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管理
三春对雨,种瓜,伐木丁丁(五十七)
发布于2025-04-08 04:41 点击:73 评论:2 作者:湯安

雨,题雨诗。三春,这里指春季的三个月份





一, 对  雨





三  春  对  雨



文  湯安





时近清晨树鸟撩,心生双翼绪妖饶。
阶前草地游光影,故里炊烟戏柳条。
碌碌旅人裁记忆,声声雁雀释逍遥。
漫天细撒金丝雨,不教三春恼旱苗。







开春最后一个夜间零下气温的日子基本过去就是开始扦插树木枝条的最佳时间,这样可以利用余下的冷空气保持离体枝条存活状态,同时抑制霉菌生长,避免扦插失败。扦插貌似简单一插,却是高度需要经验与感觉的微妙操作,时机条件,枝条选择,枝芽复苏情况,植物激素处理,土壤质量透气情况,光照影响,空气湿度和保湿能力等等,大体上都得考虑到近乎缺一不可。只是当扦插枝条下土安顿下来,之后的水分维护就成了重中之重,有没有老天眷顾难易程度和扦插结果大不相同。


今年计划只扦插两种树木的枝条,一种是年年扦插的优质常青树木小叶黄杨,这次的目的明确,选择长度一尺以上,直径一公分左右,上端具有修剪成球状观赏植物条件的黄杨老枝枝条进行生根扦插,成活后用于装饰花园。另一种计划扦插的是之前较少描述的女贞(桢)属半常青灌木冬青。二者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负大好春光给予的天时地利。


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为木犀科女贞属常绿灌木或乔木,亚热带树种,树叶碧绿,革质,枝叶茂密,树形整齐。人们喜爱的桂花树(Os 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的学名木樨就是这个科的科名来历,桂花叶子与女贞叶子很像,二者都是常青而优美的树木,分别属于本科两大主要属木樨属和女贞属。女贞果肾性,初期绿色,然后转红,成熟后为黑色挂果是常用观赏树种。女贞之名的来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过谆谆交代: “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这就是文化,此种植物纯洁青翠而冬季耐寒,乃守节操,自然为人们另眼相看,女贞由此得名。欧美这样的植物命名方式也有,之前提到的郁金香树绿袖子和蓝色小花勿忘我算是比较类似的例子。女贞Ligustrum一词虽然含义不甚明确,常被用来描述其作为生长在农田边界或者花园的植物,但在欧美语系里面有时也用privet代替这种植物的名称,寓意多少带有privilege的荣幸,恩典,信誉,高尚成分。文化毕竟相通大于相悖。


真正的冬青是另外科属的树木,冬青(学名:Ilex chinensis),别名不冻紫、顶树子、冻江木、观音茶等,为冬青科(Aquifoliaceae)冬青属(Ilex)常绿乔木。冬青树皮灰黑色;叶椭圆形或披针形,稀卵形;复聚伞花序单生叶腋,花瓣卵形;果长球形,熟后果实保持红色。这个科属的圣诞树 (Holly, Hollywood, holly 和 Ilex 本身都有常青的意思)就是以坚硬碧绿的叶片和鲜红欲滴的红色果实著称,一些最优质、最小叶的黄杨木实际上属于冬青这个科属而不是黄杨或者木樨科植物。


这篇没打算谈美国,但是中美这么庞然大物,哪里像愚蠢的乡巴佬政客以为的把门一关就可以互不往来。这篇遇到了Hollywood(好莱坞)这个词,还是像李时珍谈女贞树那样谈一下跟白雪公主都演不好的迪斯尼一样越来越江河日下与Holly冬青和荣誉女贞渐行渐远的加州好莱坞(Hollywood)名称来历。


关于好莱坞名称出处,英语里经常可见“传说早年间...”那样的讲古,开头一句是“Legend has it that early residents of SoCal were so inspired by a lovely holly-like bush that they were inspired to call their new digs Hollywood...传说早期的南加州居民因受到一种美丽的类似冬青的灌木启发,便给他们的新家园起名为“Hollywood(好莱坞)....”。当然这只是讲古,没有多少证据,唯一的实物依据是这种激发他们想象的冬青灌木在加州确实存在并且广受喜爱,这种冬青holly树名在当地叫托因树(Toyon),尤其在南加州随处可见。每到秋冬季节,托因(Heteromeles arbutifoli)树便会结满像红豆生南国那样的小红果,其果实和绿叶可以维持一冬的鲜艳美观,即使摘下来挂在屋内壁炉墙上也能长期色泽动人不僵不坏,让圣诞节和新年看起来格外喜庆。传统殖民人家养成用来装饰圣诞节编出桂冠般的圣诞花环挂在门上的习俗并且在北美洲广泛流行。



Toyon Unveiled: California's Own Holly Toyon (Heteromeles arbutifolia), also known as California Holly or Christmas Berry, is a classic staple in native Californian landscapes

Toyon (Heteromeles arbutifolia), also known as California Holly or Christmas Berry, is a classic staple in native Californian landscapes. It’s most recognized for its bright red berries and glossy, dark green leaves, which have a striking resemblance to traditional holly.




托因冬青Toyon的叶子美观坚硬根系发达,广泛生长于加州圣塔莫尼卡山脉,它们极易种植,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仅需偶尔的雨水就可以扎根存活。这种植物能长两到六米(6至18英尺)高。夏季开白花,秋冬结果红色浆果,四季都很美观。剪下的枝条非常适合做节日花艺装饰,它有从黑绿到葱绿不同叶色的变种,厚革质的叶子从多刺少刺无刺到圆润的变种都有,有些甚至长成高耸入云的大树,而且都带有鲜红果实和四季常青的优良特征。我的院子里引种了三种圣诞冬青,分别是葱绿色的大五针叶圣诞冬青,黑绿色的多刺叶黑杆圣诞冬青和叶子极其密集叶片比葵花籽还小的千年矮冬青,它们优美醒目,四季鲜艳,虽然价格较贵,但是极度耐寒耐旱而且都很容易扦插。购买黑叶(墨绿色叶子)黑杆圣诞冬青是因为在花店看到一盆这种半球形的树抽出了五根一尺半高的新生粗壮枝条,具有扦插形成独杆球状装饰小树的条件,于是购买回来,如今已经分出那五棵单独的小树,个个顶着顶端叶球在车道两旁草地的装饰灯边生长。


实际上,“好莱坞”这个名字的由来另有出处,虽然不是来自植物名称,与种树多少也有一点关联。早在1886年,投资家哈维·亨德森·威尔考克斯(Harvey Henderson Wilcox)和他的妻子黛艾达(Daeida)在加州洛杉矶的考恩加隘口附近购买了120英亩的农田和果树林地。他们的赚钱计划是将这片土地分割成小块,转售给当地农场主或者土地开发商来获利。 一年后,黛艾达在一次火车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富豪乘客,对方在伊利诺伊州拥有一个名叫“Hollywood”的庄园。她非常喜欢这个名字,认为这正适合他们夫妇的新地产开发项目,于是,“Hollywood/好莱坞”这个名字就这样来到了加州。好莱坞名声远播,圣诞冬青托因树也跟着沾光被广泛关注种植和选育。由于它的商业运行太过成功,圣诞冬青在北美冬季供不应求,加州洛杉矶人圣诞节采摘托因枝条的异常流行危害到托因圣诞冬青的生存数量,以至于加州政 府不得不出面干预,于1920年专门立法颁布相关法律,禁止在公共土地或非采集者自有的土地上采摘托因枝条,除非持有土地所有者的书面许可,这条法律至今存在,名叫「加州刑法 § 384a条款」。


北美的女贞冬青虽非真正的冬青,但是这个属里面也有不少类似holly冬青的种类,院子里一开始只是购买了绿篱(hedge)用的女贞树,它们冬季可以保留多数叶片。后来不知是小鸟带来的还是土生土长冒出来的又鉴定出完全落叶和多半落叶的“不冻紫”两个品种的女贞冬青,它们的枝条都很耐寒,只是这些纸质叶片的女贞多数属于半落叶植物,不像冬青黄杨那样高度耐寒四季常青。也有一些小叶革质的女贞品种相当耐寒,达到与四季常青的千年矮冬青相似到经常混淆的程度,并且在一些园林用来替代黄杨科黄杨木(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或者冬青科的小叶冬青来培育那种名叫箱子树(box tree)的方方正正景观绿篱。三种箱子树我在参观园林房产中仔细观察考证和尽量从园圃买回来,感觉不开花结果的季节颇难区别它们。


院子里本来还有像国内真正的女贞科植物那样叶子革质而大,树木个头很高的乔木女贞树,有一年大风吹倒了十几米高的一棵,剩下的因为徒长导致树形不好,容易折断,栽种绿巨人时把它们砍伐掉了。绿巨人虽然是更原始的裸子植物,但其商业竞争能力很强,比各种冬青都好种植,抗寒抗旱性强而且抗虫抗病。历史悠久的物种实力果然雄厚。


用作绿篱的灌木女贞的花序花色和花香虽然相似,枝条形状却区别很大,枝条短而硬的落叶女贞不适合扦插培养绿篱,但却适合修剪成倒过来的鸭梨形状,无论有叶季节还是无叶的冬天形态都精致好看,可以单独种植成景观树木。对比小叶黄杨只能做矮篱笆用,篱笆用的女贞冬青枝条柔软细密,夏秋叶子密集,加上生长速度远高于黄杨木和硬枝冬青,是培育中高篱笆的不错树种。开春季节密集扦插上百个长枝条,一切如愿的话一两年后就可以移植出来进行一番布置修剪,形成一道新的女贞篱笆。


一周前移植了一批三年前扦插的如今一米五高的女贞灌木,用来在黄杨篱笆外侧布置一道近一人高的冬青篱笆。受它的成就感鼓励,一鼓作气在空出来的扦插园地里补充扦插上百条今年修剪下来的冬青枝条。


扦插枝条在扦插前大都需要经过植物激素处理,但是最重要的是翻看天气预报,看到有连续两天下雨的预告才提前一天修剪储备供扦插的黄杨木和女贞冬青枝条,浸泡在激素溶液中处理几个小时,短暂晾干之后种进扦插园中,敞开遮阳布让雨水浇灌两天,接近天晴时拉上遮阳布。随后就是等待下一次下雨时敞开遮阳布。就这样保持一个多月的湿润和遮阳,它们基本就能适应环境生根存活下来。


我试过直接在修剪绿篱时把优质枝条直接插到绿篱下面的土壤里,无需激素处理和浸泡水份的懒人扦插方法,发现春季只要抓住雨水充沛的好时机,不论女贞、圣诞冬青还是黄杨都能直接扦插并且大量存活。那些因为大量开花难以在春季扦插的迎春花金钟花探春花则可以在秋季天气转冷的秋雨季节扦插成功,这个发现是因为偶然在秋雨时期有闲修剪金钟花树,下雪前清扫落叶时发现一些剪下来的细碎金钟花枝条扫了几次都没扫干净,才看出来它们是因为落地生根而赖着不走的。可见凡事顺势而为,利用好雨好时节对扦插树木的成功有多么重要。


这些好雨当春而下,于润物细无声中让根系枝芽勃勃生机地当春乃发生。作为对比实验,我验证过几乎各个月份的树木扦插繁殖效果,包括冰天雪地时的室内扦插,深知利用自然雨水的重要作用和春季扦插的优越性,不然即使少量成功,也是劳民伤财很难持久。个中道理值得体会,估计远非瞧不起乡巴佬的某些政客脆弱思维所能理解。


春天的雨柔和细密,下得不疾不徐,从容淡定,仿佛是为了与天光云影共徘徊而来,这样从天而降的的雨即使细小如丝如雾,对于春季的树木小草农人和环境心境,都无异于生命意义上的泼天富贵,---- 全看你的生活观天线接收敏感度够不够接住这样的「精神富贵」。


故而感之,念之,当春对雨赞之,诗之。



_____

文末附上几首对雨或者三春古诗:





次韵张以道对雨



南宋  项安世



西湖水足镜新磨,竺寺云深著色多。

双桨满城舟子唱,一犁无数老农歌。

冬温无计邀滕六,春旱愁人似石皤。

但得新年堪浸种,不嗔花事雨中过。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831年) 中唐 · 刘禹锡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829年) 唐  白居易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

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

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

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二,种  瓜





种   瓜



文  湯安



曾教植物未萌瓜,槛外南山始种瓜。
得雨平添心上喜,听风惦念架旁花。
菜园野句吟偏好,下里巴人乐欲斜。
柴院氤氲家土气,随藤入架驭京华。





相比已经熟络了的春季扦插,种瓜似乎更值得一写,原因无他,与黄瓜番茄豆角辣椒茄子羊角这些出芽率高的蔬菜种植不同,萌发种子带硬壳的瓜类,如丝瓜、苦瓜的技术门槛相当高。


之前的伐木丁丁写过攻克萌发莲子和银杏的技术要领,那时根本没有把萌发丝瓜苦瓜放在眼里,每次萌发失败都自动猜测是亚洲杂货店购买的种子过期或者质量不高所至,加上忙着找机会到中国商店购买应季小贩所贩卖的成品瓜苗解决问题,不曾多想为什么萌发失败。


购买现成丝瓜苦瓜苗价格不低,往年购买十个苗需要花四十美元,去年价格上浮成五十美元,足够买超过菜园产量的丝瓜苦瓜。买苗最大的问题是盲盒购买往往买回来的丝瓜是那种表面带棱的青瓜,不是浅绿色外表圆润的传统丝瓜。二者产量、稳定性和口感相差很大。而苦瓜则通常是深绿色或者表面纹路细碎的脆质印度苦瓜,不是浅色肥厚可口的国内优质苦瓜品种。即使浅绿色外表圆润的传统丝瓜也有优有劣,有白色种子和黑色种子,有的味道很苦,个头细瘦,结果稀疏,像是跟葫芦科蛇瓜什么串了种。


于是这几年都尽量购买优质丝瓜苦瓜种子在家萌发。失败多了就渐渐掌握一些技术要领。今年萌发瓜苗大获成功,发出了好几十棵白种子的短丝瓜和一些黑种子、果实动辄四五十公分长三斤多重的台湾丝瓜苗。


它们的萌发要领何在?除了种子质量一定要好,萌发技巧上一个是六十摄氏度热水激活种子,唤醒休眠状态,另一个是全程采用瓶装纯水浸泡,反复换水,不使霉菌污染种子,浸泡两天后还要像磕瓜子那样小心在种子前端尖头部位开逢,这样继续换水培养过夜才能保证充分吸水。然后就是用干净的棉纸松散包住处理到第三天的种子,放入大培养皿中,盖好盖子摄氏二十五度保持三五天。同时在单独的种植小杯里面准备好无菌湿润透气的泥炭藓腐殖土,三五天后把已经发芽长根的丝瓜苦瓜种子浅埋到种植小杯里,等到瓜苗一寸高开出两瓣子叶时放到光线良好的小温棚里,喷洒酸性水(比例是一升清水里面加五滴食用白醋),如此生长十来天真叶拓展开来就大功告成,这个时候户外如果没有夜晚冰冻风险就可以移栽到菜园里面去了。移栽是另一个需要密切关注气象预告的时机,气候变化经常导致倒春寒的发生,那样移栽出去的苗就全军覆灭,即使少数存活下来也最好放弃从来,因为受伤的苗很难结出正常果实,农民伯伯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真不是万斯这种整天描着黑眼线出来晃荡的变质乡下人辱骂一句“乡巴佬peasant”就能蔑视的。


确保拥有优质种子和品质的一种方法是自己在初秋时节留出来年种植的种瓜,让留种的瓜充分成熟,然后收集种子清洗干净晾干之后室内放置一周左右就可以装进透明干燥的种子瓶或者干燥的矿泉水瓶拧紧之后四度冰箱保存,这样有利于种子后熟和春化,确保来年高萌发率。这些技术说难不难,遗漏任何环节则难以确保成功萌发丝瓜苦瓜种子,白白浪费十来天的宝贵时间。因此总结出来,以便掌握具体细节要点,事半功倍。


聊完枯燥的技术问题,信马由缰地聊一聊唐宋时期文人诗词里面的种瓜是指什么瓜。名声不佳的李嘉诚在挑唆港独占中动乱时发广告大讲「黄台之瓜」,说的是唐代之瓜。


唐朝已有黄瓜,早在西汉时期黄瓜就已经传入中原地区,初名“胡瓜”,后因隋炀帝忌胡人、也忌胡名而改名“黄瓜”。比黄瓜更早的自然是本土出产的瓜类,我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汉族农事历书《夏小正》记录说:“五月乃瓜”,说明商周时期人们是五月才开始种瓜,掐指一算,倒也合理,正好供炎热的七月上市消暑。


《诗经》也提及“七月瓜熟”:“七月食瓜”(《豳风·七月》),“中田有庐,疆场有瓜”(《小雅·信南山》),“麻麦幪幪,瓜瓞唪唪”(《大雅·生民》),“绵绵瓜瓞”(《大雅·绵》)。


喜人的是,以上所有的先秦和古代多数时间文人种瓜的“瓜”,都是指甜瓜。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沉睡了千年的辛追夫人的胃里就有甜瓜种子。不难想象那些甜瓜滋味之美,远非欧洲名画里面的原始厚皮个小的西瓜可比。可惜那些甜瓜种子是像黄瓜种子那样软壳的,不像同时出土的古莲子硬如铁甲的外壳可以让两千年前的古莲成功萌发供今人观赏。


好在这种甜瓜就是司马迁写的《史记》,也在《萧相国世家》中,提到了古代最著名的种瓜人:“召(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於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 的东陵瓜。其瓜在历史上广有记载,一路流传下来,如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都有大量种植,猜测邵平种的东陵瓜就是我小时候在北京和内地非常喜欢吃的那种瓜皮灰绿光洁,口感甜软的夏季甜瓜,因为过熟时瓜肉绿而面,有些地方叫它面瓜。


“昔闻东陵瓜,近在东门外”(晋朝阮籍);“东陵出于秦谷,桂髓起于巫山”(晋朝陆机);“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唐朝杜甫);“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唐朝孟浩然);“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唐朝王维);“五色称珍,东陵咏佳”(唐朝柳宗元);“此理一杯分付与,我思明哲在东陵”(宋朝黄庭坚);“山田荦确苦多沙,学种东陵五色瓜”(明朝王宠);“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清朝纪晓岚)。从晋到清,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都吃过东陵甜瓜。这种甜瓜皮薄肉美,种子较小,瓜皮有绿色斑纹和斑点,熟时脆甜多汁,老一些则面甜可口,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


《唐语林》记载: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曾经问大诗人李白:“朕于天后任人如何?”李白回答:“天后任人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取肥大。” 李白的回答显示,他在长安城中的东市或西市,见到过卖瓜的摊贩,也见过长安的小孩子买瓜时,只选大的、不选对的。李白所说的要选“对的”,是指味道甜美可口,自然是说邵平东陵种瓜那种甜瓜而不是当时已有贩卖的黄瓜。


黄瓜之外,唐朝也有冬瓜。冬瓜在汉魏时期就已遍布大江南北。唐朝还没有南瓜,诗人们要等到元朝,才能种上和吃到南瓜,然后要等到宋朝,才能吃到丝瓜,到了明朝,又能吃到苦瓜。


至于西瓜,一般认为它的祖先科尔多凡瓜原产非洲苏丹沙漠,是一种拳头大小的黄色、浅绿或者白色带有稀疏绿色花斑纹路的黑籽白瓤苦味野瓜,其剧烈的苦味跟苦瓜一样来自葫芦素,因为种子可食,瓜体存储水份而被原始土著用来存储水份。在不断驯化变甜的过程中于四千五百年前经埃及两千五百年前经欧洲希腊通过中亚阿 拉 伯传入中国。古埃及人对西瓜改良变甜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就像马王堆出土甜瓜籽一样,埃及金字塔等各类墓穴均出土了大量西瓜籽。金字塔壁画甚至栩栩如生地绘有模样跟今天的椭圆型大西瓜一样的古埃及西瓜,伴随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用来储存水份预防中暑的苦西瓜流向世界各地。希波克拉底专门记录了西瓜利尿消暑的这一药用价值,颇为许多反对中医的西医迷们所敬仰。


只是无论是古埃及还是古希腊希波克拉底都没有记录西瓜的甜味。在距今1600年前地中海东部的土耳其马赛克壁画中出现了黄色瓜瓤和只有少量种子的西瓜,至少表明多汁的西瓜已经在那里出现,只是甜度不明。直到文艺复兴的欧洲,欧洲西瓜瓤还都是白色或者只在种子周围略带粉红色的淡味小型瓜,各种切开后惨白的西瓜在欧美艺术博物馆的十七世纪油画中反复出现,直到十九世纪以后西瓜才苦尽甜来颜色越来越红。


其实中国的西瓜亦可能来自西域本土而不是非洲或者欧洲,或者二者兼有。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很早就有瓜皮跟西瓜一样的苦味野西瓜,当地名称“稀瓜”,寓意据说是用它补充水份时因为同时服下大量葫芦素而导致腹泻拉稀。腹泻总比干渴而死幸福多了。


西瓜的中文记录出现于唐朝之后的五代时期,种植的引进路线却不是由西边的欧洲中亚而是公元八世纪由中亚花喇子谟传入西域再经契丹传入东北的辽国。原因是胡骑打仗也依靠西瓜运水,辽太主耶律阿保机于是亲自下令推广种植西瓜并且在当地农民努力克服了西瓜不耐寒的问题。


因此,唐代种植西瓜最早也得是唐朝末期,肯定不在武则天的时代。唐朝之后五代时期的胡峤,因为被虏到契丹而首次见到西瓜。胡峤逃回内地后,为阔别七年的家乡著有《陷虏记》:“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于是中文首次出现西瓜一词。《陷虏记》的记载是“纸上证据”,时间是公元947年。而在1995年内蒙古赤峰市的辽墓壁画中,我们得到了这一记载的“地下证据”:在这一幅多达44人的壁画中,墓主人旁边的矮几上,明显摆放着三个西瓜。这无疑是对辽太主耶律阿保机推广辽国西瓜种植功绩的最好彰显。


所以,李贤在《黄台瓜辞》所说: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武则天「黄台摘瓜」的瓜论品种大体可以是黄瓜、冬瓜、甜瓜之一或者队它们混合种植。不可能是西瓜或者倭瓜。当然,武则天并没有种过瓜,李贤和香港前首富李倭瓜的用意并不在瓜而在谐音“摘瓜”,也就是砍脑袋的意思。


由种瓜写到黄台摘瓜,离题万里,尾大不掉。结尾讲完黄台这个故事:


”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武则天正策划着自己上台当皇帝,于是毒杀了大儿子李弘,立二儿子李贤为皇太子。李贤是个聪明人,在与两个弟弟李显、李旦一起侍奉父母的时候,不久就明白了亲爹不顶事、亲妈有企图。他知道,自己也必将是李弘的下场,同时又担忧两个幼弟的命运,于是“每日忧惕”,但又无法直说,只好作诗《黄台瓜辞》,诗中将自己的亲妈武则天比作种瓜人,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武则天的儿子们都比作了“瓜”。为了让武则天听到后,能够有所醒悟,他让人谱曲之后命乐工“歌之”,以使武则天听到。


这首诗之前,李贤已于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四年之后的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李贤被武则天派来的酷吏丘神勣传令自尽,终年29岁。至此,除了史上有“英毅有才略、善骑射”之称、对于唐肃宗平叛大业有定策之功的建宁王李倓,大儿子李弘。武后把第三个瓜李贤也摘了。


没有史料表明,武则天曾经知悉《黄台瓜辞》的诗句,我们更不可能知道她对于这首诗的反应。但是,从李贤之后,武则天的确停止了残杀亲生子女的步伐。或许与李贤的诗广为传唱,终于让武则天听进去和停止了摘瓜。


武后的三儿子李显和四儿子李旦,虽然生命安全也曾经一度危如累卵,但仍然有惊无险,最终都保住了性命,还先后登上皇位,就是历史上的唐中宗和唐睿宗。不然就没有上面睿宗的三子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语林》记载的李白挑瓜经验谈了。


诸位遇见什么不顺心的事时,不妨拍拍脖子上的瓜,瓜在,事就好办,总比无瓜的太子皇子幸运不是?



以上古代瓜类资料修改自网上资料,内容主要搬自[ “种瓜黄台下”,种的什么瓜?]一文,文章作者:  章雪峰 发布时间: 2016-08-24 09:29。后面西瓜资料还引用了[【鬼谷闲谈】西瓜:沙漠苦果如何成为人间至甜]里面的相关数据,一并感谢)


最后,考证一下古代东陵瓜的模样和如今的符合东陵瓜的是什么甜瓜。东陵是秦国后期的地名,位于长安东部,与邵平是秦国官员相符。长安自古出产甜瓜,东陵瓜一直到清朝都是著名的长安甜瓜,其香气很像陕西秦岭所产的一种花朵硬币大小的玉兰花的甜蜜香气,民间又称之为香瓜。不难查证长安种植香瓜甜瓜之地为阎良,堪称历史悠久,证据来自《诗经》“绵绵瓜瓞,....自土沮漆”的诗句。


绵 春秋 · 诗经


绵绵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


诗注:四言诗《绵》,文王之兴,本由大王也。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兴也。绵绵,不绝貌。瓜,绍也。瓞,瓝也。民,周民也。自,用。土,居也。沮,水。漆,水也。笺云:瓜之本实,继先岁之瓜,必小,状似瓝,故谓之瓞。绵绵然若将无长大时。兴者,喻后稷乃帝喾之胄,封于邰。其后公刘失职,迁于豳,居沮、漆之地,历世亦绵绵然。至大王而德益盛,得其民心而生王业,故本周之兴,自于沮、漆也。」


阎良区是如今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西安市的东北部。“沮漆”是古代长安的阎良所在地的河流,今天的阎良石川河。诗经这首作品帮助确定以产甜瓜出名的阎良与邵平东陵种瓜的产地长安东陵完全吻合。阎良不大,位于沮漆河,历史上一直以出产甜瓜著称,因此可以断定东陵瓜就是「自土沮漆」阎良瓜。1958年,在西安市郊区发现了野生的薄皮甜瓜,个头小,近球形,品质特征符合元代《农书》中所说“其肉与瓤,甘胜糖蜜”;明代《本草纲目》中说“甜瓜之味甜于诸瓜,故独得甘、甜之称”,皆因其味之甘美。


我国甜瓜产地主要有以陕西薄皮甜瓜也就是东陵瓜为代表的这个类型、新疆厚皮甜瓜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哈密瓜,白兰瓜),以湖南、湖北、安徽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海南、广西为代表的华南地区。阎良区则是全国最大的早春甜瓜产区。其中包括东陵瓜这类属于阎良早春到初夏上市薄皮甜瓜。


根据诗经图谱里面对「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的配图,结合我所吃过的陕西本土甜瓜 ,可以推证这种秦代到唐代以车船运输的甜瓜是外形短圆形至纵长椭圆的皮色偏绿薄皮甜瓜和带有绿条斑的香瓜蜜瓜,小型者外皮无需去除,可以直接食用。虽然如今产业化经营的阎良甜瓜包含许多品种,颜色各异,其中许多是中大型的圆形白色黄色浅绿的种类,属于适合电商经营的耐储存和长途运输的厚皮甜瓜,但是只有灰绿皮有条斑或者没有条斑的这种陕西蜜瓜香瓜为当地特产薄皮甜瓜,它已经发展出许多薄皮甜瓜培养品种,著名的包括小如拳头的芝麻蜜,状如饮水瓶的高石脆,琼玉,扁圆的蜜窝子,青香脆,等等。它们不仅外形符合诗经甜瓜图谱,而且与起源新疆的厚皮甜瓜不同,本身就属于东陵本土特产的薄皮甜瓜。薄皮甜瓜品质极佳,由于个头小和不耐长途运输,如今的竞争力不如中大型的厚皮甜瓜,想要品尝最优质的东陵瓜最好是去西安亲自购买,这也是如今人们多数以为阎良甜瓜是诸如什么伊丽沙白,金红脆,金丰一号,黄河哈密瓜那样的硬皮甜瓜的原因,而不知唐玄宗所嗜好的和杜甫李白孟浩然诗中的那种薄皮蜜甜到极致,当地人戏称“阎良锁喉瓜”的东陵瓜美味。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阎良甜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业部公告第1478号)。


对比陕西的东陵薄皮甜瓜,我所吃过的厚皮甜瓜最好吃的一个是绿瓤哈密瓜,极其甜美,甚至甜到发咸和让人舌头抽筋。另一个是兰州白兰瓜,不仅甜蜜而且极香。兰州特产的打瓜是西瓜进化过程中的另外一个分支,在兰州叫做子瓜,专门产籽,瓜不大籽个大肉足。 千百年选育下来这种打瓜的瓜瓤其实也挺好吃的。 微微的甜,主要是水份清冽甘爽, 夏天吃非常甘冽解渴清爽宜人。


中国宋元古人并不感觉西瓜有多么可口:


西瓜园


(1170年) 南宋  范成大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誇。



天水大选以西瓜见飨


元末明初  李穑


医王隙地有西瓜,味似甘泉色雪华。

齿决黑犀犹不易,何曾火里种莲花。



赞美西瓜甜蜜是明代才有的事情,可见武则天即使有西瓜也不会有在黄台种它们的念头。



题画屏。九首。为李(玉如)作


其八 西  瓜


明  徐居正

谁传西果种江南,至味深深蜜雪甜。
我抱十年司马渴,披图不觉堕涎馋。



诗人徐居正写过不止一首以西瓜为题目的诗,可见对甜美的西瓜印象深刻。诗中还透露出两件事,一个是人们很快就忘记了在传播西瓜种植技术过程中辽太主耶律阿保机、胡峤和大学士洪皓的贡献,另一个是徐居正写到古代糖尿病代言人司马相如的司马渴。看来文学医学和外交专家老徐也不能多吃西瓜甜瓜,他们如果活在今天,保健医生会要求这些国之栋梁多吃一些猕猴桃蓝莓牛油果草莓和樱桃番茄。




寒冷的甘肃兰州和东北辽国都不是适合甜瓜西瓜生长的地区,当年辽太主敕令为骑兵军备种瓜之后,当地农民就开动脑筋在保暖牛棚里用牛粪覆盖瓜种升温促芽,即使萌发种植下地之后遇见倒春寒也可以在田间地头生火驱烟提供保温,这样的牛棚技术经被俘七年的胡峤的简单描述传到长安,多年后又有被金国扣押15年的宋朝大学士洪皓在金国详细考察西瓜种植携带西瓜种子回江浙之后著述《松漠记述》、《松漠记述续》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因而传播江南地区推广西瓜种植。这种因为一些有心之人的专门推广而实现农作物种植推广的事件在历史上屡屡发生,但几乎都很快就被人们遗忘,如明朝嘉定皇帝为了应对饥荒大力推广从福建进入中国的南美玉米红薯土豆的种植。红军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时期擅长经济观察的刘 少 奇针对陕北种植的玉米个头低矮产量不高而亲自找来了产量具有碾压优势的美国高杆高产量马齿玉米种子在延安推广。种植西瓜技术还经由女真族的迁徙传到更加严寒的黑龙江哈尔滨,才有了如今哈尔滨的西瓜大又甜,吃瓜群众一边赏冰一边吃瓜。当然今天哈尔滨已经不叫牛棚西瓜甜瓜而是标准的大棚西瓜大棚甜瓜。古老的地中海东部土耳其如今依旧是全球一大西瓜产地,中国则为另一个最大产地,全球热捧的无籽西瓜就是留美华人学者黄昌贤博士首先培育出来的优秀品种。这位无籽西瓜之父归国后成为新中国果树水果泰斗,为中国桃子李子杏子等一大批优秀水果的培育做出巨大贡献,让中国人在吃果树水果方面以大饱口福物美价廉闻名于世。


要论瓜果品种,新疆无疑是集大成的瓜类王国,单说西瓜我吃过的新疆大西瓜个个甜美异常,而且新疆至今出产有纯白瓤、绿瓤、黄瓤、粉瓤等各种颜色的瓜瓤,令人赏心悦目。提到这些必须提到另外一位瓜果科学泰斗吴明珠的卓越贡献,她大学毕业放弃北京生活来的新疆专门发掘当地民间瓜果资源,采集西瓜甜瓜四十四个品种带领团队五十年如一日地潜心钻研,培育出十个西瓜品种十九个甜瓜品种。这些性状稳定的优质西瓜甜瓜品种让中国成为瓜果大国。她致力于早中晚熟品种配套研究和抗病耐性研究,让中国瓜果多季节出产,产量一飞冲天,中国人民继果树水果之后又在瓜果方面物美价廉大饱口福人均年消费上百斤,跃升全球瓜果消费第一大国。最近互联网关于瓜果昂贵的日韩民众羡慕嫉妒中国瓜果丰富多彩质量优异价格低廉的梗的背后就是这些学者一辈子默默付出的成果,是历代胡峤,洪皓,黄昌贤,吴明珠等无数有志之士的贡献。


再附几首种瓜诗:






送孙耕山


南宋末  蒲寿宬



梅落痴风寒赑屃,海雁惊春动归思。

蹇驴石磴空踟蹰,黄犊青山劳梦寐。

千载休疑漱石讹,几人堪说种瓜事。

南州高士不可攀,俗吏空餐抱深愧。




送游潮州二首 其一



(1264年) 南宋  刘克庄



霜简刚言璧有瑕,清朝耳目不应差。

醉翁绝少环滁饮,范老何心庆朔花。

省库钱皆留享士,高斋琴却带还家。

邵平旧圃元无恙,未必封侯胜种瓜。





忆   


南宋  刘克庄



晚遇先皇诏起家,负金莲炬紫薇花。

犯颜屡抗涂归疏,断腕难操起复麻。

愚不入时逃北谷,老难待漏守东华。

人生惟有村田乐,未觉封侯胜种瓜。



最后,诗有诗路瓜有瓜道,种瓜诗也有种瓜诗的规矩和路数,那就是至少论及七律种瓜诗,需要拜老杜下面这首种瓜大作: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758年) 唐 杜甫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少陵这首诗的末联在古代广为文人所感,杜甫感慨的是“八丈兄你才学过人,怎么学起东陵侯邵平当年避祸青门甘愿东陵种瓜啊”。杜诗以及再早一些诗星孟浩然的南山种瓜都用邵平典故写种瓜: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盛唐  孟浩然



樵牧南山近,林闾北郭赊。

先人留素业,老圃作邻家。

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二人之前之后历代文人的种瓜诗中一样少不了引用这些典故,读懂孟杜的种瓜诗就容易体会这些种瓜名词名句和所涉及的人物历史。


附上杜诗[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的解析资料,感兴趣者可以继续阅读:




邵平瓜 故侯瓜 东陵瓜 青门瓜 东陵侯 (五色瓜 东门瓜 东陵五色 青门种瓜 青门五色瓜 青门隐 种瓜侯 芸瓜 东陵子 东陵故侯 东陵种瓜 召平瓜 傍青门 邵平瓜圃 邵平园 东陵老 青门故侯 邵平种 东陵梦 隐故侯 城东瓜 故侯 觅故侯 邵平东陵 邵生瓜田 种瓜东门 卜隐青门 锄瓜士 东陵晦迹 故侯瓜圃 寂寞种瓜 卖瓜侯 邵平不见 邵平田 手种瓜圃 守瓜垄 无田种瓜 五色东陵瓜 种瓜五色 瓜荒 瓜垄访故侯 瓜送东陵 瓜田故侯 邵平 种瓜)典故:相关人物召平,参考典故青门。


邵平(约前207)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水经注》~583~
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
《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记》曰: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谓之东陵瓜,又云青门瓜,青门东陵也。

简释
东陵瓜:指雅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故侯:指弃官隐居之人。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储光羲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 刘得仁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刘长卿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司空图 休休亭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曹邺 老圃当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李商隐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 李峤 瓜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李白 古风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 李贺 安乐宫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杜甫 喜晴(一作喜雨)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杜甫 园人送瓜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沈佺期 初冬幸汉故青门应制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温庭筠 赠郑处士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白居易 读史五首

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 羊士谔 闲斋示一二道者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陈子昂 卧病家园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陈润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骆宾王 帝京篇

×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瀛奎律髓》:
此诗中四句不言景,皆止言乎情。后山得
点赞(1)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zlzt

熹韵

草根雅士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湯安 男 2岁
高级顾问
注册日期:2014-09-29
最近登录:2025-04-13
作品数量:584
空间人气:507985
粉丝人数:50
关注的人:2
最新帖子
白龙马赋  03/13七言排律·古...  08/13《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