三好标兵长跑运动员跟她融合到一起。
后面,我和艺术团里我的双人舞的搭档恋爱,她刻意回避开来。倒是我反而每次见面会上前说一两句。
与我女友的高调、喜欢时髦服装发型,穿高跟鞋,携带精致小巧的软皮女包和总是盯着我的眼睛说话不同,她几乎始终喜爱淡雅舒适的服装,平底鞋,肩挎一个扁扁宽宽的船形女包,目光从不咄咄逼人,一副轻松悠然,随遇而安的样子。她令人惊艳的时候是在思考或者说话时不经意地把长发撩到一侧的双眼天真地看着你的神情。
一晃就到了毕业论文的时间,导师带的是我和她两个人来合做那个题目,二人成为一组。我这时发现她不仅办事条理清晰,人也在恬静之外出落得愈发出娴淑了,她几乎总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默默成为帮手。分步设计的实验如期成功后我喜欢停下来欣赏她收拾东西整理记录时的那份悠然自得,一派知足忘我的小女人样子。
一连几个月加班做论文实验,还是比较辛苦的,可是,她每天早上见面的微笑和轻声招呼,像早餐宜人的甜面包和牛奶一样,令人踏实,仿佛在一起呆多久也不会觉得时间漫长。
四年里我只看到过她一回哭泣和不多的几次大笑。哭泣是因为去参加准备已久的马拉松赛却由于加力过早而失去名次,委屈到我一安慰就哭了出来。
大笑里面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周末加班修改毕业论文时我听到她录音机里的新疆歌曲《阿拉尔汗》:
"阿拉尔汗怎么样?
身材不肥也不瘦!"
一高兴,我对她说要跟着音乐跳段新疆舞给她,她开心地说:"好啊,好啊!"
调大音量,我仔细地卷起白衬衣的袖子,一回头,看到那天她穿的雪青色长袖驺纱衬衣很适合舞蹈,就来到她身边要她把双手上翻举过头顶。
我一边教她,一边摇头说:"不是不是,不是运动员那种笔直地上举,是舞蹈演员身体之间的配合,你要象吴琼花那样手臂关节向外弯地举起双臂,成为鼓形,然后...,对的,对的,再把身姿微微侧过来一点,一点就行,好,放出胯部...,这个我来帮你,"
"哎呀,痒痒,不要啊!"她格格笑着拒绝我摆弄她的胳膊腰身和胯部。
一切就绪后,我随着音乐切入进来,下蹲,伸展左臂,挺胸后仰,将右掌放在耳后,一边有节奏地晃起肩膀把头颈靠向她,一边围着她的长裙和腰身旋转起舞......
同学们围了过来,和着音乐节奏拍起手来,听到有的女生尖叫她羞红了脸,转过身去不再配合。
那是我见过她笑得最灿烂动人的一次。
毕业前我需要参与各种活动和为新的舞蹈队员编舞训练,还身兼学生会各项活动的组织者。
对于要答辩的论文我觉得既然已经完成所有实验,获得预期结果,就把组织论文草稿需要的实验数据,目录,结果讨论和结论总结等大类内容整理归类,写出一个自我感觉不错的论文纲要交给导师审阅。在得到导师比较满意的肯定之后,我把全部资料搬给她,请她帮我通篇整理和誊写出来。
整理期间我挑剔了好几次她写的内容,要她反复修改。而她几乎总是在第二天就再次干净清爽地改好誊写出来。
对于她默默做出的大量付出我没有丝毫觉得不妥,以为合做论文就是应该那样进行。终于,评审导师知道了,发作起来。
看到两叠送审付印的论文底稿都是出自她一个人的娟秀笔迹,论文导师一惊,马上叫我俩过去询问详情。导师一边面露愠色,一边说:“奇了怪了,行啊你小子,我还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
他没有直接责骂我没有亲自整理自己的毕业论文,留有余地的大声教训道:“这是毕业论文!你知道论文的写作修改是多么重要的训练吗?那需要巨大的工作量。让一个人思考整理和誊写你们两个人的论文是非常无理的要求,而且你给了她极为繁重的工作量!”
我知道自己理亏,害她熬夜,还要她接受我的苛刻挑剔,但是自尊心太强,嘴上硬是没说一句认错的话,虽然心里满是对她的愧疚。
而她却连连向导师道歉说对不起,为我做的各项工作解释开脱着,仿佛那么要求写作两份论文的是她坚持的结果。
好在学校和系里确实安排给我了过多的课外活动,导师和答辩委员会也都知道论文的大纲、实验设计操作、中期审核报告和毕业论文图表是我亲自做的,加上学习成绩前茅,热衷设计实验,课题又的确是二人合作一个论文题目,论文在导师调整成上下两个子目录的不同标题之后顺利答辩成功。
当我俩一起拿到优秀论文奖的证书时,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一到实验室就握住她的手说感谢,对她道歉我不写论文惹得老师骂了我们两个。她十分恬淡地看待导师的发火,没怪我让她干海量的写作和对她的各种挑剔。安慰我说别太在意导师当时的态度,要我记住论文导师的话,说老师那么教训是为了我好:
“你的各种活动多,是完美主义者,被教授那样不留情面地喝斥心里一定不好受。其实,那样才能帮助你全面思考。你能信任我写的东西也是负责和鼓励呀,咱们的图表每一张不都是你反复计算确定的,老师们都很满意,换我做不定哪里漏了什么呢。记住老师的批评,但是不要委屈了自己,不是都获得优秀毕业论文了吗。论文要是由你写的话一定会更好。”
她是那样体贴,只有她会觉得我犯了错反而可以对我表扬,见到我挨训会让她比我更伤心。
不论如何,见她是一副开心满足的样子我就不想什么挨训的事了。
那段时间做实验论文常常超时,而我很介意吃饭误点,性子急到脸上藏不住。她总会歉意地说对不起马上就好了,有时预期超时她会很有心地帮我打饭,更多时候是提前备好一份我喜欢的蝴蝶面包。一起午饭时我又总是谈天说地,不好好吃饭。她听得安静而开心,把好吃的在不经意之间让给我。
不过,她不谈我的女友,哪怕我们刚刚演完学校文艺晚会的舞蹈。
毕业后两人都留校任教,然后是她晚我一年考上不同城市的大学读研究生。
由于毕业前我跟女友分了手,留校更加增添了和她的交往。我要什么她都会"哎!"的一声就过来。那时我常有朋友来访,住的新宿舍大楼宽敞明亮,特地备了招待客人的床和床上用品,访客留宿时我会把备用的宿舍钥匙给她请她帮忙收拾,换床单套枕头什么的。每次我和到访的朋友出去吃饭办事回来房间已经干净整洁地收拾好了。
对于个人问题,经历失败之后我十分不愿意去想男女之间的事情,留校后并不追女孩,一心计划离开那里。一来要考研,二来和同年留校跟分配来的青年男女老师集体活动已经够多。但我几乎只跟她一人谈论考研的事和未来计划。她在个人问题方面既没多问也没有介意别的女老师常到我宿舍做客。
时间飞快,一转眼我考上心仪的一所古老大学知名导师的研究生。到我要去读研时,她帮我收拾行李。有几本我的日记里面是些四年里的扎记和杂诗,行李箱装不下,见我要销毁,她轻轻摇头,示意不妥:"日记你带不走就装到文件袋里,我替你收着,里面是四年的青春,烧了多可惜。也许,以后等你成熟一些了,就会觉出眼前这份珍贵了"。
于是,日记我通通交给她收着,约好了等她去读研时我回来送行。
第二年她去读研前写信告诉我,我却因为研究生院事先安排了西南登山队的活动而且是登山队长,因此回信不能为她送行。日记她就托人转到我父母家中去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计划暑假回家路过她读研的城市下车一叙,提前一个月打长途跟她说我会下车见面,一起小聚半天时间。长话那一头她非常开心,立刻提议我至少停留两三天:
“咱该好好聚聚,我订婚了,你来了就住我丈夫的宿舍,他去跟同学挤”。
"什么?你跟谁订婚了?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我有些吃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要进入研二时她和另一位研究生在两家不断催促下订了婚。
"你看,我比你大,女生拖不起,他家里又一直催他这个独生子,想想就同意订了。我还是住研究生宿舍,结婚得等毕业后才行。"她还是那样,说什么都平淡不惊。
他们那里比较传统,订婚就叫丈夫,她丈夫和她是一个省的,算是距比较远的同乡,在那所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两人都是助教。她没有对系里公布订婚的事,二人照旧分住不同的研究生楼。
暑假我到了之后夫妻俩很热情地在一家历史悠久的饭店接风宴请,她找来她指导的班级里面两位很文艺的低年级女生一同吃饭,约好后面一起作陪游览。
那天晚上,三个人回来之后,意外来了。
她提过来两大袋全新的床上用品,对她先生说要把他已经收拾好了的床单枕头毛巾被撤掉,换成她从自己宿舍带来的那些用品,因为那样我才能休息好。
我不能赞成这么突兀的建议,对她说要是换的话我住饭店去。
她的先生也颇为不解和吃惊,跟她商量说床单枕巾都是洗过新换的,就不要打开你带来的了吧。
她没同意,说我是她最好的大学同学,一路帮衬着走过来,一起完成的论文答辩,又一起留校教书,因为知道我是完美主义个性才费劲提来那些床单用品:“我同学能有几次来访?这样安排妥当了我心里才踏实”。
她丈夫于是大度地说那咱赶紧换吧,你也恭敬不如从命: “我完全信任她,我这个搞数学的人总是不如她细心,她办事有条理,总能考虑周全,还真地从来没错过”。
结果,她不用我们插手,一边要我们继续聊天一边亲自换好了床上用品,把床铺得淡雅温馨。晚上我住得非常感动。
第二天去植物园,我怕她又会生出什么照顾,找机会告诉她拜托不要象待小孩子那样对我,不想被她当即顶了回来:"就小孩,谁让你小来着?!"
看到她顶嘴我怔在那里,跟以前她的服从完全不同。
好在我和两位低年级艺术团的女生打得火热,在植物园后山的柏油路上教她们Riverdance里那种舞蹈者连成一排完全靠腿来跳的爱尔兰踢踏舞。
伴着收录机音乐又唱又跳,两人一口一个哥地和我疯着跳着,她和她丈夫笑得前仰后合,说我真的是长不大了,三个人就像连体小孩一样好玩。
第三天上午离开时她有助教课,提早吩咐她先生代她送行。
出租车到后我们握手告别。我真诚地祝贺他们婚姻幸福,感谢如此热忱愉快的相聚,并特别对他说我非常抱歉换床具的意外。她先生紧握着的手没有松开,说道:"千万别见外,不用惦记这个,我爱人说她知道你天生爱清洁,我完全理解。你看我俩的朋友并不多,很少这样无忧无虑地跟朋友游玩。这两年你是唯一来看我们的朋友,我爱人从昨天就开始感叹说下次恐怕得到国外才能见到你了。"
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我抽出手来拉近他的肩膀紧紧地拥抱。开车后我放下车窗跟他不停地招手告别,一直到大学从视野里模糊消失。
静林月明
穿越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