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观点
漫谈诗词中的对仗
发布于2017-08-21 05:48 点击:2896 评论:0 作者:友谊之花(acacia)
《漫谈诗词中的对仗》文/acacia
近体诗中的对仗、词中的对仗、还有楹联中所体现的对仗关系。其实对仗还被更广泛地应用在其他的文学表现上,比如在骈文(四六文)中就是主要表现形式,在辞赋中也随处可见对仗句的存在。可以这么说,“对仗”是汉语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尤其是诗歌类文学体裁,对仗更为显得重要。
现今有大量的楹联爱好者,在群中每天以属对为乐趣,出句对句,互动应答,其实都是在享受着这种“对仗”的乐趣,享受着对仗带来的美学效应。因为,对仗首先具有一种美学上的特点,那就是一种“对称美”,这是一种自然的属性。观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万理,无不以“对”的形式来呈现的,比如,天对地、日对月、昼对夜、寒对暑、男对女、上对下,也就是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对”的形式及性质,有其一物事必有其相对的一物一事。从事理上看,好对坏、优对劣、正对邪、明对暗、大对小、喜对忧、荣对辱等等。这种性质是自然的属性,对称,是宇宙间永恒的法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其实就是建立在“阴阳”之说的认识上,在诸如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占卜等等各个方面,无不以其阴阳理论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所谓“阴阳”即“对”是也。凡事必有正反面,凡物必有对应物,是谓之“一分为二”的观点。
而文学正是对自然的一种反映,文学中有对仗的表现,也是应合了自然法则之理。如果在文学表现上体现这种“对应”的关系,那么也当然就具备了人类自然观中的美学要素。对仗之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工稳。不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事物,在审美的角度看,首先稳定才是美学的第一要素。就象我们绘画学中的构图设计,再千变万化,总要有一个视点(灭点)为基准,所有的构图形式都要以这个视点为平衡点的,构图的基本准则就是均衡和对称。还如阴阳之说,阳过盛则火热,阴过重则虚寒,寒冬或炎夏都不能使我们感到很舒服,而春秋温和的气候才会使我们感到舒爽而不躁动。
说这些,是为了理解“对仗”的本原,是从美学的,事理的,自然的角度来看待“对仗”。至于“对仗”这个名词怎么来的并不是很重要,可以是对偶,可以是配对、属对、对称等等,重要的是理解这种对应的关系。那么,在我们的文学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对仗的性质,自然也就可以表现出这种“自然属性”出来,自然之美,自在其中。对“对仗”的美学本质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那么,所有诗词等文学体裁中的对仗形式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至于名目繁多的各种对仗的式样类别,在理解的前提下也不至于使我们眼花缭乱了。
“对”的本身,具有同类性,只有同类性质的事物才具有可以“对”起来的资格,比如日对夜---时间性质,寒对暑---温度性质、男对女---人类性质,等等。还要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建立在同类性的基础上的不同之处。比如日对夜---(因太阳有无而表现的)时间段的不同,寒对暑----温度等级的不同,男对女---性别的不同。所以,对仗的特点是首先要注意“同类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差异性”。我们要注意如何看待这个“同类性”,体现在用词上就是指词的属性。严格地说,对仗句中对应的每个词都应该是同类的词类,但是,这样的要求其实也不符合我们描写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比如对应“风”的就一定是“雨、云、雾”这一类的事物吗?如果这样看待其实也属于过于死板教条了。那么,“同类性”怎么体现呢?我们可以找出所对字词具有的另一个相同的性质,那就是词性。也就是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样也体现出了同类性,那就是词性相同。在这个基础上,再“物以类聚。这个同类性如何,是建立对仗的基础,不可以过于相同,过于相同则属于合掌了,也不可离的太远,过于远离则又容易生“隔”了。那么就需要如何理解这个“同类”了。掌握好远近的分寸,是构建一个好的对仗的前提。
比如我们看这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首先这上下句每字的词性是相同的,这是同类性的第一要素。云对雪---名词相对,且都是自然之物,横对拥----动词相对,秦岭对蓝关---都是地名。怎么掌握对仗句的差异性呢?这才是决定对仗句成功与否的关键。名词多为意象的陈列,动词或形容词才是决定意象的组合变化之关键。所以,处理对仗句的时候,在保证“同类性”的基础上,要重点去炼虚字,才是重点。还看这个例句,先看前四句“云横秦岭”=“雪拥蓝关”,“云”和“雪”本是同类事物,“秦岭”和“蓝关”也没什么差别,重点则是在其中的动词的处理上了。
如果写成“云横秦岭”=“雪卧蓝关”试下,无疑就属于“合掌”了,“横”和“卧”虽然都是动词,都是属于一种静态的描写,但是原句用的是一个“拥”字,就避开了这合掌。因为“拥”字动感就比较强,与“横”字相对,则属于以动对静。所以,即使不看后三字,这前四字的相对也是成功的。同样是动词,表现出的动感是不一样的,不要忽视这些细微的差异,这,往往是绝对句子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同样,看后三字“家何在”=“马不前”,这里“在”和“前”(前行)也都是动词,同样也是一静一动的差异。把这种差异表现出来,其实就表现出了对仗句的“差异性”,整体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上句属于静态描写,下句则是动态的表现。尤其这个“马不前”意味特别深,“马不前”不等于原地静止,而是那种原地徘徊乱步的躁动感,反映了马上人的一种情绪所在。
那么,我们在写作对仗句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这几点了。上下句的词性相同及平仄相对,这算基本要求了,不必过多解释。我们常犯下的毛病是“合掌”与“相隔”,这也是在平时对诗联句的时候常犯的毛病吧?要避免这类毛病,就要注意“炼字”。也就是注意对对仗句中的虚字进行多加推敲。不论是写诗填词还是对联,都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所谓“对仗”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与诗句中的其他写作处理方法是要综合进行处理的。同样,我们介绍过的一些诗词写作上的要求和方法,也不是各自独立的,哪怕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概念,都不可以独立看待的。
比如字的声韵的使用,平和仄、清和浊、阴和阳,表现出的声韵效果就是不一样的,这种声韵效果与诗意的表达也是密不可分的,并不是毫无关系。以前曾经介绍过“四声递用法”,平上去入的交替使用,与一味的用同一声调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比如押韵,韵脚是诗词韵律的重要节点所在,用什么样的韵字,其韵声表现的就是不同的情感氛围所在。同样,我们说的章法和炼字,炼句以及炼诗眼,以及所谓的对仗问题,其实都是互相关联的。如前所述,对仗句有其基本的要求,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基本的性质把握住,基本的要求守住,至于各种各样的对仗类型反而不是多重要了。
举一反三便可触类旁通,这种“本质”上的认识,才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在这里说的“同类性”和“差异性”是对仗的两个基本要素,同类性是前提,差异性是重点。具体处理上,建议的方法是,实字的对称上要注意不远不近,虚字的对仗中要有“动”有“静”的变化和比衬。比如上句写到“展翅”了,下句就不要“腾空”了,上句有个“闲坐”,下句不妨来个“轻吟”,总之原则上是要体现出那种“工稳中的变化”出来。工稳于形,变化于意,这是对仗的要点!
再就对仗的相关问题随意说几点吧。属对时,不妨多用点心思在其中,用了心思便会生巧,这个“巧”字实属对仗中的乐趣可言。比如看王安石的一句诗“草深留翠碧,花远没黄鹂”,对仗的很工也很精是吧?但是细看之下这句对的也很“出色”,他对景致的描写,也体现在色彩的运用上了。明着有翠碧和黄鹂,可想而知其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的协调,绿和黄,实际上,还更有其他颜色在其中,“花”也是一种颜色的表现啊,同样点缀在这诗句的画面中,还有那草深,实则也是一种色彩表现。这一对仗句写的是景,如何使这景如画般的活色生香,其实是可以做更深一层的构思和设计的。
那么,在选用景物时也自然要有所考量而非匆匆下笔即来。诗句之意,句外之意,诗句之色彩,句外之色彩,无疑就构成了一种“巧”的存在。这样的设计或考虑,体现出来的效果,往往使你的诗句更耐品味和嚼头,所谓的含蓄等诗外之意自然就在其中了。
对仗,只是诗词写作的一个方面,但通过对上面对仗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来了解诗词写作的特点。诗中有对仗,当可稳固诗之形体,当可立起诗意的骨架所在。对仗在填词的时候,起的作用也不可轻视。词的特点是长短句,就形式而言不象近体诗那样规整,所以,其稳的表现也多借助于词中的对仗了。词中的对仗,当使词的离散性有所收敛,我所说的填词时“逢双即对”是经验之谈,善用属对,对词风词味的表现也该有所帮助。
做近体诗,律诗的中二联要求有对仗的,这是常识,也是基本要求。但是,具体哪联可对可不对,也是相对的,可以灵活处理。我的建议是,不论怎么灵活,颈联是要保有对仗的形式的,而且需要工对。其余的看自己喜欢而定吧。五律的首联尽量对仗,七律的起联尽量不对仗。习惯写楹联的朋友有个特点,写律诗的时候,常常把四联都写成了对仗句,这也不好,容易形成“刻板”的印象。对仗在律诗里的安排,也是要考虑的,以正常的中二联为主,根据自己的构思,也可以使用如“扇面对”之类的对仗之法。“扇面对”的好处是加强诗体的整体性,起到的是联和联之间的一种呼应作用,也可尝试前面说的那种“用巧”,比如利用所谓的“借对”(假对),用其“借音”或“借义”等文字上的特点来形成一种“巧劲儿”,当也凭添乐趣。关于对仗,还要注意关于固定名词以及典故等如何在对仗中运用。对仗体现的基本特点是对称,那么,如果上句引典了,下句也要在相应的位置上引典,不可瘸腿用之。上句写了地名或人名,下句也要对应写上。最好是相当分量的,不可偏颇。
对仗还有一个注意点是“不可参以异代”,就是说,不要用外来语对本土语,不要用现代物事对古代物事。异类不可对。还有,数字上的对,可以灵活运用,除了一二三四五,还可以借用诸如半、独、双、夹、满等等这类的字来代数字。进一步,还可以利用其他中国文化上的元素来体现,比如天干地支之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天干之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地支之数,把这样的文化元素借用到数字对中,也未尝不可。比如前人有诗为“自喜田园归五柳,最嫌尸祝扰庚桑”,我们看出句有个“五柳”,而对句是“庚桑”,这里的“庚”就是借用天干之数也。灵活运用,不仅在平仄上可以施展开,也利于诗意的丰富拓展。属对之句,其实考究的还是思路的宽窄,要敢想,要放开想,放得开,思路自然就广了,出其奇妙也在情理之中了。
试看几对“高歌怀地肺,远赋忆天台”“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皆属佳奇之对,妙在何处,可自酌之。我们再试看苏轼的一首诗:

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公独未知其趣耳,臣今时复一中之。

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

这里前三联皆属对了。我们注意一下这里人名的应用,孟嘉、桓温、徐邈、孟德都是人名,也算引典了,人名的对仗对称而出。这里,同样如我们上一讲中说的,也算是“用事”了。这里的人名也都不是乱用的,都是有其寓意或代表性的。比如说的这个“孟德疑”就说的是曹操,曹操生性多疑,世人皆知,那么借这个人名也借其典,来引出自己的诗意,顺理成章。次联以“臣”对“公”,是代名词的对,我们注意一下这次联中虚字的用法,未知=时复,耳=之,皆可借鉴之。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友谊之花 男 6岁
诗坛版主
注册日期:2017-05-02
最近登录:2023-08-20
作品数量:498
空间人气:325552
粉丝人数:22
关注的人:19
最新帖子
《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唱歌有感  08/10七绝-掬露煮...  07/14