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诗 > 精品欣赏
维克多·雨果诗作欣赏
发布于2022-12-08 01:18 点击:4424 评论:0 作者:湯安


维克多·雨果诗作欣赏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Victor Hugo by Étienne Carjat 1876 - full.jpg
雨果伍德伯里版像,1876年艾蒂安·卡亞攝



雨果诠释了「画是思想,诗是境界」。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诗潮的重要宣言,雨果本人亦因此而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诗歌领袖。其主要诗集有《颂诗集》、《新颂歌集》、《颂诗与长歌》、《东方吟》、《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光与影》、《静观集》、史诗《历代传说》、《上帝》和《撒旦的末日》。


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挞伐抨击封建复辟,因此受到迫害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生活跌宕不得不到各地漂泊,正是在此时期雨果深刻体察社会底层的饥饿困苦,完成小说《悲惨世界》。


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得以结束流亡生涯,當雨果回到巴黎時,整个國家像歡迎英雄一樣歡迎他。盛大的遊行隊伍從他家所在的街道經過,穿過香榭麗舍大街直到巴黎中心。遊行持續了6個小時,有60萬他的仰慕者走過他巴黎寓所的窗前。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為了雨果。官方導遊帶著矢車菊,這是《悲慘世界》中傅安婷的花。6月28日,巴黎城將d'Eylau大街改為雨果大街。給作者寄信的地址從此變為「致維克多·雨果先生,他自己的大街,巴黎」。1877年他75歲時,寫道:「我不是那些溫柔的老人之一。我還是感到憤怒和暴力,我喊著,我感到憤慨,我哭泣。對任何傷害法國的人來說!我将以狂熱的愛國者的身份去赴死。」1885年5月22日,雨果辞世,去世前兩天,他留下最後的筆記:「愛就是行動」。


他一生堅信人文進步不可阻擋。1879年8月3日,在他最後的公開演講中,他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過於樂觀的預言:


「二十世紀戰爭將消亡,絞刑架會廢除,仇恨會湮滅,邊界線會取消,教條會廢止;人們會活下來。」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創作了眾多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雨果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代表作有《鐘樓怪人》、《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等。在法國,雨果詩集广泛流传,如《靜觀集》和《歷代傳說》。他还創作了4000多幅画,雨果現存的绘画作品嫻熟程度令人吃驚,在風格和處理上很「現代化」,預示了超現實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的實驗技巧。他的一些画作被當時的藝術家賞識,如文森特·梵谷和歐仁·德拉克羅瓦;後者稱如果雨果改行當畫家,定會卓越出眾。


雖然他要求窮人葬禮,但總統儒勒·格雷維在6月1日為雨果舉行了國葬,舉國致哀,超過兩百萬人參加了葬禮遊行。随后雨果被安葬於巴黎先賢祠,與大仲馬和左拉同眠。許多法國城鎮都有以他命名的街道。从此他的遺產被各種方式紀念,包括法國鈔票上的肖像。


在他去世前兩年在他的遺囑中加上了一條修改附錄:


Je donne cinquante mille francs aux pauvres. Je veux être enterré dans leur corbillard.

Je refuse l'oraison de toutes les Églises. Je demande une prière à toutes les âmes.

Je crois en Dieu.


「我留給底层窮人們五萬法郎,我希望能用他們的柩車把我运往墓地。

我拒絕任何教堂為我做禱告,我請求所有的靈魂為我祈禱。

我相信上帝。」





[雨果诗选]




莎士比亚



面向羞辱,嘲讽,莎士比亚

头带风暴,冲破云层,

幽晦的诗人写了部作品,

艰涩,壮丽恢宏,

满是深渊,眩晕,

将光焰射向山顶,

在未闻的幽境阴沉、丰富,

三百年来,思想家们迷蒙,

凝视他,直至惊愕:


那是一切的归宿,

心灵深处的一座山峰。




六月之夜


1837年9月28日

白英瑞 译


当夏日的白昼退尽,繁花似锦的平原

向四面八方飘洒着令人陶醉的香气;

耳边响起渐近渐远的喧声,闭上双眼,

依稀入睡,进入透明见底的梦境里。

繁星越发皎洁,一派娇美的夜色,

幽幽苍穹披上了朦朦胧胧的色彩;

柔和苍白的曙光期待着登台的时刻,

仿佛整夜都在遥远的天际里徘徊。




致世纪病孩



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如果你

还这样苍白,

当我看见你步入我命运的阴影,

我已朽,你是小孩;

如果发现我们岁月之链铰在一起,

我将跪拜,

注视你,让死神走向我,

让窥视你的幽灵远远离开;

如果你的手这样苍白弱小,

当你在摇篮

颤抖,仿佛在等待生长的翼,

犹如小鸟;

如果我看不到你的红润、强壮和欢笑,

如果你沉入忧伤的梦境,

如果你不随手关掉

身后那扇门;

如果我看不到你像美女一样

健康、欢笑、矫捷而行,

如果你像

不愿留下的弱小精灵,

我会认为在这个世界,裹尸布有时

与襁褓同道,

你来为了离去,你是带我远离

的襁褓。



播种季  ----傍晚



这正是黄昏的时分。

我坐在门楼下,观赏

这白昼的余辉照临

工作的最后的时光。

在沿着夜色的田野,

我凝望着一个衣衫

褴褛的老人,一把把

将未来的收获播散。

他那高大的黑身影

统治着深沉的耕地。

你感到他多么相信

光阴的有益的飞逝。

他独在大野上来去,

将种子望远处抛掷,

张开手,又重复开始,

我呢,幽暗的旁观者。

沉思着,当杂着蜚声,

黑夜展开它的影子,

仿佛扩大到了群星

那播种者庄严的姿势。



良心



携带着他的披着兽皮的儿孙,

苍颜乱发在狂风暴雨里奔行,

该隐从上帝耶和华前面奔逃,

当黑夜来时,这哀愁的人来到

山麓边,在那一片浩漫的平芜

他疲乏的妻和喘息的儿孙说:

“我们现在且躺在地上去入梦。”

唯有该隐不睡,在山边想重重。

猛然间抬头,在凄戚的长天底,

他看见只眼睛,张大在幽暗里,

这眼睛在黑暗中深深地看他。

“太近了”,他震颤着说了这句话。

推醒入睡的儿孙,疲倦的女人,

他又凄切地重在大地上奔行。

他走了三十夜,他走了三十天,

他奔走着,战栗着,苍白又无言,

偷偷摸摸,没有回顾,没有留停,

没有休息,又没有睡眠,他行近

那从亚述始有的国土的海滨,

“停下吧,”他说,“这个地方可安身

留在此地。我们到了大地尽头。”

但他一坐下,就在凄戚的天陬,

看见眼睛在原处,在天涯深处。

他就跳了起来,他惊战个不住,

“藏过我!”他喊着,于是他的儿孙

掩住唇,看那愁苦的祖先颤震。

该隐吩咐雅八——那在毡幕下面,

广漠间,生活着的人们的祖先,

说道:“把那天幕在这一面舒张。”

他就张开了这片飘摇的围墙,

当他用沉重的铅垂把它压住,

“你不看见了吗?”棕发的洗拉说,

(他的子孙的媳妇,柔美若黎明。)

该隐回答说:“我还看见这眼睛!”

犹八——那个飘游巡逡在村落间

吹号角敲大鼓的人们的祖先,

高声喊道:“让我来造一重栅栏。”

他造了铜墙,将该隐放在后边。

该隐说:“这个眼睛老是看着我!”

海诺克说:“造个环堡,坚固嵯峨,

使得随便什么人都不敢近来,

让我们来造一座高城和坚寨;

让我们造一座高城,将它紧掩。”

于是土八该隐,铁匠们的祖先

就筑了一座崔巍非凡的城池,

他的弟兄,在平原,当他工作时

驱逐那约椰士和赛特的儿孙;

他们又去挖了过路人的眼睛,

而晚间,他们飞箭射明星灿烂,

岩石代替了天幕飘动的城垣。

他们用铁锁链把大石块连并,

于是这座城便像是座地狱城,

城楼影子造成了四乡的夜幕,

他们将城垣造得有山的厚度,

城门上铭刻看,禁止上帝进来。

当他们终于建筑完了这城砦,

将该隐在中央石护楼中供奉。

他便在里面愁苦。“啊,我的公公!

看不见眼睛吗?”洗拉战栗着说,

该隐却回答道:“不,它老是在看。”

于是他又说:“我愿意住在地底,

像一个孤独的人住在他墓里,

没有东西见我,我也不见东西。”

他们掘了个坑,该隐说:“合我意!”

然后独自走到这幽暗的土茔,

当他在幽暗里刚在椅上坐稳,

他们在他头上铺上泥土层层,

眼睛已进了坟墓,注视着该隐。



杜青钢 译



继铜色的天幕,是灰沉

的苍穹。夜迈出一步。

黑暗之物将生,

树林窃窃私语。

风,吹自九霄。

黄昏金毯闪烁

的水面,皱起,一道道

黑夜的幽波。

夜又进了一步。

刚才,万物在聆听。

此刻,已阒然无语,

一切在逃亡、藏匿、寂沉。

所有生命、存在和思想

焦急关注

冥冥寂静走向

阴暗大境的脚步。

此刻,在云霄,

在阴暗的广度,

万物明显感到

一个伟大神秘的人物。



陷入沉思,

边毁边创造的上帝,

面对出混乱走向

虚无的世界,会怎么想?

他是否在倾听我们的声音?

和俯耳于天使,倾耳于恶魔?

巡视我们昏睡的梦境, 他想到什么?

几多太阳,崇高的幽灵,

闪亮的轨道上多少星体,

在深渊,有多少

他或不满意的天地!

汪洋无垠,

几多巨魔,

黑暗中,滚动

多少畸形的生灵。

液汁流淌的宇宙,

还值得注视?

他是否会砸烂这铸模,

抛弃一切,重新开始?



唯有祈祷是避难所!

在幽暗的时刻,我们看见

所有创造

似黑魆魆的大殿。

当寒影浮荡,

当蓝天出眼中隐去,

来自天空的思想

只是缕缕恐惧。

啊!沉寂苍白之夜

在我们心间抖动某物!

为何在虚中觅寻?

为何要跪地匍伏?

这神秘的纤维是什么?

阴郁的恐慌,

为何麻雀失去自由?

雄狮再无法称王?

沉于黑暗的一个个问题:

在布满哀愁的天空;

在灵魂沉落、双眼迷失

闻所未闻的幽冥中,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致使人,被驱逐的精神,

怕见你可怕的宁静,

啊,无垠的阴影。




雨果虽然对二十世纪人类没有战争的预言没有实现,而且再过一两个世纪也基本无发实现。但是雨果的另外一个预言一定可以实现,那就是八国联军从中国掠夺的文物会归还中国。


在此附上雨果以诗歌般的豪情回复给一位参与火烧圆明园的法国军官的信。


1861年,法军巴雷特大尉来信请雨果为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写篇纪念文章。大文豪雨果在给他的这位朋友、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巴雷特大尉的回信中,悲愤地谴责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的对人类文明令人发指地掠夺和毁灭的罪行。


雨果在信中预言道:“我相信,总有这样的一天——这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表达了这位文坛巨匠令人尊敬的正义感和坦荡襟怀。




致巴雷特大尉:


您说很想知道我对军事远征中国一事的看法。既然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一桩豪迈而又体面的事情,那就只好劳驾您对我的看法赋予一定的意义。在您看来,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联合舰队所进行的这次远征真是无上的荣耀,而且还是法兰西和英吉利共同分享的一次荣光,因此您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是否有充分的认识。


既然您想听听我的意见,那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圆明园。奠定艺术的基础的是这样两种要素,即产生出欧洲艺术的理性空间与产生出东方艺术的想象空间。在以想象为主的艺术里,东方中国的圆明园的地位就相当于欧洲以理性为主的艺术中的帕特农神殿。


凡是人类 ——几乎是所有神奇的人类的想象所能创造出来的一切,都在圆明园得到体现。帕特农神殿是世上极为罕有的、独一无二的创造物,然而圆明园却是根据想象拓制出来的一个更加硕大的模型,而且也只有根据想象才能拓制出这样的模型。


您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您尽可以用云石、玉石、青铜和陶瓷来创造您的想象;您尽可以用红松来作它的建筑材料;您尽可以在想象中拿最最珍贵的宝物,用华丽无比的名绸来装饰它。


您可以借想象把它化为一座宫殿,一间闺房,一个城堡;您尽管去想象那里住的全是神仙,遍地都是宝藏;您尽管去想象这座建筑的构成全是用油漆漆过的,上了珐琅的,镀金的,而且还是精雕镂刻出来的;


您尽可以在想象那些具有诗人般非凡想象能力的建筑师,他们把《一干零一夜》中的一千零一个梦在现实中呈现出来;您也尽可以去想象她的四周遍布花园,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朱镂和孔雀。


总之一句话, ——您尽可以凭借人类所具有的无限丰富和无可比拟的想象力,把它想象为是一座神圣庙堂,一座辉煌的宫殿, ——这样,这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您的眼前了。


为了创造它,需要好几代工匠成年累月地进行艺术创作。这座庞大得跟城池一样的建筑物,是经过好几个世纪才建筑起来的。


她是为什么人建造的呢?是为这个世界的各族人民。因为创造这一切的时代是人民的时代。


伟大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他们人人都知道这座圆明园;伏尔泰就提到过它。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大剧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没有亲眼看见过它的人,那就尽管在想象中去想象它好了。


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这里对它的描绘还是站在离它很远很远的地方,而且又是在一片神秘色彩的苍茫暮色中作出来的,它就宛如是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影影绰绰地呈现出来的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


而今,这个无比神奇的世界瑰宝再也看不见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这一切所作所为,均出自额尔金之名。


这不禁使人想起曾经存在于世的帕特农神殿。他们把对待帕特农神殿的手法搬来对待圆明园,这一次做得更是干脆,更是彻底,一扫而光,不留一物。


即使把我国所有教堂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这场浩劫真是一桩了不起的汗马功劳和一笔十分得意的“外快”。


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的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的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之后,他们才双双手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我们,欧洲人,总认为自己是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看吧,文明竟是这样对待“野蛮”的。


在将来交付历史审判的时候,有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不过,我现在就要在这里提出这份抗议,而且我还要感谢您使我有机会提出我的抗议。绝不能把统治者犯下的罪行跟受他们统治的人们的过错混为一谈。做强盗勾当的总是政府,至于各国的人民,则从来没有做过强盗。


法兰西帝国侵吞了圆明园一半宝物,现在,它居然无耻到这样的地步,冠冕堂皇地以所有者的身份把圆明园的这些美轮美奂的古代文物拿出来公开展览。我相信,总有这样的一天, ——在这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会把自己掠夺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我暂且出示这样的证明:这次抢劫就是这两个掠夺者干的。


阁下,您现在总算知道了,我对这次军事远征中国的事情,是有充分的认识的。



维克多·雨果


_______________

附:


雨果的另外一部著名长篇小说《九三年》


雨果与歌德一样,虽然他们都有很著名的小说,但他们最伟大的作品依然是他们的诗歌和诗一般的句子。


“一批人来了,一批人又走了,事变接连发生,而我呢,却始终待在星星底下”


“我要毛虫化为蝴蝶,我要蚯蚓变成生机盎然的花朵,飞舞起来,我要……”


“在我们身上造成黑夜的东西,也能给我们留下点点星光”


......


在雨果《九三年》之中,如同这般如诗歌般动人的句子不在少数,为小说增添了不少灵动的气息。但也正如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诗歌可以是充满想象,无依无据,在大脑中尽情地飞扬。但小说不行,小说需要一个可以说服读者的事情发展经过,能够让读者理解和认同塑造的人物的所作所为。


雨果在《九三年》中塑造的三个人物形象,虽然性格鲜明,但小说的革命主题却模糊不清,消融在怜悯与矛盾心情之中。主人公是一个阶级的象征,他们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一种理想、一种理念,而恰恰不是我们身边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多的像是一种理念的表达,而并非是小说情节的推动。正如最后朗德纳克回头救三个小孩,也只是因为雨果在这本书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在革命的真理之上,存在着人道的绝对真理”,所以复辟者的代表侯爵必须这么去做,而我们却看不到这个行为后面的必然原因。

(飞鱼与海豚  来源:知乎)

《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


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急风暴雨时代,发生在共和国诞生不满一岁、革命与封建复辟势力生死搏斗的1793年。5月,巴黎国民军的一个“红帽子联队”在树林里搜索时,发现了在饥饿中的农妇佛莱莎和她的三个孩子,并收留了他们。6月1日傍晚,大雾之中,从英国在布列塔尼的索德一个海岛起航了一只伪装成商船的军舰,船上有逃亡的法国保王党军人,还载着一个农民打扮的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他戴着皇后在塔堡监狱绣的百合花统帅绶带,被秘密派到旺代发动十万盲目忠于国王的农民军叛乱,迎接英国人登陆,企图一举把法兰西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军舰起航前,共和国方面已得到情报,并通知巡逻舰俘获此船,将朗德纳克送上断头台。不料这一军舰由于途中一尊发射二十四磅重炮弹的大炮滑脱,船员无法控制,终于迷失航向,误触暗礁,滑脱的炮身又撞漏了船,撞死了炮手,撞坏了一半以上的大炮,船身不断下沉。在这危急的当口,法国巡逻舰舰队又出现在面前,无论是迎战还是后退,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必然毁灭。为了完成以旺岱为基地摧毁新生的共和国,使王室、贵族的反革命势力起而复生的使命,舰长派一名勇敢的水手阿尔马罗用小舢板护送侯爵逃生。


朗德纳克侯爵在布列塔尼一个海湾登陆,在小山顶的碑石上发现了通缉他的告示,署名的海岸远征军司令正是他的继承人,他的侄孙郭文子爵,他内心升起无比痛恨的火焰,决意与这一家族的叛逆势不两立。上岸次日,他便找到报复的机会,在山下村子里,他正好与刚刚占领这村子的七千旺岱军队相遇。在他的命令下,这帮反革命匪徒把战斗中俘获的巴黎联队士兵全部枪毙,包括那个被联队收留的母亲,把村子烧光,把三个孩子带走。


在巴黎,英勇的市民兴高采烈地庆祝革命的胜利。在一家小酒店里,革命的领袖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正共同商量解除共和国巨大潜在危机的办法,为了消灭威胁革命的旺岱叛军,国民公会委派西穆尔登为海岸远征军司令部政治委员,并由他们三人正式签署了公安委员会的正式委任令。他们说,西穆尔登有全权去监视那个司令官,因为这个年轻的贵族虽然很有军事才能,又很勇敢坚强,已经打败了年老的朗德纳克,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宽恕、待人慈悲,他释放俘虏,认为强者对弱者有保护的责任,他不愿杀死已经趴在地上的人,总之他有半颗柔弱的心。但革命对反革命是绝不能宽大的,尤其对那个顽固的反革命侯爵;同时革命对那些宽恕反革命的人也绝不能容忍。


当西穆尔登听到司令官的名字是郭文子爵时,顿时脸色苍白。这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西穆尔登以前是个教士,他有一颗纯洁高尚然而忧郁的心,他善于思考、博学多才,虽然科学毁灭了他的信仰,他却一直守着教士的戒律,孤身一人。他曾把全部爱情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那是他年轻时在布列塔尼的郭文家族当家庭教师时的郭文子爵。这是一个无父无母、由叔祖父朗德纳克侯爵抚养的孩子,他把自己的知识、信仰、意识、道德、理想、人民的灵魂都灌输给这个贵族子弟。一次郭文重病,他日夜守护在床边,挽救了孩子微弱的生命。孩子长大成人,当了上尉出发到军营去了,他们再也没见过面,只能相互思念。


西穆尔登憎恨诺言,憎恨专制政体,憎恨神权,他曾幻想共和,终于成为一个冷酷、坚定的革命者。西穆尔登日夜兼程赶到旺岱时,正遇上共和军与叛军的厮杀,他用自己的身体又一次拯救了郭文的生命。他凝视着久别重逢的亲人,淌着血的脸上闪耀着快乐的光芒,郭文叫着“恩师”跪在他的身旁。


西穆尔登看到昔日的孩子已经变成勇猛的战士、一个屡建战功的指挥官、革命的柱石和英雄。他梦想他将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军事领袖,披着光闪闪的铠甲,前额闪着正义和理性的光芒,好像看到自己的灵魂化成伟大,但幸福的面容上随即掠过一层阴影。


尽管朗德纳克也是个军事领袖,并且更残酷、更狡猾、更疯狂,但在搏斗中,总是代表正义与革命的郭文占上风。最后,不但阴谋未能得逞,还被打得走投无路,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十八个人退守到富耶尔森林角上他们家族的一个废弃的旧碉堡里,那是一座基墙厚达十五尺的圆形高塔,出口是个墙洞。高塔与高地由一座石桥相连,桥墩上有一座三层城堡,他们把三个孩子带入其中作为人质,下层堆满干柴、柏油,第三层置放干草。而从桥上进入城堡的厚铁门的钥匙放在侯爵口袋里。一根硫磺引线从铁门下拉入高塔,这样使得共和军无法从桥上进攻高塔。勇敢的共和军先锋队在郭文的指挥下从墙洞向高塔中的敌人发起勇猛进攻,“红帽子联队”曹长巧妙地从炮眼爬进碉堡,里外夹攻,敌人大败,只剩下侯爵几个人从壁上一个能转动的石头暗门逃跑了。


但是负责断后的一个敌人临死前点燃了引线,桥头的小城堡大火腾空而起,被乞丐救活的佛莱莎在火光中从窗户看见了房中酣睡的她的三个孩子,大呼救命,这喊声惊住了已经脱险的侯爵。共和军打不开铁门,又没有梯子,正为救不出孩子而焦急万分。


这时候,侯爵返回碉堡,他手里拿着钥匙走向铁门。之后,他的白发在火光中闪现,从楼里竖下一架梯子,把三个孩子一个个送下来。然后他束手就擒,被押入地牢。


西穆尔登连夜召开军事法庭会议,定于次日处侯爵砍头。然而侯爵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三个孩子的生命的举动引起了郭文剧烈的思想斗争。郭文认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是上帝赋予他的责任,他决然放走了侯爵,把自己留在了地牢中等候审判。


为了这一宽恕,西穆尔登只能按革命法律判处郭文以砍头,施刑的前夜,他来到地牢中与他的孩子一同进餐告别,内心充满痛苦。天色微明,当郭文被执行砍头的同时,一声枪响,西穆尔登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品目录


第一部在海上

第二部在巴黎

第三部在旺代

第一卷 索德雷树林

第一卷 西穆尔丹

第一卷 旺代

第二卷 克莱莫尔号军舰

第二卷 孔雀街的小酒馆

第二卷 三个孩子

第三卷 阿尔马洛

第三卷 国民公会

第三卷 圣马托罗缪的屠杀



[创作背景]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862年雨果还在根西岛流亡时就开始为酝酿中的这部小说搜集材料,他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作了充分准备,十年后动笔写作,花了六个月的时间一气呵成,于1874年2月出版。


九三年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93年这个充满急风暴雨的年代,也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展开生死搏斗的年代。这年年初,新生的共和国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进行疯狂的反扑;国外,英国伙同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从东、南、北三面进攻法国;国内,保王势力在旺代发动叛乱,威胁巴黎,企图里应外合,把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复辟封建王朝。革命政权采取果断措施,大力平定旺代叛乱,严厉镇压反革命,造成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恐怖时代”,使共和国转危为安,为法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湯安 男 2岁
高级顾问
注册日期:2014-09-29
最近登录:2024-12-10
作品数量:568
空间人气:454922
粉丝人数:48
关注的人:2
最新帖子
《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唱歌有感  08/10七绝-掬露煮...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